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通透性什么意思
血管通透性是指血管壁允许液体、蛋白质及其他物质通过的能力,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间的连接结构和基底膜完整性决定。
血管通透性是维持机体微循环和物质交换的重要生理特性。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通过紧密连接、黏附连接等结构形成选择性屏障,允许水分、电解质和小分子物质自由通过,但限制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外渗。当组织需要增加营养供应或清除代谢废物时,局部血管通透性会通过组胺、缓激肽等介质调节短暂升高。病理状态下,感染、创伤、缺氧等因素可导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炎症因子大量释放,使内皮细胞收缩、连接蛋白降解,引发血管通透性异常增高。这种改变可能造成组织水肿、血液浓缩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评估血管通透性可通过检测微血管渗漏指数、血浆蛋白外渗率等指标实现。
保持血管健康需注意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避免长期高盐高脂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花青素等有助于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的营养素。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可改善微循环功能,吸烟者应尽早戒烟以减少血管内皮损伤。若出现不明原因肢体肿胀或皮下出血,建议及时就医排查血管通透性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