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乙型肝炎宫内感染
乙型肝炎宫内感染的诊断主要通过孕妇血清学检测、胎儿脐血检测及胎盘病理检查综合判断。主要方法包括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乙肝病毒DNA定量、胎儿脐血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等。
孕妇血清学检测是诊断的基础环节,需在孕早期完成乙肝五项筛查。若表面抗原阳性需进一步检测乙肝病毒DNA载量,高病毒载量会增加宫内感染概率。孕中期通过超声监测胎儿发育情况,重点观察胎盘厚度及回声特征。孕晚期可选择有创性产前诊断,在超声引导下行脐静脉穿刺获取胎儿血样,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病毒DNA。胎盘娩出后需送病理检查,观察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抗原。
对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建议在妊娠24-28周复查病毒载量。当母体乙肝病毒DNA超过一定阈值时,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需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所有诊断操作应在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由感染科医师与产科医师协同完成。检测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动态评估,单一检测指标异常不能确诊宫内感染。
确诊宫内感染后应建立新生儿随访档案,定期监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哺乳期母亲若未接受抗病毒治疗,需注意乳头皲裂时的血液暴露风险。家庭成员应接种乙肝疫苗,避免共用餐具和洗漱用品。保持居室通风清洁,患儿衣物需单独清洗消毒。合理搭配膳食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增强免疫力。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