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哪些儿童更易患抑郁

发布时间:2018-06-0157821次浏览

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抑郁已经被大众所了解和熟悉,但是我们一般想到的抑郁,大多是我们成人,我们可能习惯性的觉得,孩子还小,天真烂漫,不愁吃不愁住,不需要为生计所迫,不需要处理那么多人际关系,不用想那么多复杂的人和事,不用完成那么多繁忙的工作和家务,没有大人那么多的压力,怎么可能出现抑郁呢?

然而,大量研究和临床接诊均发现:孩子患抑郁的比例也很高,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与成人不相上下,在澳洲为12.1%,瑞典为11.4%,法国13岁以下儿童中,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10%。整体而言,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在10%左右,而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在儿童期,男孩和女孩的患病率差异不大,但在青春期,女孩的患病率要高于男孩。因为与成人抑郁相比,儿童抑郁表现出更多的行为紊乱,容易被误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等,而青少年抑郁则常常被认为是“成长的烦恼”,给予引导和鼓励烦恼期就会过去的。但是临床案例显示:儿童青少年的情感障碍(抑郁症、躁郁症和心境恶劣等)病情较成人严重,病程更长期慢性,发作时情感的转折起伏更为快速且短促,症状缓解期短,对药物疗效更差,自杀率更高,整体的社会功能遭受严重破坏,家人和社会的负担更重,自杀已成为青少年死亡的头号原因。所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在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哪些孩子容易患抑郁障碍呢?

首先,从年龄上来说,青春初期为抑郁的易发阶段,以初一、初二(13-16岁)最为常见,且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发病早1-2年,出现频率最多见的抑郁症状是情绪低落、易激惹和精力减退和难以集中注意力或思考问题,13岁以上出现自责、无价值感的比率也增高。初中生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小学生,而小学生抑郁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和年级增高呈上升趋势,这一趋势在女生中尤其明显;在性别上来说,从童年期到青少年期女生的抑郁水平显著增加,虽然在青少年早期,男生的抑郁水平整体似乎高于女生,但是女生出现抑郁的增长速度快于男生。整体而言,在青春期前,男生的抑郁水平高于女生,但在青春期后,这一结果却相反,与女生在青春期身体上的变化和带来的压力等可能有关,也与孩子青春期时,家长常处于“中年危机”这一自身困难时期可能自顾不暇有关。所以,如果是男孩,我们从小学五六年级就应该关注其情绪的变化是否是抑郁的可能,而如果是女孩,我们尤其要关注她们生理发育变化阶段的心理健康。而在青春期时,家长们也要努力的自己顺利度过中年危机,及时在处理自身情绪和良好教养孩子方面做好统一与协调。

其次,在家庭方面,从遗传角度来看,有结果显示家族内发生抑郁症的概率约为正常人口的8-20倍,且血缘越近,发病率越高。所以如果家族的两系三代成员有抑郁的病史,那么这个家族的后代更容易患抑郁障碍,且女孩受遗传的影响要高于男孩。父母单方或双方罹患抑郁的话,孩子更可能从遗传上获得抑郁的易感素质和易感气质,他们也更多的处于父母抑郁的教养环境中,抑郁的父母常具有较差的适应性应对技能,他们更可能采取拒绝或过度控制的教养方式,而这些教养方式会增加孩子患抑郁的可能;未患抑郁的父母表现出严厉惩罚、充满批评、拒绝和敌意,以及过度干涉和保护等,同样将导致或加重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状,而给以更多的关注理解和情感上的温暖,如母亲对幼儿敏感性高时,将能减轻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或减少患病的概率。此外,家境贫寒的青少年患抑郁的概率更高。从家庭因素来看,儿童抑郁与母亲有关,而与父亲似乎关系不大,母亲如果心理控制力较差,对孩子的接纳度较低,常常将各种愤怒、不满或抱怨归于孩子身上,那么这样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郁;如果父母婚姻关系破裂,那么儿童青少年患抑郁的可能性更大,且女孩较男孩更容易受父母离异的困扰而出现抑郁。但是,原本存在严重婚姻冲突的父母如果离异或分居,反而有可能减少儿童青少年抑郁的危险性,且两年后,这种危险度更为降低,正如很多人所说,父母关系不和睦对孩子心理健康的负性影响排序中,影响最小的,是好合好散,影响最大的,是不见又不散。

在社会支持方面,当孩子感受到缺乏同伴、老师和朋友支持的时候,更容易患抑郁,最常见的是缺少朋友、社会退缩、孤独感、在学校里缺少愉快感和同伴关系差。所以某种原因导致生活环境的改变,例如寄养、寄宿上学、搬家、转学、住院等,孩子患抑郁的风险也会增高。抑郁的典型主观体验就是无望、无助、无价值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无”症状,当孩子感受到整个世界的排斥和孤立,对自己发展和维持社交关系的能力缺乏信心,就会倾向于采取回避社交的行为,远离同伴,导致在遇到困难时,得不到或者不愿意寻求同伴的支持和帮助,难以很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容易陷入抑郁的思维中。他们也容易怀疑自己不能控制环境中潜在的威胁,对环境事件充满担心,常处于强烈的应激和焦虑、唤起状态,使自己深陷抑郁的情绪而出不来。

在孩子的人格因素方面,依赖性高、低自尊水平、容易自我批评、自卑、性格偏内向、较孤僻、不愿与人交往、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缺乏独立性、缺乏进取心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郁。在应对事物的归因方式上,倾向于把坏事件的原因归结为自身,甚至否定自己全部、认为这种情况会持久存在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郁,他们会过度消极悲观的认为这种坏事情会因为自己的不好而反复出现,且改善的可能性很小。也有很多孩子,将自己的幸福和满足感完全归因于自己所获得的学习成绩,那么当他们的学习成绩或排名达不到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时,他们也更容易抑郁,这更加提示我们要加强对应试教育的良性引导,在父母本能的望子成龙的心态上,除了希望孩子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以外,更要加强对他们兴趣爱好的培养和支持。抑郁的一个核心症状是兴趣缺乏、乐趣丧失,现在的学习竞争压力很大,即使孩子在学习上差点,但是他依然会有属于他自己的那份开心和热情,有效防止抑郁的发生。

最后,身体的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身体健康水平低下的儿童更易产生抑郁问题,且在这方面与健康状况良好的儿童有极显著的差异。躯体疾病本身就对儿童青少年构成应激,尤其是造成或轻或重、或暂时或长久的身体缺陷的情况下。在躯体疾病的背景下,治疗疾病的过程严重扰乱了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患儿感受到挫折或限制、与熟悉环境分离,使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变得不知所措、焦虑不安、孤立、没有归属感、对他人评价敏感等,且逐渐影响其自我概念的发展,孩子越关注自我,就越容易忽视生活的其它方面,兴趣和热情骤减,越关注缺陷和不好的事情,就越难看到世界的美好,越难感受到乐观积极的未来,越来越感觉:我是不好的,我没用,我不应该活在这个世界上。

相关推荐

轻度抑郁症多久能治愈
因人而异的,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是由某种原因导致,目前来说心理负担比较大,当事情过去之后心理负担减轻了。抑郁情绪就会改善,部分患者对自己所患的疾病有一定的认识能力,能够通过一些自我调整,比如适当的活动,放松训练,在网上自学一些心理学的知识,症状也会有所改善的。还有一部分抑郁症的病人往往表现为整日的忧心重重,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对什么事情呢都缺乏兴趣,任何事都提不起来精神头,感到心里总是压抑,高兴不起来。在生活上的表现为比较懒散行为的迟缓,不愿和周围人接触,回避社交,整天一个人坐在家里,不愿意上班,不愿参加一些日常活动。还会出现一些身体上不适,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睡眠也不好。通过自身的努力调整改善不明显时,就需要到医院系统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
语音时长 01:36

2021-05-20

87708次收听

微笑抑郁症会复发吗
微笑抑郁症易复发,多数因药物治疗不系统和不规范,也有再次受到强烈精神刺激而导致复发。
抑郁症药物依赖严重吗
很多患者对抗抑郁剂治疗有很多顾虑,担心服用抗抑郁剂后会成瘾,其实抗抑郁症药物是没有成瘾性的,一些患者突然减药过快或者停药后,会出现一些不适,可能是减药停药方法不正确,如一下子剂量减少太多、停药太快,这个时候产生了撤药反应;也可能是减药停药后出现了症状的复燃或者复发,这并不是药物的问题,减药停药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一般来说,加药不宜过快,减药则需要更慢。一般来说,精神科药物中,安定类的药物是有依赖性的。抗抑郁药物是没有依赖性的。许多家属和患者认为抗抑郁药物精神科药物副作用很大,都不敢用抗抑郁药物,延误了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而事实并非如此。药物不良反应,并不是药物的质量问题。一些说明书,通常会按照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将不良反应排序。如果您一旦发生了不良反应。请咨询您的医生及时处理。还有要按时复查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等等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抗议药物的依赖,他没有依赖性。
语音时长 02:04

2020-04-29

59222次收听

抑郁症吃什么好
抑郁症患者往往会有食欲下降、便秘的不良反应,这样的一个临床表现。所以吃清淡一点,均衡的营养是很有必要的,尽量少吃油腻辛辣食物,多吃好消化的富含纤维素来一些食品。比如蔬菜水果,蔬菜当中像芹菜、韭菜、萝卜,就是比较好通便,蛋奶类、豆制品。水果当中香蕉,比较容易通便,而且对于情绪的调节不错的一些东西,还有像苹果。饮食对于抑郁症患者还是蛮重要的。研究表明,深海鱼有抗抑郁的一个作用。饮食以高蛋白、高纤维、高热量、易消化为主,一定要增加足够的青菜蔬菜和水果,保证膳食纤维,保证大便顺畅。
语音时长 01:32

2020-02-19

58126次收听

重度抑郁症还能活多久
重度抑郁症是不影响寿命的。一、患者得了重度抑郁症,情绪极度的低落,兴趣减退,没有动力,觉得脑力也迟钝,记忆力也下降,觉得身体各个器官的机能都在下降,觉得生活无助无望,自己活不了多久了,甚至还有不想活的想法,所以这会影响他的寿命。二、从医生的角度讲,再严重的抑郁症它是一种疾病,是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身体或躯体没有器质性的病理改变,不像癌症一样,如果是确诊是癌症晚期,生活的预期可能有半年,一年最多超不过五年等,医生会这样判断的,但抑郁症需要经过积极治疗,积极干预,只要情绪好,就会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因为没有躯体器质性的病理改变,所以得了重度抑郁症应该积极干预,家属积极配合,尽早干预,给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疗法等。
语音时长 01:43

2019-07-04

68582次收听

抑郁症的病因
抑郁症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它的出现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比如遗传因素、疾病因素、人格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等。生活中可以从以上多个方面入手,预防抑郁症的出现,保障自身的心理健康。
抑郁症失眠怎么办
抑郁症失眠的情况一旦出现,患者们需要多加注意。由于睡眠不足会导致机体健康受到影响,容易导致机体的抵抗能力下降。因此患者在睡觉的时候需要进行心理的调节,放松自己的心情来促进入睡。
抑郁症吃什么药好
抑郁症患者通常都需要服用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其中西药主要是使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服用氟西汀片、帕罗西汀片一类药物。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来治,可用水煎服龙骨牡蛎汤或者甘麦大枣汤等中药方剂,但需按疗程服用。
怎么判断是不是抑郁症
因为抑郁症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情绪低落、心境低落、兴趣低。所以如果做自我评判,是看看自己是不是有这方面的症状,对过去感兴趣的事情现在没有兴趣,整天高兴不起来、不开心,没有缘由的高兴不起来、不开心。如果觉得自己有很明显的这样的症状,应该考虑自己是不是患有抑郁症。如果觉得自己有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做汉密尔顿量表的测评。汉密尔顿量表的测评可以到医院的综合内科、神经内科或心理门诊,都可以做。病人也可以自己做抑郁的自评量表,是SDS的自评量表。通过一些问答做出自我评判。在50分之内正常,50分以上有倾向,60分以上应该去看医生。
语音时长 01:38

2018-09-30

59563次收听

02:09
失眠就是抑郁吗
失眠不一定是抑郁。失眠指入睡困难、睡眠中间易醒及早醒、睡眠质量低下、睡眠时间明显减少,严重的患者还会彻夜不眠等。临床上有的病人是独立的失眠,并没有情绪方面的问题,比如没有明显的情绪低落、兴趣低等抑郁的心境,所以不一定是抑郁。但是有的病人临床表现是失眠,还会有其他情绪方面的症状,可能存在心境低落、情绪低落的问题,这种失眠就是因为抑郁所造成。如果不确定失眠是不是由抑郁造成,可以做抑郁自评量表,还可以做他评量表,比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来进行评判,看看失眠是不是伴有抑郁,是不是因为抑郁症造成的失眠。
02:10
抑郁症可以吃哪些药
笼统来讲,抗抑郁症的药有十几种。有时医生也会对症治疗。比如有些患者会有失眠、早醒,这时可能会用到安眠药;有些患者会出现情绪不好,虽然情绪是闷闷不乐但是会发脾气、易激惹,会用一些心境稳定剂;抑郁症的病人,尤其青少年,容易躁狂,也会用心境稳定剂;还有一些抑郁症患者出现某些躯体化的症状,针对某个症状适当用药,比如身体的疼痛麻木。再比如胃肠不好或消化不好,会用一些针对性的药物。。
01:32
抑郁症头痛的特点
抑郁症的头疼和一般的头疼不太一样。抑郁症头痛,往往就是夜间比较明显,有些患者会感觉到整个头胀疼。抑郁症患者头痛的部位往往不固定,可能会整个头部或者是头的某一部分出现疼痛的症状。一般情况下,抑郁症患者的头痛与病情的演变,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患者的睡眠质量差,情绪低落,往往会容易出现头痛的症状。另外,抑郁症的头痛与抑郁的情绪也有关系。随着患者自身情绪的变化,头痛的症状,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一般来说,经过医学检查,像头ct、头核磁,脑部没有发现器质性的病变。在确定没有其他疾病以后,抑郁症的头疼还是用调节抑郁症的药物,控制头疼的症状。当抑郁症得到很好的控制以后,头疼的症状也会得到很好的缓解。
01:33
抑郁症就是中医说的郁证吗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特征。抑郁症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以及气机郁滞所导致。患有郁证的患者,通常是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者是易怒易哭,或者是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的临床表现。从临床上的症状表现来看,抑郁症和中医的郁证的症状,有相同之处。但是,如果是从临床病理机制,以及发病机制方面,来进行分析,抑郁症并不是中医所说的郁证。抑郁症主要是以显著的持久的情绪低落、社会功能下降,以及事物认知功能的迟缓,为临床特征的精神性症状。而中医所指的郁证,主要是郁病,比如更年期综合征,还有神经衰弱等疾病。因此,中医所指的郁证,并不是完全属于抑郁症。
02:52
抑郁症和抑郁情绪是一回事吗
抑郁症和抑郁情绪不是一回事。抑郁情绪是指不高兴的情绪,情绪稍微有点低落,对短期有影响。如果几个月里闷闷不乐,原来喜欢的事也不愿意做,影响到生活和工作,就要考虑是不是有抑郁症。所以,抑郁情绪只是一个情绪,而抑郁症已经构成一个疾病、一种症状,二者不是一回事。抑郁情绪每个人都可以出现,面对挫折,可能都会有不开心的情绪。一般单纯的抑郁情绪不会持续特别长时间,不能称为抑郁症。而抑郁症,除有抑郁的情绪外,还会有其他症状,如兴趣丧失、精力不足等,注意力、记忆力也会发生改变,可出现过度自责、自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反复出现死亡的想法等。若这些症状都有,在连续两周的时间内,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有,且没有其他的诱因,就很可能是抑郁症。
亲近大自然可助降低抑郁风险
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漫步大自然明显有利于精神健康,可帮助降低抑郁症患病风险。这一发现为缓解城市化对人精神健康的负面影响提供了一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