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体温调节紊乱预防方法

发布时间:2018-08-1758391次浏览

临床上在确定中枢性发热时,应首先除外各种感染性、药物性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发热。对于难以解释的中度体温升高不能轻易认为是中枢性发热。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体温调节紊乱预防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摆脱疾病。

检查 (38).jpg

患者与医护人员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减轻病人的孤独感,创造清洁、良好的进食及休息环境,由双人间调入单人间。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将室温调整至26℃。空气清新,早晚定时通风1h。防止对流风,避免不良的气味和不悦耳的声音。

使患者感到安全

入院后的1周内,责任护士应多在患者身边,一是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呼吸,保证氧气的供给,及时发现呼吸肌麻痹症状并通知医生急救;二是及时为患者做好生活护理。为患者翻身,按摩受压皮肤;帮助患者做肢体的被动运动,保持肢体的功能位;协助患者进食;指导家属为患者接尿,帮助患者排便,使患者在心理上能接受护理,消除恐惧心理。

使患者感到护士可信

护士娴熟的护理技术操作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是赢得时间使患者转危为安的保证,同时对患者来说又是依靠的力量,使患者感到可信、可敬,从而获得安全感。

药物副作用的心理护理

由于大量的使用激素,患者食欲大增,开始肥胖,常产生焦虑的心理。针对这种情况,应向患者做出正确的解释,并讲解使用激素的重要性,同时应指导患者多吃含钾、钙、磷及蛋白高的营养食物,多饮水,限制钠盐的摄入。适当节制饮食,避免引起过度肥胖以影响身心健康。

功能锻炼与康复指导的心理护理

病情稳定后,为患者制定每日活动计划,鼓励患者下床活动,根据患者的肌力选择运动方式。在室内独立行走时,需要护士在旁看守,防止摔伤,避免磕碰,既有安全感又增加自信。在病情许可及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鼓励自主锻炼,坚持不懈的锻炼,到达肢体功能恢复的最佳效果,开始每日2次,每次20min。嘱患者经常做双腿的屈伸、外展活动、足部等长运动。之后逐渐达到每天走路1h以上。患者在锻炼时要注意运动量,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避免劳累。

因此在做一些主动运动时,会产生疼痛,在鼓励患者锻炼时,应及时补充钙、磷等物质,避免过度的疼痛,使患者丧失信心。

出院心理指导

出院时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给予鼓励,使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行康复锻炼。此期患者生活已完全自理,会产生兴奋和不配合的心理,常不按时服药,独自外出等。因此应做好解释工作,出院以后,仍需要长期的小剂量的服用激素,给患者激素减量表。因此一定嘱咐患者按医嘱服药,不可私自停药,以免突然停药而引起复发。避免感冒及其他感染。还应加强肢体的功能锻炼,持之以恒。

相关推荐

不热但是总出汗是怎么回事
出汗是常见的一种现象,包括生理的出汗和病理的出汗。一般生理情况下,在运动以后或喝热水时,水的温度较高,运动后身体吸收的热量较多,此时会出汗,是正常的现象。另外,若身体不热,出汗,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交感神经比较兴奋,汗腺分泌旺盛会出汗。从西医角度来说,可能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而出汗。身体不热,甚至身体肢体发凉,出汗多,是非常危险的,见于休克的早期,心肌梗死引起的心源性休克、剧烈疼痛引起的神经性的休克、感染引起的严重感染性休克,皆会出现不热,但出汗特别多的情况。
语音时长 02:19

2021-09-29

69479次收听

03:00
不热但是出汗怎么回事
出汗是常见的一种现象,包括生理的出汗和病理的出汗。一般生理情况下,在运动以后或喝热水时,水的温度较高,运动后身体吸收的热量较多,此时会出汗,是正常的现象。另外,若身体不热,出汗,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交感神经比较兴奋,汗腺分泌旺盛会出汗。从西医角度来说,可能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而出汗。身体不热,甚至身体肢体发凉,出汗多,是非常危险的,见于休克的早期,心肌梗死引起的心源性休克、剧烈疼痛引起的神经性的休克、感染引起的严重感染性休克,皆会出现不热,但出汗特别多的情况。
02:42
身体凉还出汗感觉热是怎么回事
身体凉同时伴有汗出,感觉到身体是发热的,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往往属于人体营卫不和导致。卫就是保卫的卫,卫气就是有温煦机体,使机体发热,保持一定体温的作用。营是经营的营,营气主要是濡养、滋养,对我们的皮肤、毛窍具有滋养作用,提供影响给肌肤、肌肉、毛窍。如果营卫不和,也就是营气和卫气功能失调的时候,这时候就会出现出汗,出汗是凉汗,但是感觉有身体是发热,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中医说是营卫不和,西医主要是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就会出现这些症状。
大脑神经紊乱怎么办
大脑神经紊乱首先要注意生活方式,必要时也要配合药物治疗。大脑神经紊乱首先要注意生活方式,平常一定要作息有规律,睡觉之前不要喝碳酸饮料、不能长期玩手机,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必须上床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平常要适当的运动,每天要坚持半小时有氧运动,每周要做1~2次无氧运动,通过运动也能改善脑功能。同时要注意饮食,平常不吃含糖量多的食物、不喝含糖饮料,少吃精制碳水化合物、不吃反式脂肪酸高的食品,不喝酒、拒绝抽烟,多吃各种深海鱼、坚果。必要时也要配合药物治疗,如B族维生素、谷维素等。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20

87279次收听

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及预防
植物神经紊乱的最主要症状就是失眠、记忆力减退、胸闷、浑身乏力、消化不良,在出现植物神经紊乱的时候,会对人的消化系统以及性功能系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引起的症状相对来说比较明显。大多数的植物神经紊乱主要是由于本身就存在有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但也和本身就存在有的焦虑症、抑郁症,有比较直接的关系。如果想要预防植物神经紊乱,在平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心态,在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舒缓的体育运动,比如骑自行车、打篮球、打太极拳等,可以有效的调节心情。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10

69843次收听

晚上睡觉手脚热怎么办
睡觉时手脚发热可因多种原因引起,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可口服调节神经的药物治疗,因甲亢、感染性原因引起的,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女性更年期也会出现该症状,注意平时的调理也可改善症状。
植物神经紊乱是什么疾病
植物神经紊乱主要是因为内分泌异常造成的,属于一种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也有很多,如外伤、感染、中毒等,患者的情绪也会不稳定,记忆力变差。患者需要就医诊治,注意环境的舒适。
02:45
植物神经紊乱如何治疗
正确的治疗植物神经的紊乱是采取对因、对症两方面相互的结合性治疗。比如既用相应的抗焦虑抑郁的药物,也用相应对症处理的药物。植物神经的紊乱是旧的称呼,现在我们一般都把它称为焦虑或者抑郁的表现。那么对于有植物神经紊乱的患者,他的表现是全方位的,全身各个系统的从头到脚都可以出现。比如说神经系统可以引起失眠、头昏、头痛,消化系统可以引起便秘、消化不良、腹胀。心血管系统可以引起胸闷、憋气、心慌,泌尿生殖系统可以引起夜尿增多,性功能障碍等问题,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对因治疗,现在一般所用的药物都是抗焦虑抑郁的药物。药物的种类很多,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具相应的处方。对症治疗,针对各种各样的症状,比如说治疗头疼、头晕、心慌以及消化不良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以及相关症状到医院开具相应的处方即可。
植物神经紊乱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植物神经紊乱饮食需要注意尽量的多样化,营养丰富均衡。平常注意多喝水,饮食要清淡,食用的食物尽量是选容易消化的、富含营养的食物。患者尽量的少吃油炸的、烧烤的食物,尽量选择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食物。这类患者要多吃水果、蔬菜,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植物神经系统又称为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的植物神经系统和周围的植物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又分为交感神经系统,还分为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主要是负责内脏的器官,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心血管系统、膀胱、内分泌腺,包括汗腺。主要功能就是调节人体的内脏的功能,还有这些内分泌腺,包括汗腺的分泌。植物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损伤都可能会出现全身的各系统的症状,这些症状可以是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疾病的伴随的症状。对于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首先要注意去除可能的诱发的因素。比如说很多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是由于精神的刺激或者是紧张,或者是过度的劳累这些情况导致的。要去除这些诱因,患者最好是避免,或者尽量的减少刺激性的食物和饮品,比如说尽量的不要喝浓茶、咖啡,还有含有兴奋性的物质,运动饮料。
语音时长 01:55

2019-12-20

57468次收听

02:50
植物神经紊乱症状
植物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的时候,患者会出现心跳加快、心慌、呼吸急促的症状,很多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还会出现周围血管的收缩舒张障碍,会出现多汗、瞳孔扩大、头晕、视物旋转、耳鸣、头疼、甚至剧烈的神经痛。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亢进,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率减慢、血压降低,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晕厥的表现。另外植物神经功能系统也会出现功能减退的症状,比如交感神经的功能减退,患者会出现皮肤分泌汗液的减少或是皮肤无汗。有的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就是坐着或者卧位的时候,血压正常或者比较高,站起来血压就会掉下来;还有患者会出现皮肤的营养障碍。
02:48
植物神经紊乱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首先要注意去除可能的诱发的因素。比如很多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是由于精神的刺激、紧张或是过度劳累这些情况导致的。要去除这些诱因,建议患者避免或者尽量的减少刺激性的食物和饮品,比如不要喝浓茶、咖啡,还有含兴奋性的物质的运动饮料。在饮食上建议增加食物的种类,就是饮食尽量的多样化,营养丰富均衡。那么建议平常注意多喝水,饮食要清淡,食用的食物尽量是选容易消化的、富含营养的食物;患者尽量少吃油炸的、烧烤的食物,尽量选择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另外建议这类患者多吃水果、蔬菜,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植物神经紊乱症状
作为一种心理疾病,植物神经紊乱具有多种的类型,常见的是失眠型、焦虑型以及抑郁型。其中每一种类型都有独特的植物神经紊乱症状,每一种类型都不太相同,但是相同的症状就是对于生活他们是充满了失望。因此在治疗的时候,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综合性的治疗,才能够更好地恢复精神健康。
植物神经紊乱会自愈吗
植物神经紊乱的发病变得越来越常见,主要是与压力过大有关。不过大多数患者都觉得自己的病情不严重,只是偶尔会有情绪不稳定的症状,所以就不愿意去医院治疗,希望可以逐渐自行缓解。那么患上植物神经紊乱会自愈吗?
植物精神紊乱可不可以自愈
植物精神紊乱一部分患者可以自愈。但是如果比较严重或者是由于患者本身性格问题,陷在自己的情绪中出不来,比如有自身的一个思维模式,出现了纠纷,始终想到这个事情是别人的错,没有反思能力,像这种就很难好。如果比较重可能需要适当用药,适当做心理咨询。
语音时长 00:55

2018-09-13

58872次收听

体温调节紊乱应该如何预防
体温调节紊乱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所产生的发热。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影响植物神经功能,而造成心血管系统功能异常。病因可能与体质、神经、周围环境、遗传因素有关,有些患者经常处于一种抑郁和焦虑忧愁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