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双套管治疗肠瘘的利与弊

54829次浏览

双套管治疗肠瘘具有促进引流、减少感染风险的优点,但也存在局部刺激、护理复杂等缺点。肠瘘是指肠道与其他空腔脏器或体表之间的异常通道,需根据瘘口位置、感染程度等因素选择治疗方案。

双套管由内管和外管组成,内管持续负压吸引,外管冲洗瘘口。其优势在于高效清除脓液和肠内容物,降低腹腔感染概率。对于高位肠瘘,双套管能减少消化液对周围皮肤的腐蚀。外管持续冲洗可保持瘘口清洁,避免堵塞。部分患者通过该治疗可实现瘘口自然愈合,无须二次手术。治疗过程中需监测引流液性状和量,及时调整负压参数。

该治疗需长期留置导管,可能引起导管周围皮肤红肿、疼痛。冲洗液温度或流速不当可能导致肠黏膜损伤。每日需多次冲洗和更换敷料,护理工作量较大。存在导管移位、堵塞或脱出的风险,需定期影像学复查。对于复杂性肠瘘或合并腹腔脓肿者,可能需联合其他引流方式。

治疗期间应保持瘘口周围皮肤干燥清洁,使用造口护理产品保护皮肤。饮食需选择低渣、高蛋白食物,避免刺激性饮食。定期复查血常规和电解质,防止营养不良或水电解质紊乱。如出现发热、腹痛加剧或引流液突然减少,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什么是双套管
双套管是一种医疗设备,主要用于胃肠减压、引流或灌洗,由内外两层管道组成,外层管用于固定或保护,内层管用于输送或引流。
肠瘘该怎么进行治疗
肠瘘可通过保守治疗、营养支持、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肠瘘通常由腹部外伤、肠道炎症、术后并发症、肠道肿瘤、放射性肠炎等原因引起。
肠外瘘治疗方法
肠外瘘可通过保守治疗、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肠外瘘通常由腹部手术并发症、创伤、炎症性肠病、肠道肿瘤、放射性肠炎等原因引起。
肠瘘患者治疗过程中导致发热的原因
肠瘘患者治疗过程中导致发热可能与感染、炎症反应、手术并发症、营养代谢紊乱、药物反应等因素有关。肠瘘是肠道与其他器官或体表之间的异常通道,治疗期间发热需警惕感染性并发症。1、感染肠瘘导致肠内容物外漏,可能引发腹腔或伤口感染...
肠瘘有什么症状
肠瘘的症状是非常多的,比如感染、营养不良、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会觉得食物、气体,严重的还有肠液跟胆汁排出来,肛口糜烂肿胀等,建议发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就需要及早的去医院做检查,确诊以后需要配合医生用药,这样可以让身体早日康复起来。
肠瘘什么引起的
肠瘘最常见的原因有手术、创伤、腹腔感染、恶性肿瘤、放射线损伤、化疗以及肠道炎症,或者是感染性疾病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临床上肠外瘘主要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是术后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的病因是因为术后腹腔感染,吻合口裂开,肠管血运不良造成的吻合口瘘,小肠炎症、结核、肠道憩室炎、恶性肿瘤以及外伤感染、腹腔炎症、脓肿也可以直接穿破肠壁而引起肠瘘。有些为炎性肠病本身的并发症,比如克罗恩病引起的内瘘或外瘘。肠瘘中以继发于腹腔脓肿,感染和手术后肠瘘最为多见。肠内瘘常见于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疗也可以导致肠瘘。当然这种比较少见一些。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营养不良和感染,是肠瘘病人的三个最常见的基本病理的生理改变,尤其是营养不良和感染,在肠瘘病人中往往是比较严重的,而且是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严重的可以引起脓毒血症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最后有时候可能引起功能衰竭,而导致预后不良。
语音时长 02:12

2018-11-29

54465次收听

肠瘘有什么症状
肠瘘的临床症状比较复杂,病情轻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肠瘘的类型、原因、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肠瘘发生的不同阶段等等。肠外瘘早期一般表现为局限性或者是弥漫性的腹膜炎的症状,患者可以出现发热、腹胀、腹痛,局部的腹壁压痛,反跳痛等。肠间内瘘可以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是生理紊乱,比较常见的一些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瘘口形成与肠内容物漏出。肠外瘘的特征性表现在腹壁可以出现一个或者是多个的瘘口,经常可以见到肠液、胆汁、气体、粪便或者是食物的流出。第二,感染。感染是肠瘘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腹腔感染,特别是腹腔脓肿可以引起肠瘘。肠瘘发生初期肠液漏出,肠液漏出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腹腔感染,腹腔脓肿,如果病情进一步的发展,可以出现弥漫性的腹膜炎,脓毒血症等临床表现。第三,营养不良。因为肠内溶物特别是消化液的漏出会造成消化吸收障碍,加上感染、进食减少以及可能有一些基础疾病的影响,肠瘘病人大多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表现为低蛋白血症,全身的组织水肿,消瘦一些临床表现。第四,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出现低钾、低钠、代谢性酸中毒等。第五,出现多器官的功能障碍,比如肠瘘后期,病情得不到控制,可以出现多器官的功能障碍、胃肠道出血、肝脏的损伤、肾功能减退这些临床症状。
语音时长 02:24

2018-11-29

64572次收听

肠瘘严重吗
肠瘘本身可以经历四个阶段。第一,炎症期。主要发生在创伤或者手术后的一周以内,由于肠内容物经过肠壁缺损的漏出,对瘘口周围产生刺激,引起局部腹膜炎症的反应。第二,局限性脓肿期,多发生于肠瘘发病后的7到10天,主要是急性肠瘘引起的腹膜炎症反应,腹腔内纤维素的渗出,大网膜包裹,肠瘘周围器官的黏连等等,而形成局限性的脓肿。第三,瘘管形成期,在脓肿没有人为的引流情况下,可以发生破溃。然后破溃之后脓腔可以通向体表或者周围器官,从肠壁的瘘口到腹壁或者是其他器官瘘口处形成异常的通道,然后经过此通道流出。第四,瘘管闭合期。随着全身情况的改善和有效的治疗,瘘管内容物引流通畅,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逐渐的消退,以及纤维组织增生,瘘管可能最终被肉芽组织填充而愈合。肠瘘出现以后,除了原有的疾病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以外,肠瘘本身也会引起一系列的特有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包括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营养不良,消化酶的腐蚀作用,感染以及器官功能障碍等等。根据瘘口的位置、大小、流量以及原有疾病的不同,对机体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瘘口小,位置低,流量少的肠瘘引起的全身病理改变比较小,对于高位、高流量的瘘,则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比较明显,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患者死亡。
语音时长 02:18

2018-11-29

58066次收听

肠瘘手术后注意事项
肠瘘患者手术后通常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维持体液的平衡,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第二,要控制感染,要加强负压引流和盥洗的护理,对于负压的大小,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袋的定期更换,灌洗液的量以及速度,盥洗后引流出来的引流液的量以及性质,要进行严密的观察和及时的处理。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不定期的根据细菌药敏培养,选择合理的抗生素。第三,营养支持。一般是行全胃肠外营养,应注意输液的速度和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避免导管性感染。第四,瘘管周围皮肤的护理,要保持充分有效的腹腔引流,减少肠液的露出,是预防皮肤损伤的关键。要保持引流通畅,定期观察负压吸引是否通畅,及时处理引流管堵塞。对于瘘口的护理要及时发现并吸净漏出的肠液,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局部清洁后涂抹复方氧化锌软膏等进行保护。第五,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要定期复查改善功能,对肝肾功能有障碍的,及时进行药物的处理和纠正。要严密的观察胃肠道或者是瘘口有没有出血,及早的应用止血药物,或者甚至有时候需要进行再次手术的准备,再就是要鼓励患者早期的床上活动或者是下床的活动,预防粘连性的肠梗阻。
语音时长 02:16

2018-11-29

58327次收听

肠瘘和肠穿孔区别
肠瘘是指肠管之间,肠管与其他的脏器或者体外出现病理性通道,造成肠内容物流出肠腔,引起感染,体液丢失,营养不良和器官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肠瘘可以分为内篓和外篓两类。而肠穿孔是指肠管病变穿透肠管壁导致肠内容物溢出至腹膜腔的过程,是许多肠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引起严重的弥漫性腹膜炎,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胀、腹膜炎等症状,体征严重可导致休克和死亡。肠篓和肠穿孔的区别也在于肠瘘发病原因,常见原因有手术、创伤、腹腔感染、恶性肿瘤、放射线损伤、化疗以及肠道炎症与感染性疾病等方面。肠瘘的发生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分期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经历腹膜炎症期、局限性脓肿期、瘘管形成期、瘘管闭合期而引起的一些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营养不良,消化酶的局部的腐蚀作用,腹腔感染,通常这些可以按照内科的或者药物的保守治疗,有时候可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当然一部分的肠篓也是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的,而肠穿孔通常发生在消化道溃疡、炎症性的肠道病、肠道憩室、肠道的肿瘤,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绞窄性的肠梗阻或者自发性外伤性的肠穿孔,通常发病比较急,发病比较重,一般是需要外科的急诊手术才能够解决。
语音时长 02:22

2018-11-29

55481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