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弥漫性浸润性低度恶性胶质瘤的治疗
成人弥漫性浸润性低度恶性胶质瘤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和观察随访。该疾病通常由基因突变、环境因素、辐射暴露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
1、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低度恶性胶质瘤的首选治疗方式,通过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组织,有助于缓解症状并延长生存期。对于位于非功能区的肿瘤,可尝试全切;若肿瘤累及重要功能区,则需在保留神经功能的前提下进行部分切除。术后可能出现脑水肿、感染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
2、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常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或无法手术的患者,通过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DNA。常规分割放疗总剂量通常为50-54Gy,分25-30次完成。对于年轻患者或肿瘤体积较小者,可考虑推迟放疗以避免远期认知功能障碍等副作用。放疗后可能出现疲劳、脱发等不良反应。
3、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多采用替莫唑胺胶囊、丙卡巴肼胶囊等烷化剂,通过干扰肿瘤细胞DNA合成抑制生长。化疗方案通常与放疗联用,也可作为复发后的挽救治疗。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注意预防感染和出血倾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4、靶向治疗
针对IDH突变型肿瘤,可使用IDH抑制剂如艾伏尼布片;对于BRAF V600E突变患者,可考虑达拉非尼胶囊联合曲美替尼片。靶向治疗具有较高特异性,但可能出现皮肤毒性、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明确突变状态。
5、观察随访
对于无症状、肿瘤体积小且生长缓慢的患者,可采取定期MRI随访的观察策略。每3-6个月复查一次,监测肿瘤变化。期间若出现症状加重或肿瘤进展,需及时干预。观察期间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抗氧化食物摄入,如鱼类、坚果和深色蔬菜。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遵医嘱定期复查头部MRI,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头痛加重、肢体无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特色医院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胶质瘤严重吗
- 2 胶质瘤形成是怎么得的
- 3 胶质瘤是怎么形成的
- 4 什么是胶质瘤?
- 5 胶质瘤怎么引起的
- 6 胶质瘤的特点有哪些?
- 7 胶质瘤是如何形成
- 8 什么是胶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