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蓝色的尿与乙肝或肝硬化有关吗

发布时间:2018-05-1758141次浏览

乙肝和肝硬化引起的黄疸会使尿色变黄,如果合并泌尿系统损害,可能会出现血尿,但绝对不会导致蓝色的尿。如果有严重肝病、肝昏迷,很可能因肝肾综合征导致氮质血症,使用留置导尿管,因此很可能因泌尿系感染而导致“紫尿袋综合征”。

“紫尿袋综合征”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1812年。当时乔治三世国王看病的医生专门记录乔治三世国王尿的变化。1812年1月14日,他发现乔治三世国王的尿变成蓝色。1978年,某著名杂志首先报道了以““紫色尿袋”为名报道了这种病症,以后被命名为“紫尿袋综合征”。

“紫尿袋综合征”实质了是泌尿系感染在特殊条件下的一种表现。食物中的“色氨酸”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吲哚”(导致大便的臭味)。部分吲哚被肠道吸收入血,经肝脏代谢成“硫酸吲哚酚”,随血液循环从尿中排出。

当泌尿系感染时,尿液中的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可以产生“吲哚硫酸酶”或/和“吲哚磷酸酶”,当尿液PH值较高(呈碱性)时,“硫酸吲哚酚”就会被细菌产生的这些酶分解,生成蓝色的靛青和红色的靛玉红,两者混合后就使尿呈现为紫色。

“紫尿袋综合征”顾名思义,主要发生在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发生率大约为9.8%。医生们发现,女性的尿道较短,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有便秘的患者肠道中产生的“吲哚”会更多地吸收入血,而肾功能不全或脱水的患者尿量减少,尿液中“硫酸吲哚酚”的含量较高。

因此,“紫尿袋综合征”更容易发生在老年女性、有便秘史、碱性尿、有氮质血症(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液体入量不足或脱水、使用塑料乳胶管导尿管(尤其是对乳胶过敏者)的患者中。

相关推荐

03:17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好还是坏
乙肝表面抗体其实对于人体是非常好的保护性抗体,表面抗体阳性代表身体已经对乙肝病毒产生了免疫力,一旦接触到乙肝病毒,这个抗体就会发挥很好的保护作用,相当于保护身体不再感染乙肝病毒,所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个好事。但是表面抗体阳性其实也要分不同的状况,每一个乙肝五项的具体项目,都有具体的滴度,其实更加推荐还是去做定量的试剂。因为定性的试剂,有可能出现假阳性,或者是假阴性的情况,再用定量试剂评估的时候,不仅能看到表面抗体阴性、阳性,还能看到表面抗体的滴度。定量试剂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通过这个量,能够判断需不需要打加强针。
什么是乙肝小三阳
乙肝小三阳是对乙肝病毒血清学标记物检测的结果,也就是常说的乙肝两对半的检查结果。如果乙肝两头半的检查结果,表现为一个表面抗原阳性,e抗原是阴性的,但是e抗体是阳性的,核心抗体阳性,如果呈现的乙肝两对半的结果是这样一个状态,那么称为乙肝小三阳。如果检测到是乙肝小三阳,还需要进一步检查乙肝病毒DNA,也就是了解一下病毒的复制水平高低,还要检查一下肝功生化转氨酶的水平,了解肝脏现在是否有炎症活动,还要了解肝脏的影像学指标的变化,做一下肝脏的超声检查,看看是急性的感染还是慢性的感染,是不是有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表现。
语音时长 01:12

2021-07-09

68564次收听

乙肝病毒抗体是什么
乙肝病毒抗体在血清当中能够查到三种抗体,有表面抗体、E抗体和核心抗体,这三种抗体。是由于乙肝病毒感染机体以后,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乙肝病毒有不同的成分,表面抗原就刺激机体产生表面抗体,E抗原刺激机体产生E抗体,核心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核心抗体,这些抗体我们也称为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标记物。医生可以通过这些抗原、抗体的分析,也就是通过检查乙肝两对半的血清标记物,来分析这个人对乙肝有没有免疫力,有没有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目前机体还有没有乙肝病毒存在等。
语音时长 01:02

2021-07-09

69707次收听

打乙肝疫苗能吃早饭吗
打乙肝疫苗可以吃早饭,不用空腹去接种。但是在这里要提醒准备去接种疫苗的人,要注意自己是不是已经检测了乙肝五项的血清标记物,因为大夫要依据你是不是有乙肝病毒的感染,是不是没有乙肝表面抗体,对乙肝没有免疫力。如果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打疫苗也晚了,没有作用。如果已经有了表面抗体阳性,对乙肝已经有免疫力了,就没必要再打乙肝疫苗。所以要没有乙肝两对半的检测结果,大夫有可能不会轻易的给你盲目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可能要抽血化验,这个时候最好要空腹去,这样大夫在抽血的时候比较方便,否则还得要第二次跑医院,进行疫苗接种前的准备。
语音时长 01:18

2021-07-09

95892次收听

01:46
接种乙肝疫苗终身免疫吗
不是终生免疫。接种乙肝疫苗是为了使机体产生表面抗体,对乙肝病毒就有免疫力、抵抗力,每个人接种了乙肝疫苗以后,产生的抗体数量不一样,个体差异很大。有的人产生的抗体数值很高,有的人产生的抗体数值不高,还有大概8-10%的人不产生抗体。所以接种疫苗以后,一定要检测抗体的滴度,抗体的滴度也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如果抗体下降到10U/ml以下,就没有保护作用了,所以建议间隔几年要复查抗体的数值水平。乙肝抗体的数量不是终生不变的,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
共用水杯会传染乙肝吗
当双方口腔黏膜(包括牙龈)破溃时,而乙肝病人病毒载量较高,不排除乙肝病毒有可能经口传播,此时与乙肝病人共用水杯就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一般不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所以一般性的生活接触,如握手、拥抱,一起工作、吃饭、共用水杯等,基本不会传播乙肝。不过当双方口腔黏膜(包括牙龈)破溃时,而乙肝病人病毒载量较高,不排除乙肝病毒有可能经口传播,此时与乙肝病人共用水杯就存在被感染的风险。尤其健康一方无乙肝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有可能通过破损的消化道黏膜进入体内,可能会被感染上乙肝病毒。目前乙肝是可以预防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注射乙肝疫苗,因此对于没有保护性抗体的健康人群,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来预防。建议不要共用水杯,减少乙肝的感染几率。做好自我防护。
语音时长 01:16

2021-06-09

83023次收听

01:40
乙肝传染途径有唾液吗
乙肝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一般情况下唾液是不会传染乙肝的。如果担心会传染乙肝,可到医院做乙肝相关的检查,比如查乙肝五项,看是否得乙肝,是否有乙肝的抗体。如果没有乙肝的抗体,可到社区去打乙肝疫苗,有乙肝保护性的抗体后就可以不受乙肝的感染,有乙肝疫苗后基本不用太担心乙肝传染的情况。
乙肝会影响怀孩子
乙肝患者由于自身存在肝脏损害,怀孕有可能会把自身的病毒传染给孩子,但是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我们都知道通过预防是能够有效的避免母婴垂直传播的机率,乙肝会影响怀孩子吗,让我们具体的了解一下相关的内容,或许对患者有帮助。
乙肝的具体分类
乙肝病毒携带者中约三分之一有反复肝损害,表现为活动性的乙型肝炎或者肝硬化.具体分类可按病程长短分类、按病情轻重分类等.
乙肝预防吃什么药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那么,乙肝预防吃什么药?
乙肝免疫球蛋白能管多久
一般情况下,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保护期在3个月左右,而对其有效期而言一般时间就是一个月到半年上下,可以说有效期还是很长的。
干扰素的正确注射方法
干扰素的注射方法有皮下注射,肌肉注射或局部的病灶内注射。要根据病情情况,选择不同的注射方式。干扰素的种类有普通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普通干扰素的注射方法是,需一周三次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长效干扰素,是在普通干扰素的分子上联合连接了一个聚乙二醇的一个大分子,这样的这个大分子的干扰素,在体内不易被分解代谢掉,半衰期比较长,需一周一次就可以。干扰素作为一个生物制剂比较的娇气,需保存在四度冰箱里,低温保存。千万不能冷冻,一旦冷冻,药品就失效了,但干扰素的药物副作用比较大,所以注射干扰素要注意观察副作用局部皮肤,有时打干扰素,会出现硬结破溃,有时会出现这个局部的一些过敏,全身症状打干扰素也是相对比较多,可以发烧,脱发,口腔溃疡和各个系统的损伤,所以注射干扰素需监测其副作用。
语音时长 01:52

2020-02-28

69022次收听

02:15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是什么意思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出现,代表已经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指标主要有5个,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还有核心抗体,也就是两对半。实际上乙型肝炎病毒检测应该包括三对,乙型肝炎核心抗原也是其中指标,只不过乙型肝炎核心抗原存在于乙肝病毒最核心部位很难被检测到,所以检测都是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核心抗体又分为IGM型和IGG剂型。如果是感染现症或近期感染,再感染2-4天左右,就可以出现核心抗体IGM阳性。而在感染5-10周时候,基本上可以出现IGG抗体阳性。
01:48
乙肝的传染途径
乙肝就是慢性乙型肝炎的一个简称,是由乙肝病毒来感染的。乙肝病毒导致的肝炎,叫乙肝。乙肝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血液和性传播的。包括输血、手术、拔牙、共用剃须刀、牙刷等途径进行传染的。另外,性行为也是可以传播乙肝的。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传播途径,就是母亲传染孩子,在分娩的过程当中,母亲的血液会接触到孩子,这种传染方式叫做垂直传播。但是总体来讲,慢性乙型肝炎传播的途径,主要就是通过血液传播和性传播来传播的。
什么是甲胎蛋白和甲胎蛋白的异质体
我国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指出:“血清甲胎蛋白(AFP)及其异质体是诊断肝细胞癌的重要指标。”甲种胎儿球蛋白(简称:甲胎蛋白,英文缩写:AFP)是由胎儿肝细胞合成、在胎儿血清中正常存在的一种特殊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