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焦虑症如何自我调理

62190次浏览

焦虑症可通过心理调节、规律运动、调整饮食、呼吸训练、建立社交支持等方式自我调理。焦虑症可能与遗传因素、长期压力、脑内神经递质失衡、创伤经历、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出汗、坐立不安、睡眠障碍、过度担忧等症状。

1、心理调节

通过正念冥想、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技术帮助缓解焦虑情绪。正念冥想可专注于当下感受,减少对未来的过度担忧;认知行为疗法能识别并纠正负面思维模式。日常可记录情绪日记,分析焦虑触发点,逐步建立积极应对机制。避免过度使用手机或浏览负面信息,减少心理刺激源。

2、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瑜伽,每次持续30-50分钟。运动促进内啡肽分泌,改善神经递质平衡,缓解躯体化症状如肌肉紧张。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可同步调节呼吸节奏,适合急性焦虑发作后的恢复期。运动前后需充分热身拉伸,避免剧烈运动引发心悸不适。

3、调整饮食

增加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如菠菜、香蕉,镁离子有助于稳定神经系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欧米伽3脂肪酸,可食用深海鱼、坚果等食物。减少咖啡因、酒精及高糖食品摄入,这些物质可能加剧情绪波动。保持规律三餐,避免低血糖引发的焦虑感,餐间可适量饮用洋甘菊茶等舒缓饮品。

4、呼吸训练

采用腹式呼吸法或4-7-8呼吸技巧,通过延长呼气时间激活副交感神经。每日练习2-3次,每次5-10分钟,特别在焦虑感初期及时干预。可结合渐进式肌肉放松法,按顺序放松身体各部位肌肉群。环境允许时可使用薰衣草精油辅助深呼吸练习,但过敏体质者需谨慎。

5、建立社交支持

主动参与兴趣小组或社区活动,建立至少2-3个可信赖的人际关系。定期与亲友沟通真实感受,避免自我封闭加重焦虑。宠物陪伴也可提供情感支持,抚摸动物能降低皮质醇水平。若社交恐惧明显,可从线上支持群组开始逐步适应,但需控制每日社交时长避免疲劳。

焦虑症自我调理期间需保持作息规律,固定就寝和起床时间有助于稳定生物钟。卧室环境应安静黑暗,必要时使用遮光窗帘和白噪音机器。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可改为阅读纸质书籍或听轻音乐。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严重躯体症状,应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日常可学习焦虑发作的应急处理技巧,如随身携带写有安抚语句的卡片或熟悉的环境照片用于情绪安抚。

相关推荐

心悸焦虑症是什么症状
心悸焦虑症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临床症状:第一、是心脏症状,心悸焦虑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跳加快、心慌以及心悸等不适症状,有时还会伴有头晕、胸闷等其他表现。第二、精神症状,发生心悸焦虑以后患者往往会比较着急,有可能会出现烦躁、心烦、易怒等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还会有坐立不安的表现。第三、其他症状,有时患者还会出现尿频、尿急以及呼吸急促等一些其他器官系统的症状表现。心悸焦虑症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身体不适,需要适当进行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治疗,一般能够及时缓解。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1

87163次收听

如何缓解考前紧张情绪
考前过度紧张时,可在早晨起床后,适度的散步、跑步、骑车等进行有氧运动,舒活筋骨、呼吸清新的空气,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也可在晚上睡前洗热水澡,或找人倾诉聊天,缓解紧张情绪,避免影响考试成绩。
考前综合症怎么治
治疗考前综合症可采取深呼吸的方法,以放松肌肉和稳定情绪。同时要保证有一个温馨轻松的环境。而最重要的是进行心理调整,考生要正确认识考试和端正态度,从而可以改善考前出现的不安情绪。
考试前控制紧张的药
考试前控制紧张的药物主要是指抗焦虑药,服用后可在半小时内发挥出药效。若同时出现失眠等症状,可酌情小剂量加服安定安眠药物,但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建议使用。
孩子每次考试中都想大便,是什么原因?
孩子每次考试中都想大便,主要是由于心理素质正在完善,考试中过度紧张所致。部分孩子是由于老师以及家长期望过高,以至于压力过重或者是对于考试内容不明确,对于考试持有害怕心态所致。
焦虑症可以自愈吗
轻度焦虑症可以自愈,中度和重度焦虑症自愈可能性不大。焦虑症除神经递质的失衡、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这些神经递质的失衡外,还跟个性特点紧密相关,如胆儿小、不自信、自卑、过度在意他人的评价。一般来讲,焦虑症患者绝大部分都有明显的人格基础,内向、不稳定、多愁善感、紧张不安、孤僻、不自信、过度在意他人评价、追求完美,这种不良的人格基础,容易出现焦虑。若是轻度焦虑,通过积极地自己调整、放松,能够自愈。因为轻度焦虑症患者,个性一般问题都不大,没有明显的性格的不良,通过自己的调整是可自愈的。但中度和重度焦虑症患者,自愈的可能性就不大。一般需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联合自我治疗,包括自我调整、自我放松、自我成长、自我提高,这是最优的方式。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学会自得其乐,多放松、多调整,培养适合自己的放松的方法,也有助于缓解焦虑。其实焦虑是正常人类的一种情绪反应,适度的焦虑可有助于提高效率,避免一些险。当过度的焦虑,就要积极地配合治疗了。
语音时长 01:46

2020-02-19

60471次收听

焦虑症的治疗方法
由于现在生活、工作的压力特别的大,就会导致我们出现一些焦虑的情绪,就容易导致我们患上焦虑症。当患上焦虑症之后,患者们可以使用药物来进行治疗,也可以进行心理辅导治疗,还可以自己给自己信心、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来进行治疗。
03:19
焦虑症药物治疗效果
常见的焦虑可以分为焦虑情绪、焦虑状态、焦虑障碍、焦虑症。如果更严重,患者可能不愿意上班,也不愿意见陌生人或者朋友,整个人的功能严重受损;对于较轻的焦虑情绪或者较轻的焦虑状态,可以适当调整,不一定要用药物;但是相对比较重的焦虑状态,或者焦虑症,有明显的担心害怕、身体不舒服、晚上睡眠差,主张使用药物。正规的抗焦虑药加上镇静安神药,如安定类,病人使用以后能够较快改善睡眠。
04:20
焦虑症的心理治疗
不管是焦虑还是抑郁,药物能改善症状,但不能改善思维模式和心理特点,这些问题最终需要通过心理咨询来解决。有些患者服药不规律,或吃药就见效、停药就复发,其背后的原因可能都与心理有关。例如,有的患者小时候父亲对其要求非常严,害怕见到父亲,见到父亲会感到胸闷,喘不上气,十分紧张。所以药物能改善症状,但是不能改善思维模式,也不能改善心理特点。在用药的同时,如果有条件尽量要辅以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
精神焦虑症有什么特征
精神焦虑症主要特征为精神上的焦虑,比如会出现忧心忡忡、心神不宁的感觉,以及对很多事情都感到担心、紧张、害怕。部分人患有精神焦虑症后出现的担心症状是存在现实基础的,部分人会存在完全不知道自己在担心什么,只是莫名其妙的出现了这种紧张害怕的感觉。
语音时长 01:03

2018-09-21

55201次收听

焦虑症应该如何吃药
抗焦虑症主要药物包括苯二氮卓类药物、5-羟色胺1A受体激动剂、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或者是帕罗西汀等。抗焦虑症药物可分为两类,如抗焦虑药物和具有抗焦虑作用的药物,其中抗焦虑类常用药物为二氮卓类药物、和5-羟色胺1A受体激动剂等。而具有抗焦虑作用的药物包括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或者是帕罗西汀等等。
语音时长 01:48

2018-09-21

60178次收听

01:52
焦虑症多久能康复
一般情况下,至少需要一年到两年的时间。焦虑症是一个特别容易复发的疾病。一般情况下,焦虑症患者如果想要康复,至少需要一年到两年的时间。而且焦虑症患者康复的前提在于要遵从医嘱,坚持服药,也需要患者能够积极地进行自我调整。当患者进行抗焦虑治疗的时候,可能治疗到两个月或者是三个月,症状会有明显的好转。很多时候,病人会觉得疾病已经治好,就会自己停药,不再服用药物。但是,可能半年后焦虑又复发。这是因为没有按照疗程完成一个疗程的治疗。还有一些病人的问题在于并不是不吃药,而是吃一阵停一阵,间断服药。患者出现这些情况,也会增加焦虑症复发的危险因素。所以,焦虑症患者康复的时间,至少需要一年到两年。而这个前提是在于患者一定要坚持服药,积极的进行自我调整。
02:19
为什么会得焦虑症
现在焦虑症的病因,在医学上,研究得还不是很明确。但是,有一些研究提示,比如在焦虑症患者的血浆里面,去甲肾上腺素升高以及5-羟色胺升高,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焦虑症的发生。其实,在人体内,有一种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叫γ-氨基丁酸。如果人体的γ-氨基丁酸不足,或者是其受体出现一些问题,那么人也会非常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这是一些生物学方面的因素。对于焦虑症的发生,还有一些其他的危险因素:第一,家族聚集倾向。有研究发现,焦虑症的发生,具有家族聚集的倾向。第二,在幼年时期,由于受到不良的养育方式的影响,也可能会导致患上焦虑症。第三,对于一些生活状况不良的人来说,会增加其患上焦虑症的概率。第四,女性。这些是虑症发生的生物学因素以及其他危险因素。
考前焦虑是什么
考前焦虑就是要考试自己焦虑了,预感到即将大祸临头又难以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其表现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不安等症状,如果焦虑对自己影响很大,可咨询心理医生。
语音时长 01:04

2018-09-13

61959次收听

01:51
焦虑症怎么治疗
焦虑症的治疗分两类,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中的西药以抑制剂类为主;中药需辨证论治,给予不同的汤药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针刺治疗、耳穴治疗、音乐放松疗法以及通过综合手段帮助患者建立自信的精神心理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