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利血平的副作用

52077次浏览

利血平,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精神病的吲哚类生物碱药物,如今由于副作用较多并且更优的新药上市,利血平已不再是治疗的首选药物,那么,利血平的副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

利血平.jpg

利血平的副作用
  利血平引起心率减慢、瞳孔缩小、鼻粘膜血管扩张,出现鼻塞副反应。通过兴奋迷走神经而促进胃肠分泌和蠕动,因而可出现稀便和胃肠副反应。利血平有中枢抑制作用,大剂量可引起抑郁症和其他神经症状,患者口服0.5mg以下其降压效力有量-效关系。
  超过此剂量不仅降压作用不加强,相反副反应加重而减弱其降压效果。本品每日剂量不能超过0.5mg。常见不良反应有鼻塞、口干、抑郁、胃酸增多、腹泻、皮疹等,大剂量可出现面 红、心律失常、心绞痛样综合征,心动过缓,偶可产生帕金森综合征。
  本品主要通过影响交感神经末梢中去甲肾上腺素摄取进入囊泡而致使其被单胺氧化酶降解,耗尽去甲肾上腺素的贮存,妨碍交感神经冲动的传递,因而使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中枢神经的镇静和抑制作用可能是利血平进入脑内,耗竭中枢儿茶酚胺贮存的结果。

相关推荐

03:21
55岁血压多少为正常
55岁的人属于65岁以下的正常血压的标准值范围内的年龄,所以正常血压也应该遵从中国成人血压的正常参考值。正常的血压是小于120/80mmHg,55岁正常人的血压值应该是小于120/80mmHg。对于65岁以下的成人,血压的形态也都是要遵从24小时两峰一谷的勺形血压的变化规律,也就是早晨六点到九点左右一个高峰,下午四点到六点左右一个高峰,夜间零到两点左右血压低谷,这样形成两峰一谷的勺形的变化规律,不属于勺形血压的,都属于非正常的血压曲线。
03:22
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
首先选血压计,选择臂式的电子血压计,选择合适的袖带,一般选择标准袖带,袖带一般是22cm-26cm,然后覆盖上臂的80%。血压测量前要注意避免影响因素,不要喝浓茶、浓咖啡,排空膀胱,安静休息5分钟以上。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面上,上肢放在高度合适的桌面上,然后把袖带绑在上臂上,绑在肘横纹上大概2cm左右,松紧要合适,一般可以插入1-2个手指。如果两次测量出来的血压差异不超过5mmHg,就测量两次取平均值。如果超过5mmHg,一般要测量3次,取3次的平均值。
高血压会引起眩晕症吗
高血压有可能导致眩晕症。高血压导致出现眩晕的症状,有可能和情绪变化、精神紧张或者受到了刺激等因素,使血压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有关系。也有可能和服用药物过量,导致的血压突然大幅度的下降而引起的眩晕有关。高血压的病人如果合并动脉硬化,导致脑缺血或者动脉血管狭窄,血栓形成以后,也有可能出现头晕或者眩晕的症状。血压过高的情况下,导致脑部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就可能引发眩晕症。应该积极的应用降压药和缓解眩晕的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8

69896次收听

高血压会引起心脏病吗
高血压可能会引起心脏病。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由于小血管壁发生硬化,会导致循环系统中的血压升高,当血压长期高于正常范围时一般会对相应的器官造成损伤,主要受累的器官一般有心脏、脑、肾脏以及视网膜。由于高血压发生后会导致外周循环阻力的增加,这时会导致心脏出现代偿,会刺激心肌细胞发生肥大以及增生,用来提高心肌的收缩力,这样才能维持心脏的泵血能力,保证全身的血液供应正常。长期下去会导致心肌持续发生肥大,导致心脏疾病的出现,一般以心肌缺血性疾病为主,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出现胸闷、胸痛、乏力等一些症状。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08

97223次收听

血压高能吃羊肉吗
血压高可以适量的吃一些羊肉。羊肉具有滋补功效,营养价值高,可补充人体所需的一些营养物质,但羊肉胆固醇含量高,会影响血脂的控制,而血脂异常会加重高血压的症状,不利于血压的控制因此应当少吃。平时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喝水,低盐低脂饮食,不吃含脂肪量高和腌咸的食品,戒烟限酒,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进行锻炼运动,必要时要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有效控制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语音时长 01:02

2021-04-22

78536次收听

02:57
低压94算高血压吗
低压94,是否是高血压,要看后续的一个血压测量的情况,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来看,它是指不同时间,三次以上血压测量,超过140和或90mmHg就诊断为高血压,这个94mmHg,相当于它也超过了90mmHg。如果只是一个偶然的一个情况,这是一次测量高,其时间都是正常的,这个时候呢,讲还不能诊断为高血压,除非反复多次测量,都在94或90以上毫米汞柱,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02:16
高血压可以吃肠粉吗
高血压可以吃肠粉。肠粉是广东的一种特色小吃,以大米为主,加上各种馅料,如猪肉、牛肉、虾仁等,口感比较鲜美,但是肠粉钠盐的摄入容易超标。高血压患者吃的时候,可以选择性的将它的一些营养成分进行加工。比如在肠粉的馅料中,用低脂的瘦肉或者蔬菜作为馅料,配料辅料中的蚝油,尽量减少使用,减少钠的使用。配菜要多配些丰富的蔬菜,满足高血压患者低盐、低脂的饮食结构。调整肠粉中的各种成分配比,得到既享用美味又合格的摄入各种钠盐或者是油脂,保证生命的安全。
02:16
血压高怎么办
高血压需要进行一系列临床指标检测判定,它的治疗和预防主要是采用生活方式干预。1、检查项目包括血钠、尿常规、尿蛋白、血脂、血糖、肝肾功能、24小时的动态血压、甲状腺功能等。通过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评估器官的损害,并看是否有合并心血管病和其他疾病的危险因素。2、生活方式的干预,主要是饮食的控制。主要是进行低钠的饮食,控制体重、戒烟、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等。如果血压仍未达标,要加用一些降压药,防止器官的损害,降低远期心血管病发生的风险,改善长期预后。
高血压药副作用
治疗高血压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等复合制剂以及中成药。不同降压药副作用也是不一样。第一,利尿剂,主要包括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袢利尿剂速尿,保钾利尿剂螺内酯等。噻嗪类利尿剂或袢利尿剂主要副作用,引起电解质紊乱尤其是引起低钾低钠血症,对于糖脂代谢也有一定影响,还可以影响血尿酸排泄,还诱发加重痛风症状。螺内酯也可能会引起低钠血症,但是最明显会引起高钾血症,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对抗雄性激素作用,导致男性乳房发育等。第二,钙离子拮抗剂最常见副作用就是头痛头胀、心跳加快、脚踝水肿、少见副作用会有牙龈增生等。第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常见副作用就是引起刺激性干咳,后者出现干咳几率要小很多,还可以引起高钾血症,男性乳房发育等。第四,β体阻滞剂常见副作用为心率减慢,传导组织诱发或加重哮喘症状。第五,α受体阻滞剂常见副作用为体位性低血压。所以对于服用这个药老年人,在起床时应该特别注意,以防患者因血压突然下降而引起猝倒发作,其他副作用,还有头疼恶心等。第六,其他固定复方制剂一般选择副作用,能相互抵消药物组合而成相对来说副作用会少很多。
语音时长 01:45

2019-12-18

60484次收听

中医治疗高血压
中医治疗高血压主要针对患者的体质使用中药调理。高血压属于中医学眩晕的范畴,也属于头痛,多表现为头晕、失眠以及头痛。中医认为高血压患者以肝阳上亢和肝火亢盛的证型比较常见。肝阳上亢,临床多表现为头痛、头胀伴有口苦、失眠、烦躁,的舌象,舌尖边是发红的,脉弦有力。治疗以平肝潜阳为主,方子可以选用天麻钩藤饮进行加减治疗。肝火亢盛引起高血压,以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有力为主。治疗以清泻肝火为主,方子主要是用龙胆泻肝汤进行加减。除此之外,还有证型,例如肝肾阴虚型、脾虚痰盛型。对于肝肾阴虚型,大多伴有头晕目眩、耳鸣、烦躁易怒、腰酸腿软、舌红无苔、脉细无力,治疗是以滋补肝肾为主,多用杞菊地黄丸来进行治疗。还有一种是脾虚痰盛型,主要伴有眩晕,一般比较肥胖、身倦、乏力、头重,痰也比较多,苔是腻的。治疗是以健脾化痰为主,常用的方子是半夏白术天麻汤来进行加减。这四种不同类型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和症状不同,所以在治疗时也要选用不同方剂来进行治疗,尤其对于轻中度的高血压用中药治疗,可以使相当一部分患者不用西药就可以控制。
语音时长 02:05

2019-08-21

57305次收听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主要有4种。长时间饮食不健康,吃了太多高盐食物,就很容易高血压。精神过于紧张的话也会出现高血压症状。这种病还可以通过家族遗传。有一些药物也会让身体出现高血压。
老年人血压高怎么办
老年人血压高的时候,可以应用药物降压,也可以通过多吃海带,西红柿,大蒜,芹菜等食疗方法降压;同时注意坚持运动锻炼,控制体重,保持精神愉快等,对于稳定血压也有好处。
年轻人高血压的原因
我们现在的生活虽然不愁吃喝,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但是有很多富贵疾病也变得更为常见了,比如说高血压的发病几率也增加了很多,要说中老年人出现高血压还是比较常见,但是现在有很多年轻人也患上了高血压,那么年轻人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呢?
具有降血压作用的中草药和食品
建国以来,中医药的科研特别是中药方面的研究还是有很多成果的,比如哪些中药和食品有一定降压作用,哪些不仅不能降压反而还能升压(可以用于低血压)有了一定结论,在传统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参考这些研究进展,对临床效果的提高是有帮助的。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如何运动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许多国家缺乏身体活动的情况在不断加重,并对全世界范围内人们的总体健康状况以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慢性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和超重)等具有重要影响。据估计,大约21%~25%的乳腺癌和直肠癌、27%的糖尿病和30%缺血性心脏病可以归因于缺乏身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