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肠内营养支持在肠瘘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58127次浏览

肠内营养支持是肠瘘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有助于维持患者营养状态、促进瘘口愈合、减少并发症。肠瘘患者因消化液外漏导致营养吸收障碍,肠内营养能直接提供肠道所需营养物质,主要有保护肠黏膜屏障、调节免疫功能、改善代谢状态、降低感染风险、缩短住院时间等作用。

1、保护肠黏膜屏障

肠内营养通过提供谷氨酰胺、短链脂肪酸等成分,帮助维持肠上皮细胞完整性。肠瘘患者长期禁食可能导致肠黏膜萎缩,肠内营养可刺激肠道血流和黏液分泌,减少细菌移位。临床常用短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或整蛋白型肠内营养乳剂,需根据瘘口位置选择近端或远端喂养途径。

2、调节免疫功能

肠道是人体最大免疫器官,肠内营养所含精氨酸、ω-3脂肪酸等免疫营养素能增强淋巴细胞活性。肠瘘患者易出现全身炎症反应,合理使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如免疫营养粉,有助于控制腹腔感染。需监测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调整营养方案。

3、改善代谢状态

肠内营养比静脉营养更符合生理代谢途径,能减少高血糖等代谢并发症。针对肠瘘伴胰液外漏患者,可选用低脂配方的肠内营养粉剂。动态监测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指标,逐步提高热量至每日每公斤体重25-30千卡。

4、降低感染风险

肠内营养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减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概率。对于高位肠瘘,可采用鼻肠管越过瘘口实施空肠喂养,配合使用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需注意喂养速度和温度,避免腹泻等不耐受反应。

5、缩短住院时间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加速瘘口自愈过程,减少静脉营养依赖。临床研究表明,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24-48小时内启动肠内营养,可使高流量肠瘘愈合时间缩短。联合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如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能进一步减少消化液分泌。

实施肠内营养时需评估瘘口位置和流量,低位肠瘘可尝试经口进食或胃管喂养,中高位瘘推荐空肠造口置管。初始选择等渗配方,从每小时20毫升逐步增量。每日记录引流液量和性质,定期复查电解质、肝肾功能。配合伤口护理和体位管理,避免营养液污染瘘口周围皮肤。建议由营养师制定个体化方案,动态调整蛋白质和热量供给。

相关推荐

乙状结肠瘤手术后肠瘘怎么办
乙状结肠瘤手术后很可能出现肠瘘这种严重的并发症。怀疑肠瘘的患者应明确诊断,确诊之后根据肠瘘的原因、数量、部位、类型等情况的不同,选择营养支持治疗、使用生长抑素、控制感染以及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肠瘘有什么症状
肠瘘的症状是非常多的,比如感染、营养不良、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会觉得食物、气体,严重的还有肠液跟胆汁排出来,肛口糜烂肿胀等,建议发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就需要及早的去医院做检查,确诊以后需要配合医生用药,这样可以让身体早日康复起来。
肠瘘什么引起的
肠瘘最常见的原因有手术、创伤、腹腔感染、恶性肿瘤、放射线损伤、化疗以及肠道炎症,或者是感染性疾病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临床上肠外瘘主要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是术后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的病因是因为术后腹腔感染,吻合口裂开,肠管血运不良造成的吻合口瘘,小肠炎症、结核、肠道憩室炎、恶性肿瘤以及外伤感染、腹腔炎症、脓肿也可以直接穿破肠壁而引起肠瘘。有些为炎性肠病本身的并发症,比如克罗恩病引起的内瘘或外瘘。肠瘘中以继发于腹腔脓肿,感染和手术后肠瘘最为多见。肠内瘘常见于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疗也可以导致肠瘘。当然这种比较少见一些。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营养不良和感染,是肠瘘病人的三个最常见的基本病理的生理改变,尤其是营养不良和感染,在肠瘘病人中往往是比较严重的,而且是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严重的可以引起脓毒血症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最后有时候可能引起功能衰竭,而导致预后不良。
语音时长 02:12

2018-11-29

54465次收听

肠瘘有什么症状
肠瘘的临床症状比较复杂,病情轻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肠瘘的类型、原因、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肠瘘发生的不同阶段等等。肠外瘘早期一般表现为局限性或者是弥漫性的腹膜炎的症状,患者可以出现发热、腹胀、腹痛,局部的腹壁压痛,反跳痛等。肠间内瘘可以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是生理紊乱,比较常见的一些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瘘口形成与肠内容物漏出。肠外瘘的特征性表现在腹壁可以出现一个或者是多个的瘘口,经常可以见到肠液、胆汁、气体、粪便或者是食物的流出。第二,感染。感染是肠瘘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腹腔感染,特别是腹腔脓肿可以引起肠瘘。肠瘘发生初期肠液漏出,肠液漏出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腹腔感染,腹腔脓肿,如果病情进一步的发展,可以出现弥漫性的腹膜炎,脓毒血症等临床表现。第三,营养不良。因为肠内溶物特别是消化液的漏出会造成消化吸收障碍,加上感染、进食减少以及可能有一些基础疾病的影响,肠瘘病人大多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表现为低蛋白血症,全身的组织水肿,消瘦一些临床表现。第四,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出现低钾、低钠、代谢性酸中毒等。第五,出现多器官的功能障碍,比如肠瘘后期,病情得不到控制,可以出现多器官的功能障碍、胃肠道出血、肝脏的损伤、肾功能减退这些临床症状。
语音时长 02:24

2018-11-29

64572次收听

肠瘘怎么治
肠瘘的治疗一般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控制感染。第二,瘘口的处理。第三,营养支持。第四,手术治疗。第五,防治并发症。控制感染,在瘘的早期如果引流不畅,进行剖腹探查的时候,应该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并要做多处引流,或者扩大瘘口以利于引流。术后要长期的持续用负压引流;对于瘘口的处理通常早期也是应用双套管做持续的负压引流,尽量将漏出的肠液也流到体外,大约经过1到4周的引流后可以形成完整的瘘管,肠液就不再溢出到瘘管以外的腹腔内,通常形成管状瘘之后,一般在3到6周就可以自愈;营养支持,要贯穿在整个肠瘘的治疗过程中,早期的应用全胃肠道外的营养,慢慢的过渡到通过鼻胃管、空肠造瘘管,然后进行肠内的营养,最后慢慢的恢复过渡到口服营养饮食;手术治疗要根据手术的指征、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不同的肠瘘要进行不同的选择,要进行术前的正确评估;最后就是防治并发症,肠瘘通常伴有严重的腹腔感染时,通常是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或者是多器官功能障碍,可以诱发感染性休克,胃肠道的大出血,黄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所以要加强监护,要及时的对症处理。
语音时长 02:08

2018-11-29

57071次收听

肠瘘手术后多久能好
肠瘘主要发生在腹部的手术后,是术后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的病因是术后腹腔感染、吻合口裂开、肠管血运不良造成。通常肠瘘一般有以下四个病理改变分期,典型的肠瘘的发生发展一般经过这四个阶段,相继出现以下的病理改变。一、腹膜炎期,主要发生在创伤或者是手术后的一周以内,由于肠内容物经过腹肠壁缺损处漏出,对瘘口周围产生刺激,引起腹膜炎症反应。二,局限性脓肿,多发生在肠瘘发病后的7到10天。由于急性肠瘘引起腹腔炎症反应,腹腔内纤维素渗出,大网膜的包裹而形成的局限性脓肿。三,瘘管形成期。上述脓肿在没有人为的引流情况下,可能发生破溃,然后使脓腔通向体表或者是周围的器官,从肠壁篓口至腹壁或其他的器官篓口处,形成固定的异常通路,而经过此通道流出。第四,瘘管闭合期。随着全身情况的改善和有效的治疗,肉管内容物引流通畅,周围组织炎症反应消退,以及纤维组织增生,瘘管最后被肉芽组织充填,并形成纤维瘢痕而愈合。肠篓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消化道术后并发症。鉴于要经过以上四个阶段,所以究竟多长时间可以得到明显的缓解,或者是肠瘘可以治愈,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决定,一般病程都比较长,往往会超过几个月的时间。
语音时长 02:04

2018-11-29

50245次收听

肠瘘和肠穿孔区别
肠瘘是指肠管之间,肠管与其他的脏器或者体外出现病理性通道,造成肠内容物流出肠腔,引起感染,体液丢失,营养不良和器官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肠瘘可以分为内篓和外篓两类。而肠穿孔是指肠管病变穿透肠管壁导致肠内容物溢出至腹膜腔的过程,是许多肠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引起严重的弥漫性腹膜炎,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胀、腹膜炎等症状,体征严重可导致休克和死亡。肠篓和肠穿孔的区别也在于肠瘘发病原因,常见原因有手术、创伤、腹腔感染、恶性肿瘤、放射线损伤、化疗以及肠道炎症与感染性疾病等方面。肠瘘的发生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分期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经历腹膜炎症期、局限性脓肿期、瘘管形成期、瘘管闭合期而引起的一些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营养不良,消化酶的局部的腐蚀作用,腹腔感染,通常这些可以按照内科的或者药物的保守治疗,有时候可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当然一部分的肠篓也是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的,而肠穿孔通常发生在消化道溃疡、炎症性的肠道病、肠道憩室、肠道的肿瘤,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绞窄性的肠梗阻或者自发性外伤性的肠穿孔,通常发病比较急,发病比较重,一般是需要外科的急诊手术才能够解决。
语音时长 02:22

2018-11-29

55481次收听

双套管治疗肠瘘的利与弊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由外院转来的肠瘘患者,肠瘘处盖着厚厚的敷料,肠瘘局部红肿、溃烂,惨不忍睹。我们处理的第一步常常是去掉所有敷料,拔除原乳胶腹腔引流管,更换为双套管,患者肠瘘局部皮肤、创面的症状很快就得到明显改善。
什么是双套管
双套管引流技术的出现,协同当时营养支持技术的发展,使得肠瘘治疗的理念发生了根本改变。肠瘘、腹腔感染疾病的病死率也由之前的50-60%降至目前不足20%,肠瘘术后再瘘率也显著下降。
肠外瘘治疗方法
肠外瘘属腹部手术术后并发症,目前仍是外科医师所面临的十分棘手的难题。肠外瘘若诊治处理不及时、治疗方法不规范时往往会贻误战机,各种致命的并发症将接踵而来,如严重脓毒症、肠瘘处大出血、严重水电解质失衡、严重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