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根尖周囊肿
根尖周囊肿是一种发生在牙齿根尖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性囊肿,主要由根尖肉芽肿发展而来,属于牙源性囊肿的常见类型。
1、病因机制
根尖周囊肿通常由龋齿、牙外伤或治疗不当导致的牙髓坏死引起。坏死的牙髓组织释放炎症介质,引发根尖周肉芽肿,长期慢性刺激使肉芽肿中心液化形成囊腔。囊壁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内衬非角化复层鳞状上皮,囊液中含有胆固醇结晶和炎性细胞。
2、临床表现
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着囊肿增大可能出现患牙叩痛、咬合不适。X线片显示根尖区圆形或卵圆形透射影,边界清晰伴硬化边缘。囊肿持续生长可导致颌骨膨胀,严重者引发病理性骨折或压迫邻近牙根。
3、诊断方法
需结合临床检查、牙髓活力测试和影像学检查。锥形束CT能清晰显示囊肿三维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需与根尖肉芽肿、颌骨其他囊性病变鉴别,最终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
4、治疗措施
首选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配合囊肿摘除术。较大囊肿需行颌骨刮治术,严重骨缺损者需植骨修复。对无法保留的患牙需拔除后彻底清创。治疗后可定期复查观察骨组织修复情况。
5、预防护理
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龋齿和牙髓病变。避免用患牙咬硬物,保持口腔卫生。术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预防感染,必要时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建议每6个月进行口腔专业清洁。
日常应注意限制高糖饮食,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配合牙线清洁牙间隙。出现牙齿变色、冷热敏感等异常时应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导致囊肿扩大。吸烟者需戒烟以促进术后愈合,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