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颅内血肿的鉴别诊断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2025-07-0361626次浏览

颅内血肿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慢性硬膜下血肿等类型。鉴别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常见病因有外伤、高血压、血管畸形等。

1、硬膜外血肿

硬膜外血肿多由颅骨骨折导致脑膜中动脉破裂引起,典型表现为外伤后意识清醒期再昏迷。CT显示梭形高密度影,边界清晰。需与硬膜下血肿区分,后者无中间清醒期且血肿呈新月形。治疗需紧急手术清除血肿,常用术式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或钻孔引流术。

2、硬膜下血肿

硬膜下血肿分为急性和亚急性,常见于桥静脉撕裂。急性者CT呈新月形高密度影,亚急性期密度不均。临床表现有头痛、呕吐及进行性意识障碍。需与脑挫裂伤鉴别,后者CT可见混杂密度灶。治疗根据血肿量选择保守观察或手术清除。

3、脑内血肿

脑内血肿多见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好发于基底节区。CT显示类圆形高密度灶,周围伴水肿带。需与肿瘤卒中鉴别,后者增强扫描可见强化结节。治疗包括控制血压、甘露醇脱水,大量出血需行血肿清除术或立体定向穿刺引流。

4、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于动脉瘤破裂,突发剧烈头痛伴脑膜刺激征。CT显示脑沟裂高密度铸型,需与脑膜炎鉴别。确诊需行CTA或DSA检查。治疗包括绝对卧床、尼莫地平预防血管痉挛,必要时介入栓塞或开颅夹闭动脉瘤。

5、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多见于老年人,轻微外伤后数周出现症状。CT显示新月形低密度影,需与脑萎缩鉴别。临床表现以精神异常和轻偏瘫为主。治疗首选钻孔引流术,术后需补充生理盐水促进脑复张。

颅内血肿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及情绪激动。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控制血压血糖。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头颅CT,观察血肿吸收情况。出现头痛加重、意识改变等需立即就医。康复期可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配合神经营养药物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关推荐

02:09
脑袋摔了怎么判断有没有颅内出血
如果在摔伤之后有一过性的意识不清,且清醒之后有比较剧烈的头疼,还伴有恶心、呕吐的情况,这时有可能发生了颅内出血。如果患者摔伤比较重,且不能判断是否有颅内出血,我们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头颅ct检查。头颅ct检查对大部分颅内出血都是比较敏感的,可以明确患者有没有脑内的出血、硬膜外的血肿或者硬膜下的血肿。还有一些患者,出血是少量的慢慢渗血,在刚刚外伤后进行ct检查不容易发现,随着出血量的增加和出血的累积,才能在ct上明确发现,这时有可能形成慢性的血肿。所以外伤之后,我们还是需要动态观察迟发直发性出血,特别是中老年人,慢性的出血可能性是相对比较大的。
颅内血肿怎么治
颅内血肿就是颅内压增高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所以治疗上要根据颅内血肿的大小和位置决定治疗方案。如果出血量小,没有引起颅内压增高,机体在可控颅内压调节范围之内,这个时候动态复查头部CT,运用药物保守治疗即可,卧床休息1-2周,注意生命体征、意识和瞳孔改变,普通饮食,多数患者经数周后即可正常工作。如果血肿量较大,引起颅内压增高,甚至引起生命体征急剧的改变,比如血压高,心率慢,意识障碍等这个时候就必须立即手术。手术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颅内压正常,关注生命体征情况变化,定期复查头颅CT观察血肿情况,定期监测颅内压变化情况,术后意识慢慢恢复,还需进行康复训练,恢复日常生活活动。
语音时长 01:43

2020-01-09

66387次收听

颅内感染的症状一般有哪些
颅内感染的症状,通常包括感染性的症状、一般症状,比如说发热、寒战、头痛、呕吐,这就是颅内感染的一些常见的表现。颅内感染的特异性症状,是什么症状提示是颅内感染?第一个是意识改变,如果患者不清醒了,可能是一种严重感染。言语行为异常,还有大小便失禁、高级智能功能障碍以及抽搐发作,这些都是提示中枢性系统感染的一种严重的症状。发生颅内感染的早期一般是开颅手术或开放性颅脑损伤2-3天后,出现发热、头疼,颈项强直的症状。一旦身体的抵抗力下降,致病菌就会乘虚而入,症状就会进一步加重,就会进一步发展成为高热、惊厥、癫痫甚至昏迷。颅内感染是颅脑外伤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以后常见的并发症,不仅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而且可影响患者的预后。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患者术后体温持续高于39℃,一定要警惕颅内感染。
语音时长 02:09

2019-12-26

56672次收听

颅内血肿是什么原因
脑内血肿是指脑内血管破裂出血在脑内淤积形成血肿。脑内血肿的常见原因有,1.脑外伤,如车祸、摔伤、重击等引起的脑内血管破裂出血,如果脑内血肿量较少,病人意识清楚,可以给予保守治疗,如果血肿量较大,病人出现昏迷,颅脑CT中线结构移位明显,可以考虑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2.高血压脑出血是脑内血肿的常见原因,多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破裂出血引起,出血量较少,可以给予保守治疗,出血量大,可以考虑给予钻孔引流手术或开颅手术血肿清除。3.脑内血管异常,如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管畸形引起的出血,如果出血量较大,也可以形成脑内血肿,这时要给予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可以考虑给予介入治疗或开颅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59

2019-12-26

50986次收听

颅内感染早期症状是什么
颅内感染早期症状,从全身症状,患者可有发热、全身酸痛等不适。颅内感染是很严重的,常见于开颅术后,以及身体抵抗力下降、感冒、肺炎等情况下细菌可以入侵到颅内,导致出现颅内感染。颅内感染可以引起高热,另外可以引起四肢抽搐、惊厥,同时,会导致颈项强直,严重的可以引起意识混乱,导致昏迷,甚至危及到生命。颅内感染是属于比较严重的疾病,需及时的检查诊断。对于颅内感染,分为脑炎、脑膜炎或脑脓肿。脑炎患者多数是一个局灶性的症状,包括癫痫、偏瘫、失语等,脑膜炎患者由于它感染刺激脑膜,患者往往有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包括颈项强直。对于脑脓肿患者,往往是全身性感染,包含有局灶的神经损害表现。所以临床上所说的颅内感染,往往多数是指的这种非特异性的颅内感染,主要是说病原体侵入到颅内,导致这些脑组织的感染。
语音时长 02:08

2019-12-26

67180次收听

轻微颅内出血有什么症状
如果说脑部受了外伤或者是患了某些疾病,就有可能发生轻微颅内出血的情况。轻微颅内出血会导致多种症状,比如恶心呕吐,昏昏欲睡,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说话吐字不清,视力模糊等。
什么是外伤性颅内血肿
外伤性颅内血肿是指头部受暴力撞击之后,造成颅骨骨折、硬脑膜血管破裂、静脉窦破裂、脑皮质挫裂伤以及脑深部血管破裂等等,而造成的出血。颅内血肿占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比例大约在10%左右,占重度颅脑损伤的将近一半左右。出血积聚在颅内某个部位,随着血肿体积的不断增大,使临床症状渐进性加重,从而引起颅内压增高。颅内血肿所导致的危险程度取决于出血的速度、出血量、出血部位以及合并脑水肿的程度。早期及时清除血肿,可以明显的改善预后。它的血肿分类,根据血肿的来源以及部位,将血肿分为硬脑膜外的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多发性血肿。根据血肿形成的时间,分为急性血肿、亚急性血肿,慢性血肿和迟发性血肿。急性血肿是指伤后72小时以内发生的血肿。亚急性血肿是指伤后三天至三周发生的血肿。慢性血肿是伤后三周以上发生的血肿,而迟发性血肿是指伤后初期颅脑ct检查没有发现血肿,而在以后复查ct时出现的血肿,或者说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其他部位又出现血肿。迟发性血肿高峰是在伤后24至72小时。
语音时长 01:59

2018-12-13

51744次收听

颅内血肿的术后处理
定时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如脑室内引流管液面有波动说明引流管通畅,如果无波动,说明引流管侧孔或前孔吸附在侧脑室壁上,或被脑室内出血的血块阻塞,此时可前后转动或稍向外拔动引流管。
颅内血肿辅助检查
CT检查既是有效的诊断方法,也是制定治疗方案、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对疑有脑出血的病人,应首选CT扫描检查,并应进早进行,必要时还应多次检查,观察血肿的动态变化。脑出血依据病期不同,CT表现亦异。
颅内血肿特殊定位性临床症状
除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体温升高及血压升高外,主要表现为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同向性偏盲和偏瘫侧凝视麻痹等四偏的一种或多种表现,优势半球病变可有失语。
婴儿颅内血肿的自然转归
由于婴儿头颅正处发育期,颅骨还柔软,骨缝未长牢,当颅内出现出血、肿瘤时,骨缝可以稍许开裂,骨板能够轻度延伸,因而颅内压力不会明显增高,孩子不会表现出明显的颅内压力增高症状,这在成人常会伴发头痛、呕吐,甚至癫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