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抱团得糖尿病别全赖遗传

56709次浏览

抱团得糖尿病不能全归咎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同样起重要作用。糖尿病发病与遗传易感性、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长期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

1、遗传易感性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确实较高,但遗传因素只是增加了发病概率。具有糖尿病易感基因的人,如果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能终身不发病。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监测血糖,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药物预防。

2、不良饮食习惯

长期高糖高脂饮食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过量摄入精制碳水化合物和含糖饮料会快速升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建议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全谷物、蔬菜等低升糖指数食物比例。

3、缺乏运动

久坐不动会降低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规律运动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配合阻抗训练效果更佳。

4、肥胖因素

腹部脂肪堆积会分泌炎症因子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体重指数超过24或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超过85厘米时,糖尿病风险显著增加。减重5%-10%就能明显改善血糖控制。

5、精神压力

长期压力会升高皮质醇水平,促进肝糖输出并抑制胰岛素分泌。压力管理措施包括正念冥想、心理咨询等,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焦虑药物。

预防糖尿病需要综合干预,建议保持理想体重,每日膳食中蔬菜水果占餐盘一半,全谷物占四分之一,优质蛋白占四分之一。每周至少运动5天,每次30分钟以上。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40岁以上人群每年检测空腹血糖,有高危因素者需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出现多饮多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确诊后要规范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或阿卡波糖片等降糖药物,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

相关推荐

01:05
餐后2小时血糖22.2mmol/L严重吗
一般而言,餐后2小时血糖22.2mmol/L比较严重。若情况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治疗。餐后2小时血糖的正常值范围通常是小于7.8mmol/L,所以餐后2小时血糖22.2mmol/L一般较严重。通常餐后2小时的血糖超过11.1mmol/L就可判断患上糖尿病,若患者发生明显的多饮、体重下降等症状,此时可能是患了糖尿病,若同时还出现食欲减退、呕吐等现象,表示患者也可能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可在医生的帮助下服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阿卡波糖胶囊等药物稳定血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控制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食用冰糖、麦芽糖等糖分含量较高的食物。
02:00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并发症包括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包括血糖急剧升高导致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糖尿病非酮症性酸中毒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还包括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很多,其危害性也十分严重。糖尿病患者要积极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严格控制饮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降糖药物稳定血糖,常用的药物有二甲双胍片等。但需要注意,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会减少维生素B12的吸收,建议服用二甲双胍片的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B。
糖尿病血糖标准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需要及时的接受治疗,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使用药物,这样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值避免病情恶化。糖尿病血糖标准是空腹血糖值大于等于7.0毫摩尔每升,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大于等于11.1毫摩尔每升,就可以被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糖尿病患者可以饮食治疗,比如多吃粗粮,使用橄榄油,限制每餐摄入的热量等。多吃粗粮代替精细主食,可以用全麦做主食,以及不含糖、即冲即食的燕麦粥等。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建议每餐中多摄入纤维素类食物,可以减缓进食后血糖升高的速度,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同时预防心脏病的发病风险。富含可溶解纤维素的食品包括:豆类食物、蔬菜等。使用橄榄油代替植物油及动物油,有助于降低血糖。多吃含饱和脂肪酸较少的食物:如鱼类、瘦牛肉、猪里脊肉和无皮的禽肉、豆制品、脱脂奶制品等。少吃精加工的谷物、不能喝饮料。按热量制定每餐应摄入的营养,计算好食物量。减慢吃饭的速度可以明显控制血糖的升高幅度。不要随便加餐或吃甜品,除非出现低血糖或者需要加餐的情况,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语音时长 01:32

2020-02-13

61958次收听

年轻人糖尿病初期表现
糖尿病早期的表现主要表现为口干多饮多尿消瘦乏力甚至有的人出现皮肤瘙痒皮肤的疖肿溃疡等等而且不容易愈合女性还可能出现泌尿系感染,还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双目视物不清视物模糊以及严重的出现肢端的麻木冷凉刺痛这些都与血糖升高有关如果出现这些症状首先就需要抽血化验查血糖如果空腹血糖两次。高于7.0和或者餐后两小时或者随机血糖高于11.1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在6.1到7.0之间就可以诊断为糖耐量异常当然这种情况需要查糖耐量实验了解清楚各时间段的血糖情况。才能进一步,的确诊无论糖耐量异常或者诊断为糖尿病都需要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因为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最基础的措施。
语音时长 01:36

2020-02-13

59876次收听

糖尿病老人吃什么好
糖尿病老人在饮食方面最好是要以粗粮为主,并且适量的搭配细粮,老年人都喜欢喝粥,但这种习惯一定要及早的改正,因为大量的主食摄入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可以适量的食用苦瓜等对病情控制有益的食物。
糖尿病怎么检查
糖尿病的检查需要患者到医院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或进行口服75g葡萄糖的糖耐量试验。检查也有一定的注意事项,一般空腹至少8小时以上,14小时以下,而且不能在有其他疾病病情不稳定时检查,例如发热、疼痛等应急情况。通过检查出空腹血糖大于等于七点零毫摩尔每升,和或服糖后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十一点一毫摩尔每升,排除其他疾病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葡萄糖耐量试验也会出现胰岛功能的结果,根据结果判断胰岛功能损害的程度,以及糖尿病的分型,通过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是看最近2到3个月血糖控制情况,如果高于百分之六点五,可以初步判断有糖尿病可能,如果血糖检查确诊糖尿病,还要进行其他检查排除有没有相关并发症,如肝功、肾功、血常规等。
语音时长 01:32

2019-12-31

53349次收听

糖尿病如何治疗
糖尿病治疗分为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糖尿病监测和糖尿病教育,心理治疗。糖尿病教育要作为贯穿整个糖尿病管理的核心因素。一、饮食治疗。多在于总热量的控制,而不在于某一大营养元素的控制。二、运动治疗。更多倾向于让患者探索出一套适合的运动方式。不希望患者进行剧烈的运动,而是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用170减年龄,计算得出的脉率可以作为评估这项运动方式是否合适的一个指标。三、药物治疗。在糖尿病的整个药物治疗过程当中,新药应运而生。经典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是直接使用胰岛素,因为胰岛素本身是最强的降糖药。口服降糖药会针对不同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降糖治疗。四、糖尿病的监测。多是用来评估整个治疗方式达标与否。另外,在监测过程当中,也会发现整个管理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监测指标因人而异,要进行个体化管理。所以整个糖尿病的治疗包括方方面面,但更多的是一个综合治疗。除了血糖的控制之外,还要进行血压控制、血脂控制,最终综合达标,才能达到对患者长期获益的效果。
语音时长 02:02

2019-11-13

54472次收听

糖尿病用药都有哪些
市面上治疗糖尿病的药品是非常多的,而糖尿病患者们并不能够随意的使用药物,应该在服用之前充分了解这些药物的成分和适应症,副作用等注意事项,而磺酰脲类都是得到了人们认可的药物,对于身体正常的人们来说都是可以服用的。
糖尿病吃什么水果
糖尿病患者也是可以适量吃糖分较低、热量低以及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水果。例如可以吃李子,直接将李子榨汁后饮用,每天三次,可以降糖;还可以多吃草莓,搭配麦片一起使用,作为糖尿病患者的早餐和加餐,是不二选择;而在炖肉的时候加入山楂,不仅可以解油腻,也能促进胆固醇的分解。
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糖尿病要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糖尿病如果仅仅靠西医疗法,血糖控制得不理想时可以加中医疗法。仅仅依靠西医疗法时,有些症状改善不明显,这时中西医结合疗法要优于单纯的中医或者单纯的西医疗法。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即使是中医疗法也不仅是中药,包括针灸、足浴、推拿、按摩、穴位贴敷、食疗综合疗法等,各有各的作用同时使用时效果更好。
语音时长 01:12

2018-09-29

62853次收听

02:00
糖尿病诊断标准
体检大部分都是测空腹血糖,对于餐后血糖很少关注。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包括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或临床上有糖尿病的症状,随机血糖大于11.1mmol/L。由此可以看出,诊断糖尿病除了空腹血糖之外,还有餐后血糖和随机血糖的测定。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如果只测空腹血糖很可能会造成50%的糖尿病患者和70%的糖耐量患者漏诊。有研究表明,餐后血糖升高往往要比空腹血糖早3到5年,所以在重视空腹血糖筛查时,还要注重餐后血糖的测定。尤其对于一些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比如肥胖、体力活动较少、有糖尿病家族史、有妊娠期糖尿病的人群,不要只测空腹血糖,还要测餐后血糖。
01:50
糖尿病的自我调理
糖尿病人想要通过自我调养从而使得血糖能达到理想的水平,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根据医生建议,控制相应体重;二、改善生活方式,忌烟酒、适量运动;三、听从专科医生、护士,包括营养师等专业人士的意见,持之以恒。
01:29
糖尿病中医叫什么
糖尿病在传统中医里叫消渴。消渴是指“三多一少”,“三多”即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一少”即体重越来越轻、消瘦。这也是糖尿病典型的表现。但是现在不同。现在糖尿病人有可能既不瘦,也不多吃、多喝,但是糖尿病很严重。所以,时代不一样,表现也会不一样,中医不能根据以前的观点认为患者肯定是消渴。有可能消渴是糖尿病,有可能糖尿病的表现不是消渴,要因人而异。
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鳝鱼
对于每一位糖尿病患者,无论1型还是2型,坚持药物治疗是必须的,但饮食控制永远都是治疗的基础,除去大家熟知的对糖尿病有好处的食物外,鳝鱼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