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作用
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主要用于缓解轻中度疼痛、治疗风湿性疾病以及预防心血管事件。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和血小板活化实现。
1、解热镇痛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E2的合成,降低体温调定点,从而发挥解热作用。其镇痛作用适用于头痛、牙痛、肌肉痛等轻中度疼痛,但对内脏绞痛效果有限。该作用与抑制外周炎症部位前列腺素生成有关,可减少痛觉神经末梢对缓激肽等致痛物质的敏感性。
2、抗炎抗风湿
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抑制环氧化酶,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减轻炎症反应。对于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需使用较大剂量才能显现抗炎效果,此时可能出现耳鸣等水杨酸反应。长期大剂量使用时需监测肝功能及凝血功能。
3、抗血小板聚集
小剂量阿司匹林能选择性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1,减少血栓素A2生成,从而阻止血小板聚集。这种作用可持续血小板的整个生命周期,临床用于冠心病、脑梗死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二级预防。但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用药前需评估出血倾向。
4、川崎病治疗
阿司匹林是川崎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基础用药,通过抗炎和抗血小板作用预防冠状动脉病变。急性期采用大剂量可抑制全身炎症反应,退热后改为小剂量维持。使用期间需密切监测是否有瑞氏综合征表现,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5、其他应用
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可能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其机制与抑制环氧酶-2介导的炎症通路有关。在子痫前期预防中,小剂量阿司匹林可通过改善胎盘血流灌注发挥作用。但这些适应证仍需更多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不可自行用药。
使用阿司匹林期间应避免饮酒,定期检查粪便潜血。有哮喘病史者需警惕阿司匹林诱发支气管痉挛,消化道溃疡患者应联用质子泵抑制剂。服药期间若出现呕血、黑便或皮肤瘀斑应及时就医,长期用药者不可突然停药以免出现反跳现象。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病情调整用药方案。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怎么祛除粉刺和粉刺黑头
- 2 如何祛除粉刺和粉刺黑头
- 3 粉刺具体什么呢?
- 4 粉刺怎么形成的
- 5 什么是粉刺
- 6 粉刺是怎么形成的
- 7 起粉刺是怎么得的
- 8 粉刺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