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常欲小劳,但莫大疲

发布时间:2018-05-0860797次浏览

“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

——孙思邈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养生格言。我们是不是可以引申为“生命也在于劳动”呢?因为正是有了创造性的劳动,我们才学会了直立行走,由猿变成了人,才有了今天丰富多彩、明天优质健康的生活。

古今中外的寿星,大多是勤于劳作的实践者。有人对我国新疆地区部分长寿老人进行调查,发现73%的寿星都是长期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阿克苏地区的10位百岁老人,其中8人是体力劳动者。而广西巴马地区90岁以上的老人,几乎全是体力劳动者。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曾有一位农民寿星---冉大姑,直到晚年仍精神矍铄,满面春风,能吃能睡。她104岁时不仅下田参加劳动,且养了3头大肥猪,105岁那年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时,人们问她高寿而健康有何秘诀,她风趣地回答说:“秘方是天天劳动,补药是阳光和风雨。不信,你们试试看。”她一生从不吃药,最后无疾而终,享年109岁。日本对一些百岁以上老人的调查也发现,有1/2在75岁时,1/3在80~84岁时,仍没有中断体力劳动,至于脑力劳动者中的寿星,也几乎无不热爱劳动或喜好运动,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动与静应当保持相对的平衡。经常适当的劳作运动,能促进身心健康。四体常勤,则五脏气血旺盛,肌肉丰满坚实,关节运动灵活,百脉通畅,故动作敏捷,反应迅速,加强和活跃了生命功能。运动和劳动是人的生理的正常需要,也是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合理的运动对于促进人体内部的气血之运转无疑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也符合于生命学原理。适度合理的休息,可使机体与大脑得以休整,保持充沛体力和旺盛的精力。

古代名医华佗曾说过:“人体常欲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也认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是否还记得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司马懿从蜀使那里打听到诸葛亮早起晚睡、事必躬亲、吃饭很少等一系列有关生活起居的情况后,断言这位丞相活不长了,结果不出他所料,不久诸葛亮便与世长辞,卒年才54岁。司马懿就是根据诸葛亮长期不注意起居调摄,费神太过,营养不足,势必损害健康,缩短寿命,作出的正确预言。

有人作过研究:每晚睡眠超过十小时的成人,其死亡率比每晚睡七、八小时的人高80%,且多数是心脑血管病突发。这可能是因睡眠时间过长,血液得不到充分远行,导致血栓形成的缘故。

还有人做过有一个有趣的实验:给疲劳和未疲劳的猴子同时注射等量病菌,结果疲劳的猴子被感染得病,未疲劳的猴子却安然无恙。这表明疲劳能降低生物的抗病能力,印证了祖国医学关于“劳倦致病”的理论。

因此我们要“小劳”但切勿“过劳”。劳力过度易耗伤气血,轻则倦怠乏力,少气懒言,精神疲惫,肌肉消瘦;重则筋骨、肌肉劳伤,引起腰痛、关节疼痛等。《素问·举痛论》说:“劳则气耗”、“劳则喘息汗出”。因此任何体力劳动都不可太久,要量力而行,应“坐不欲至倦,行不欲至劳”。过久则超越了人体所能承受的限度,会对形体造成损伤。特别是饥饱劳作,强力劳作,更是伤人致病的重要因素。

过劳,不但指体力劳动,还包括脑力劳动。提倡科学用脑,就是要求人们在勤于用脑的同时,还要善于用脑,注重对脑的保养,防止疲劳作业。当用脑时间过长,感到精神疲惫时,要适当休息,或通过体育锻炼、文化娱乐等方式来调节身心,恢复精力。现代医学认为,当脑力劳动过分紧张或持续过久后,大脑皮层及神经系统有关的部分就从兴奋转入抑制,出现思维不敏捷,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能力降低。此时若没有及时休息调整,强制性地继续工作下去,就要引起过度疲劳。长期的过劳使神经细胞的负荷超过了生理功能的界限,兴奋与抑制过程就失去平衡,产生神经衰弱等病变。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方式的改变,人们的体力劳动日趋减少,强度也大大降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正由一句笑谈变得越来越普遍。那么是不是养尊处优就可以长命百岁?是不是贪逸不劳反而可以安享天年?如果这个假设成立,我国古代的皇帝就应该真的是万岁万岁万万岁,怎么会有300多位平均寿命还不足40岁呢?

可见,过劳易伤人,过度安逸同样可以致病。贪逸无度,不进行适当的体力或脑力劳动,不参加体育锻炼,易使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功能减弱,精神不振,体质衰退,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降低,免疫力下降,引起种种疾病的发生。人们把一些体态肥胖、四肢疲软,易患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人,称为“现代闲逸病”患者。消除这种富贵病的方法就是“勤”,不可忽视劳动的健身作用,要勤于参加各种生产劳动或体育锻炼,以达到养生、健体的目的。

相关推荐

03:10
每天下午5点左右犯困是怎么回事
如果每天下午5点左右就觉得犯困,第一、是因为一天工作、学习过度疲劳,尤其是学生一天上午四节课、下午两三节,甚至于四节课,经过一天非常繁忙繁重的学习之后,中午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或者课间也没有休息,大脑皮层已经严重疲惫不堪的状态,这时候就会出现犯困。第二、如果是成年人,每天下午5点左右就犯困,除工作生活过度疲劳之外,还要考虑有没有器质性的疾病,血压、血脂、血糖有没有异常。另外,睡眠有没有障碍,有没有精神情绪的改变,比如有没有焦虑、抑郁等现象。
02:55
每天乏力没精神想睡觉怎么办
这种慢性疲劳的感觉,首先要明确有没有心理上的因素,如果有这种情况的话,一定要进行自我的心理调整。白天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保持良好的睡眠方式,睡眠时间和睡眠习惯,这样的话可以及时的补充体力。如果除外了以上的因素,就需要考虑有没有其他的问题,比如血压的波动也可以导致乏力,血糖的过高或者过低可以引起没有精神,甚至其他的一些相应的疾病。困乏感是神经系统一个不特异的临床症状,那么这种状况需要鉴别的因素非常多。所以当出现之后要进行自我的调节,必要的时候一定要进行相应的检查来进行鉴别。
03:00
身体疲劳乏力吃什么药
当出现气虚的时候除了身体的疲乏无力以外运动能力下降、食欲下降、大便不成形、容易感冒,一旦感冒以后长期还不容易好,用一些人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等药物治疗。血虚引起的疲乏无力,除了疲乏无力的症状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血虚症状,像头晕、耳鸣、眼睛发干、视力下降等,就用熟地黄、山萸肉、桑葚、当归、白芍这类的药物进行治疗。疲乏无力,属于湿热阻滞引起来的,除了疲乏无力的症状以外,还会出现舌苔厚腻、大便不畅、小便发黄等,吃像黄芪、黄连、滑石、车前子等清热利湿的药物进行治疗。
喝酒犯困是为什么
喝酒后出现犯困的症状主要是由于酒精会对大脑皮层活动起到抑制性的作用,这能够起到麻醉的效果,到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越高,麻醉的效果就会越明显,人体就会呈现出深度睡眠的状态。其次,乙醇还会影响糖代谢,抑制糖原异生,使得肝糖原明显的下降,导致低血糖,这也会使得患者出现嗜睡、犯困的临床表现,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尽量的避免饮酒过量,长期酗酒会对大脑造成一定的损害,如果在饮酒后可以通过多饮水促进体内酒精的排泄。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1

92904次收听

老年人犯困是什么原因
老年人犯困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要考虑与休息不好有关,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的睡眠时间会相对的缩短,容易出现入睡困难,容易早醒,失眠多梦的情况,这就会导致白天精神倦怠容易犯困的现象。其次,老年人往往具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血液粘稠,导致血液流速减慢,脑细胞处于慢性的缺氧过程,也会引起犯困,精神倦怠的临床症状,另外,还需要考虑患者是否有脑供血不足,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抑郁症等疾病因素,这些疾病往往也会造成患者出现犯困的现象。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1

97409次收听

怎样预防疲劳综合征
正确的预防疲劳综合征,我们首先需要随时注意自身的症状,若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多梦等症状时,应及时缓解自身压力和疲劳感,避免长期工作,同时也应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疲劳综合征怎么预防
疲劳综合征病发的主要诱因便是长期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过大引起,所以预防疲劳综合征不仅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问题,也需要调整好自我的工作时间和饮食习惯,每日也应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身体过度疲劳。
疲劳综合征有哪些表现
疲劳综合征是一个让人非常头痛的疾病,因为该疾病的发作很容易致使身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适症状,大多数人都会存在明显的神经异常症状。同时部分人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出现其他系统异常现象,比如感官系统、心理系统以及运动系统等。
疲劳综合征和亚健康的关系
疲劳综合征属于亚健康中一个具有典型症状特点的疾病。亚健康就在于病与疾病之间,向前走一步就是疾病,向后退一步就是属于亚健康。那么在亚健康当中,疲劳综合征是一个特定的症型,应该说属于亚健康,但是又不完全等同于亚健康。亚健康主要是指机体查不出什么疾病,但是自己有感觉,称为亚健康。但是疲劳综合征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又是一个特定的综合群,因此可以放在亚健康之内,也可以不放在亚健康,放在一个疾病去考虑,介于疾病和亚健康之间的一个特定的症型。所以说必须重视,不要完全等同于亚健康去对待。
语音时长 01:22

2018-11-16

56907次收听

疲劳综合征会有什么表现
疲劳综合症有疲劳,机体功能偏于低下,胃肠功能睡眠功能、运动功能、判断功能等等各个方面偏于低下,情志偏于抑郁、偏于焦躁、或者是偏于不稳,在情绪方面也有一定的表现。疲劳综合征最常见表现,正如疾病所命名的就是疲劳。无论休息还是不休息,都不能减轻疲劳,而且是长期的疲劳。一疲劳就是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甚至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减轻疲劳通常相关的因素,比如休息不好、睡眠不好或者是脑累太过、紧张太过等等常见引起疲劳的因素,减轻以后这种疲劳症的状况仍不减轻。因此称为疲劳综合征。有病理性疲劳综合征。在生理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或者是其他的特性检查方面证据不足。所以要判断疲劳综合征,长期疲劳不解、休息运动不解或者是用治疗方法不能轻易缓解的心理疲劳,称为疲劳综合征,就是疲劳综合征的主症。
语音时长 02:24

2018-11-16

55039次收听

疲劳综合征的预防
要预防疲劳综合症,必须要减少长期处于紧张疲劳下的工作、学习的状况。此外平时还要适当的锻炼提高体质,特别是还要保持一个心情的愉快,才能够有效的预防疲劳综合征的发生。对于职业环境比较紧张的病人,工作要有张有弛、有劳有逸,避免患得患失。患者应首先把自己放在平常人的心态基础上,才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来,才能维持机体的健康,减少疲劳综合症的发生。病因主要与疲劳有关,比如司机长期的紧张、眼睛盯着马路、盯着警察,遇到交通灯要注意安全,由于工作劳动强度大、时间长,长期的紧张发展成疲劳综合征。还有航空、航天、航海运动员,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还有考生参加高考,高考前长期的复习,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
语音时长 02:05

2018-11-16

61813次收听

02:15
什么是疲劳综合征
疲劳综合征是一个慢性进行性的虚弱性的以疲劳症状为主的一个综合群,是近几十年来出现一个名词。针灸能够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在疲劳综合征的形成和发生当中,现在的病因有不明之处。但是跟病人长期的工作劳力紧张、情绪的不畅以及体质的偏虚偏弱、阴阳失衡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针灸调整确是在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减少机体情绪的失常、调整人体容易疲劳的相关环境、解决机体功能低下等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正由于这些优势也就能够治疗疲劳综合征,所以说针灸是治疗疲劳综合征的一个重要有效方法。
03:01
疲劳综合征的常见表现
疲劳综合征最常见表现就是疲劳。疲劳综合征也会有症状,比如机体功能偏于低,胃肠功能、睡眠功能、运动功能、判断功能等各个方面偏于低下状态。情志有时候偏于抑郁或偏于焦躁或偏于不稳。这种疲劳不是平常干重活那样,休息一晚明天就好,而是无论是休息还是不休息,疲劳都不能减轻,而且这种疲劳是一个长期的疲劳,会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在其他检查方面,特别是生理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或其他的特性检查方面证据不足。所以要判断这个疲劳综合征,长期疲劳不解、休息运动不解或用治疗方法不能轻易缓解的心理疲劳,称为疲劳综合征。
经常感到疲惫是什么病
您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经历呢?虽然不忙但是还是感觉身心疲惫,虽然无所事事但是感觉很累。疲惫可能是很多问题的表现,从为了三餐奔忙到致命的疾病,艾摩雷大学医学院副教授人为尽管找出具体有什么毛病还有点困难,但专家们坚持说,大多数疲累的原因能被调养过来。那么这些疲惫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如何缓解压力
炎炎夏日,湿热的天气让我们的身体中积攒了很多的湿气,也让我们感觉到浑身的压力和不舒服。尤其是在工作中显得尤为突出,那么应该怎么缓解压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