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怎么护理
新生儿黄疸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增加光照时间、监测黄疸指数、保持皮肤清洁、遵医嘱治疗等方式护理。新生儿黄疸通常由胆红素代谢异常、母乳性黄疸、溶血性疾病、感染、遗传代谢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方式
增加母乳喂养频率有助于促进胆红素排泄,每日喂养8-12次为宜。若母乳不足可补充配方奶,避免过度饥饿导致胆红素重吸收。哺乳时注意正确含接姿势,确保有效吸吮。喂养后竖抱拍嗝,减少吐奶概率。
2、增加光照时间
自然光中的蓝光能促进胆红素分解,每日上午10点前将婴儿裸露四肢晒太阳15-20分钟,注意遮挡眼睛和生殖器。室内可放置近窗处,避免阳光直射。光照时监测体温,防止过热或受凉。
3、监测黄疸指数
使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每日检测2次,重点观察面部、胸腹部皮肤黄染范围。记录数值变化曲线,当手足心出现黄染或数值超过15mg/dL时需就医。注意区分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进展速度。
4、保持皮肤清洁
每日用温水擦拭皮肤皱褶处,特别是颈部、腋下等易积汗部位。排便后及时更换尿布,预防尿布疹加重皮肤代谢负担。选择纯棉透气衣物,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护用品。观察有无皮肤破损或感染征象。
5、遵医嘱治疗
中重度黄疸需住院进行蓝光照射治疗,必要时输注白蛋白或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溶血性黄疸可能需换血疗法。可遵医嘱使用茵栀黄口服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苯巴比妥片等药物辅助治疗。
护理期间注意观察婴儿精神状态、吸吮力及大小便颜色变化。保持室内温度24-26℃,湿度50%-60%。避免包裹过厚影响散热。记录每日体重变化,生理性黄疸期间体重下降不超过7%。若出现嗜睡、拒奶、尖叫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母乳喂养母亲需饮食清淡,暂停进食可能加重黄疸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等。出院后定期随访胆红素水平直至完全消退。
相关推荐
03:09
03:00
03:00
02:47
01:46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新生儿黄疸应该怎么处理
- 2 新生儿黄疸正常范围
- 3 如何处理新生儿黄疸
- 4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 5 新生儿黄疸是怎么引起的?
- 6 新生儿黄疸严重吗
- 7 什么叫新生儿黄疸
- 8 新生儿黄疸是怎么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