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医的眼睛保健法

63342次浏览

中医的眼睛保健法主要有按摩穴位、中药熏蒸、饮食调理、运动锻炼、调整作息等方式。中医认为眼睛与肝脏关系密切,通过内外结合的方法可以缓解视疲劳、改善视力。

1、按摩穴位

按摩睛明穴、攒竹穴、太阳穴等眼部穴位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睛明穴位于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用指腹轻轻按压1分钟。攒竹穴在眉头内侧凹陷处,可用拇指从眉头向眉尾方向推按。太阳穴位于外眼角与眉梢连线中点后方凹陷处,适度按压可缓解眼周肌肉紧张。按摩时力度要轻柔,避免直接压迫眼球。

2、中药熏蒸

菊花、决明子、桑叶等具有清肝明目功效的中药可用于眼部熏蒸。取菊花10克加水煮沸后,用蒸汽熏蒸双眼5分钟。决明子性微寒,适合肝火旺盛引起的眼睛干涩。桑叶能疏散风热,对眼睛红肿有一定缓解作用。熏蒸时注意保持适当距离,避免烫伤,熏蒸后闭目休息片刻效果更佳。

3、饮食调理

枸杞子、蓝莓、胡萝卜等食物对眼睛有益。枸杞子富含玉米黄质和叶黄素,能帮助过滤有害蓝光。蓝莓中的花青素可以促进视网膜细胞再生。胡萝卜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后有助于维持正常视觉功能。日常饮食可适量增加这些食物,但需注意均衡摄入。

4、运动锻炼

眼保健操和远眺训练是常见的眼部运动方式。眼保健操包括眼球转动、远近调节等动作,每天进行2次可增强眼肌调节能力。远眺训练建议每用眼1小时后,注视6米外绿色植物5分钟。八段锦中的"摇头摆尾去心火"动作也能通过颈部运动间接改善眼部供血。运动时动作要缓慢,避免突然剧烈转动眼球。

5、调整作息

保证充足睡眠和适度用眼是保护眼睛的基础。中医认为夜间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胆经运行时间,此时段睡眠有助于肝血滋养双目。连续用眼不宜超过1小时,可配合20-20-20法则进行休息。避免在光线昏暗或强光直射环境下用眼,使用电子产品时可开启护眼模式减少蓝光刺激。

中医眼睛保健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需长期坚持才能见效。日常应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用手揉搓眼睛。当出现持续视力下降、眼痛等严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中老年人群可定期进行眼底检查,糖尿病患者更需重视眼部并发症的预防。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中西医协同能更好维护眼健康。

相关推荐

眼睛看天空有白点闪烁是怎么回事?
当眼睛注视天空时,白点闪烁,称为眼睛中的闪光感,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撕裂、视网膜脱离等眼底疾病表现为此症状;另外生理性因素,如飞蚊症等也会出现此症状。因此,如果这种表现出现在眼前,需要到医院做详细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检查、眼底检查、裂隙灯检查、验光等,通过以上几项常规检查,可以确定眼睛是否是有眼底疾病。1.如果是眼底疾病,如视网膜裂孔,则需要激光光凝视网膜以封闭裂孔,避免恶化。在视网膜脱离的情况下,需要早期手术治疗。2.生理性飞蚊症,虽然病因很难找,但治疗生理性飞蚊症不需任何药物。因此,生理性飞蚊症患者只需多注意眼部健康,平时多做户外运动,多练眼保健操,就能提高免疫力。当眼睛注视天空时,白点闪烁,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语音时长 01:34

2022-08-19

16663次收听

02:47
做眼底检查主要查什么
眼底也就是视网膜,眼底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应该去查视力,视力是反映眼底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当怀疑有眼底病变的患者,去医院后第一步就是要检查目前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的情况,为接下来的检查和诊断提供必要的参考。二、眼底检查,一般是散瞳后借助仪器来检查眼底的重要解剖结构是否正常,包括视神经、视乳头、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黄斑、周边部的视网膜等。使用的仪器包括裂隙灯、眼底镜、欧堡照相、B超等,另外也有一些患者可能会采用眼底血管造影来进一步明确。在检查时首先应观察,视乳头有无水肿,有无缺血性改变,眼底有没有出血;通过检查视乳头杯盘比看看它是否正常,有助于筛查早期青光眼。通过裂隙灯、眼底镜来检查有没有黄斑区的异常,还可以通过眼底欧堡照相来检查有没有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视网膜的裂孔以及脱离等等。当怀疑眼底血管存在病变情况下,可能需要借助眼底血管造影来明确病变的位置和严重程度。这些检查为接下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非常重要的依据。眼底检查对于诊断各种眼底病的病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很多眼底病变,如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等都可能造成失明,通过早期的眼底检查及早发现,很多疾病可以采取相应的医疗手段进行干预,从而预防严重疾病的发生,最大限度的保存视力。
01:59
眼底动脉硬化是怎么回事
眼底动脉粥样硬化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内膜的脂质斑块的堆积,在眼部主要累积视网膜中央动脉及视盘附近的动静脉主干,可以发生视网膜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动脉阻塞。正常视网膜小动脉没有基层,视网膜动脉硬化表现为血管变直、血管变细、动静脉交叉压迫症以及驼背症。正常的视网膜动静脉血管的比例是2:3,在发生动脉硬化的时候,动静脉的比例为1:2或1:3,可以出现铜丝样动脉和银丝样动脉。视网膜动脉硬化严重的也可以发生视网膜的出血以及硬性渗出。对于视网膜动脉硬化要加强重视,要积极地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病变。
02:01
眼底黄斑裂孔的治疗方法
黄斑裂孔目前手术治疗已经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手术治疗的成败与黄斑裂孔的范围、大小、基底部的范围等有关系。目前主要采用微创的玻璃体切除术,近年采取了内界膜切除术,内界膜撕除对黄斑裂孔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黄斑裂孔是指黄斑区的视网膜神经上皮的全程缺失,多发生于老年女性,也可以发生于外伤或手术后,以及长期的黄斑囊样水肿导致的继发性黄斑裂孔。黄斑裂孔可以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还有中心暗点等症状。在间接眼底镜下可以发现黄斑裂孔约1/4~1/2个视盘直径,裂孔中央可以见到颗粒样物质。
02:16
眼底黄斑是怎么回事
黄斑是位于眼底上下血管弓之间,因富含叶黄素而颜色较深,这个区域称为黄斑。黄斑是人体的正常结构,也是视觉最敏感的部位,黄斑反映了视锥细胞的功能。我们通常所测的视力表,查的是中心视力,就是反映的黄斑的视功能。正常情况下黄斑是一个凹陷,在眼底可以看到光反射,在黄斑出现病变的情况下,黄斑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可以隆起,表现为水肿以及出血、渗出。黄斑发生病变,患者多出现视物变形、视力下降、视物的变大变小。如果临床上出现了这些症状,患者要及时就诊通过检查及时发现黄斑疾病。
03:15
眼底血管硬化是怎么回事
眼底血管硬化既有老年性的因素,也有全身的病理化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全身疾病。眼底血管是全身唯一可以通过肉眼或者仪器直接看到的血管,眼底血管能够真正看到血管的形态和血管的颜色。皮肤上、手上可以看到的血管,只是一种隐隐约约的血管。眼底血管又是全身血管的一部分,所以针对眼底血管的检查很重要。全身血管有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叫做血管硬化,血管硬化最直接、最有效、最好的检查措施就是看眼底,看眼底有没有动脉硬化。
眼睛散光是怎么回事
散光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与角膜的屈光力有关。散光是指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由于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等,不能聚集于一点也就不能形成清晰的像。散光只能佩戴合适的柱镜矫正,而通过调节作用或移动目标到眼之间的距离都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散光大多数为先天性的,后天原因常见于角膜疾病。根据病因可分为弯曲性散光和指数性散光。弯曲性散光主要是因为角膜两个主要镜线的弯曲度不一致而造成规则散光;角膜疾病如圆锥角膜、角膜周边退行性病变或角膜炎症遗留的瘢痕则会引起不规则散光;另外眼睑压迫眼球也可产生不规则散光。指数性散光,多见于晶体各部分屈光指数不等时出现的散光。散光的典型症状为视力下降、弱视、视疲劳,眼痛流泪,头痛等。
语音时长 01:40

2020-02-10

64712次收听

什么是眼底黄斑
所谓的眼底黄斑,属于一种发生在眼部的疾病,会导致出现一些诸如视力下降以及眼前黑影,又或者是视物变形等等情况,给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需要及早治疗。往往需要借助手术治疗才有效果,药物治疗难以见效。
哪些眼底病可以用激光治疗
眼底疾病较多比较常见的有视网膜血管性疾病,视网膜脱离和玻璃体积血,还有黄斑区的疾病,而对于能够行激光治疗手术的眼部,眼底疾病种类也较多,比较常见的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以及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其渗漏点距离黄斑区超过200um也可行激光治疗,而对于部分玻璃体积血情况,查找明确病因探索玻璃体积血的原因。若玻璃体积血为血管阻塞或者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造成,可待积血吸收后给予激光治疗,而对于视网膜脱离的情况,若早期只有裂孔未形成网膜脱起时,也可行激光封闭裂孔的手术,所以对于眼底行激光治疗的疾病,因种类较多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语音时长 01:45

2020-01-07

49054次收听

如何预防糖尿病眼底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已成为当前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盲原因之一,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十分警惕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疾病及其他身体相关性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早期要及时行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已判断眼底视网膜疾病分期及是否需要干预性治疗,大约每半年到一年行眼底检查,及时检测血压,血糖,血脂的变化,将血糖空腹控制在8。0毫摩尔/升以下,对于年龄较轻的患者,可使空腹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以下,避免剧烈活动,避免血糖波动过大,禁忌劳累,情绪激动,合理用眼,注意眼部休息。如患者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疾病的并发症,应早期及时治疗,行激光或手术或眼部注药治疗,以免耽搁最佳的治疗时机,影响视力,造成终身遗憾。
语音时长 01:47

2020-01-07

57206次收听

什么是眼底病
眼底疾病属于一种发生在眼部疾病的统称,属于一种炎症病变,统称由于多种变性疾病以及多个系统疾病所诱发的。一般而言,眼底疾病不但种类繁多,而且眼底疾病对于患者的视力功能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务必要及早治疗。
眼底检查如何操作
眼底检查相对复杂,需要通过照明和放大装置才能准确抓捕到眼底信息,通过裂隙灯、前置镜、三面镜等放大装置检查眼底,同时需要在暗室环境下进行检查,且进行眼底检查前尽量散瞳。因为瞳孔在正常情况下大概为2-4mm,很难通过瞳孔完整检查到眼底的所有结构,通过散瞳眼药水把瞳孔散大后,才能更加详细的检查眼底。
眼底病可以治好吗
眼底病对于人们而言影响是十分大的,所以在面对眼底病的时候都会觉得十分担忧和疑惑,害怕自己不能治愈。其实眼底病是可以治疗好的。可以通过全面的治疗,控制病情,要控制血糖,定时检查,通过中医治疗,眼底激光光凝治疗,手术治疗等等的方法,要积极配合治疗。
眼底病的症状有哪些
眼底病的症状主要有:老年性黄斑变性,老年性黄斑变性一般是出现在老年群体当中,而且是致使老年人眼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般是有糖尿病的人才会患上的一种症状。视网膜静脉阻塞,会有血液粘稠度变高,而且血管有硬化的现象。病理性近视,会有高度的近视这种症状。
眼底检查怎么做
眼底检查患者要向正前方直视,将镜盘拨回到“0”,同时将检眼镜移近到受检眼前约2cm处观察眼底。如检查者与患者都是正视眼,便可看到眼底的正象,看不清时,可拨动镜盘至看清为止。检查时先查视神经乳头,再按视网膜动静脉分支,分别检查各象限,最后检查黄斑部。检查视神经乳头时,光线自颞侧约15度处射人;检查黄斑时,病人注视检眼镜光源;检查眼底周边部时,嘱病人向上、下、左、右各方向注视、转动眼球,或将检眼镜角度变动。检查宜在暗室中进行,检查右眼时检查者位于患者的右侧,用右手持镜,右眼观察;检查左眼时,则位于患者左侧,左手持镜,用左眼观察。正式检查眼底前,先用彻照法检查眼的屈光间质是否混浊。用手指将检眼镜盘拨到+8到+10(黑色)屈光度处,距受检眼10到20cm,将检眼镜光线射入受检眼的瞳孔,正常时呈桔红色反光。如角膜、房水、晶体或玻璃体混浊,则在橘红反光中见有黑影。此时令病人转动眼球,如黑影与眼球的转动方向一致,则混浊位于晶体前方,如方向相反,则位于玻璃体;位置不动,则混浊在晶体。
语音时长 02:25

2019-12-04

56410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