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鸡内金的副作用

59738次浏览

鸡内金一般无明显副作用,但过量服用可能引起胃肠不适、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鸡内金是家鸡的砂囊内壁经炮制后的中药材,具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食积不消、呕吐泻痢等症状。

1、胃肠不适

鸡内金含有胃蛋白酶、淀粉酶等成分,过量服用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腹胀、恶心、反酸等症状。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影响消化功能平衡,尤其脾胃虚寒者更易出现不适。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控制用量,出现症状时可配合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复方消化酶胶囊等药物缓解。

2、过敏反应

少数体质敏感者可能对鸡内金中动物蛋白成分产生过敏,表现为皮肤瘙痒、红疹或呼吸困难等症状。过敏体质者初次使用建议小剂量测试,出现过敏需立即停用并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严重过敏反应需及时就医处理。

3、药物相互作用

鸡内金与部分西药同服可能影响药效,如与抗生素联用可能降低抗菌活性,与抗酸剂同服会中和其消化酶作用。服用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者需谨慎,鸡内金可能增强抗凝效果导致出血风险。建议用药间隔2小时以上,必要时咨询医师调整方案。

4、特殊人群风险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缺乏安全用药数据,儿童脏腑娇嫩,均应在医师指导下减量使用。胆道梗阻患者禁用鸡内金,其促胆汁分泌作用可能加重病情。慢性病患者长期服用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防止代谢负担过重。

5、药材质量问题

未经规范炮制的鸡内金可能残留致病微生物或重金属超标,引发腹泻或中毒。选购时应注意药材色泽金黄、质地酥脆,避免霉变产品。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使用前可沸水冲泡或煎煮消毒,减少污染风险。

使用鸡内金期间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加重胃肠负担。建议配合适量运动促进消化,如出现持续不适或过敏症状应及时停药就医。药材储存需放置阴凉干燥处,防止受潮变质。儿童用药须在成人监护下进行,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

相关推荐

湿热新论是什么
湿热新论是中医学领域针对湿热证候理论体系的创新性学术观点,主要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临床干预等方面提出新见解。
生地的功效与作用
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热入营血、阴虚内热等症。
田七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田七又称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等功效,主要用于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等症状。食用方法主要有研末吞服、煎汤内服或外用调敷。
身体不怕冷是不是好事
身体不怕冷,不一定是好事。有一些白血病的患者早期的表现都是不怕冷,冬天也不盖被,手心脚心发热,所以身体不怕冷,一定到医院正式就医,查一查具体的病因,不要以为身体不怕冷是身体强壮,这就大错特错,容易耽误病情。如果患者出现舌红,少苔,手心脚心热这样的症状应该及时的就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也许几副药就能改善这些症状,使这些症状逐步的消失。
语音时长 01:18

2021-12-30

97933次收听

身体突然发冷的原因
身体突然发冷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实性的怕冷,就是实症;一种是虚症。实症多数见于突然暴怒的情况,突然暴怒导致身体的阳气循环会出现障碍,暴怒的时候肝气不舒、肝气郁结,身体阳气的循环不畅,阳气不能很好的周流于全身,这时候也可能会出现突然发冷,尤其是手脚冰凉,气性太大的时候,暴怒的时候,气的手脚发凉,严重的就会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出现晕厥,民间说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另外是由疾病引起来的,属于虚症的范围,多是一些心阳暴脱,心脏阳气骤然的离开身体,这种情况多数见于一些心脏的疾病,像一些急性的心肌梗死,尤其是大面积的心肌梗死。另外,像一些恶性心律失常,致死性的室性心律失常,这种情况也会出现突然的心功能不全,就突然心力衰竭,这时候因为身体四肢得不到血液的供应,就会出现突然的发冷,这种情况往往是伴有意识的模糊,甚至是昏迷。另外,全身持续手脚发凉,甚至伴有冷汗出,身体湿漉漉的,另外,血压急剧的下降,高压一定是在90mmHg以下,往往是可能在60mmHg以下,提示身体已经到了出现休克的状态,这种虚症的突然发冷,就是一种休克的前期,或者休克早期的表现,大概突然发冷就这两种情况。
语音时长 02:14

2021-07-09

87478次收听

身体热属于什么体质
身体热可能由外邪所感的实热,也可能身体内部产生的虚热。人体有寒有热,身体发热是感觉到身体温度升高的表现。一种是外来的因素导致,如外感风寒、风热、为外邪所感,影响人体内的正常气机气血的循环,是实热。也有痰瘀阻滞导致气机的淤塞,引发体内炎症致发热,是虚热。虚热有阴虚发热,阳虚发热,气虚发热。阳气具有固涩人体机体的功能,有时候在气虚或阳虚时,也会发热,这是虚热的热像,对治方法是甘温除大热。阴虚发热,如因熬夜、消耗过度,导致阴虚的体征,有盗汗这些表现,有些五心潮热、手足心发热,是阴虚的热象。这种要通过滋阴的方法才能清除。
语音时长 01:43

2020-04-22

65807次收听

03:05
手心发热是怎么回事
手心发热可能由于胸膈间有热,肾阴不足引起。中医上讲,人不光是手心发热,而是手心脚心一起发热。一、热扰心胸膈。如果胸膈间有热以后,特别容易造成手心脚心的发热;二、肾阴不足的情况也能见到手心发热。同时可以见到心烦、口干、失眠、脾气急躁等症状。对于手心发热治疗,可以进行清热除烦。如凉膈散、炒栀子、豆豉等清除胸膈之热;另外手足心出汗见于肾阴不足。手足心出汗同时会见到如腰酸、腿软、心烦、心慌、口干、皮肤干燥等症状。这时要滋阴清热。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汤这些药就能参考使用。
03:10
腋下出汗多是怎么回事
腋下出汗多可能由于腋下汗腺发达,紧张等因素导致。腋下汗腺发达者夏季或活动后出汗就比较多,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有些人在紧张或特定环境的因素出汗比别人多可能环境因素或内分泌因素造成。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处理腋下出汗多的症状。如果腋下出汗特别多,可以参考每个人的具体的情况选用清热止汗的中药或者做汗腺的切除术来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具体区分是由于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导致腋下出汗,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相应的解决方法。
02:25
寒性体质如何调理
寒性体质的出现之后,那么人体会觉得对温热有一种很很强的喜好,不敢着凉,不敢吹风,哪哪都疼,这种寒性体质出现之后除了到医院进行中药的药物调理以及针灸、按摩、拔罐等等外治法的调理之外,大家自己还是应该有一定的调理方法。最常见的有几种,第一个就是避免在过寒的屋子里待时间很长,第二个就是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足够了之后,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那么可以把身体的寒气随着血液的活跃,血液的流动,把寒气带出,因此大家不要过于贪凉,一定要注意好调整自己的工作时常、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等等。尤其是到了秋季白天很热,晚上很凉,建议大家夜晚不要开窗睡觉。
枸杞能和茉莉花茶一起泡吗
枸杞能和茉莉花茶一起泡水喝,有极多的好处,可以美容养颜,明目安神,同时还可以抗疲劳、降低血压、降低血糖,不光女性可以喝,男性也可以喝,可以改善肝肾虚损,精血不足等等的异常。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加入白糖,因为如果与白糖一起饮用,就会破坏枸杞茉莉花茶拥有的清热解毒、帮助消食的功效。
胃疼怎么处理
胃疼要明确分析病因,对症治疗。胃疼是日常生活中一种非常多见的症状。胃疼出现后,要明确引起胃疼原因,比如天气、饮食、情绪这些因素,要避免这些因素对胃造成刺激,加重胃疼的症状。其次,在临床中一些常见的急、慢性的胃炎或消化性溃疡,以及消化不良等,也会出现胃疼的症状。胃疼的一般不会太严重,如果疼痛很严重时,要加入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同时要注意避免生冷饮食,刺激性饮食,以及摄入坚硬食物。胃疼很严重时,除了服用一些奥美拉唑的抑酸药以外,还可以加一些解经止痛的药物,但止疼片对胃疼的缓解只能达到一个治标的作用,不能完全的治愈。胃疼时还要尽快去医院就医,最好做胃镜检查,明确胃疼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再针对病因去治疗。胃疼患者还要注意戒烟、限酒,尤其要避免摄入一些煎烤食物。
语音时长 01:50

2019-07-12

61667次收听

01:49
喝中药能喝茶吗
喝中药能不能喝茶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茶也是一味很好的中药,主要功效就是清利头目,如果出现头晕脑胀、头晕头痛的情况,可以配合使用茶。常用的方剂有川芎茶调散,它就是针对头晕头痛非常好的方剂。其次,需不需要食用茶或者如何食用茶,还需要结合体质的因素去考虑。茶性味分寒性和热性。如果体质偏寒,则选用热性茶。如果体质偏热,则选用凉性茶。如果是一味单纯的中药,不需要使用茶的时候,也不用刻意的去喝茶。如果平日有饮茶的习惯,和中药之间错开服用就可以。
排病反应有什么表现
排病可能会出现鼻涕多、痰多、多屁或排便多、排汗多、出现皮肤问题、食量增大、睡眠增多等症状。排病反应是病邪从深层向表层去排泄的过程中,它有很多途径排出身体,比如从上向下来讲,有时鼻炎的病人会表现出鼻涕很多;有的人痰很多;还有的人表现在多屁或排便多,这可能是体内沉积的宿便或者痰湿通过这样的途径排出;有的病人可能是排汗多;还有的人表现出在秋天容易出现皮肤问题,皮肤上长一些红斑、红疹、有瘙痒,甚至原有的皮肤创面会扩大,湿疹的面积会扩大或者是流水;另外还有些会有出现其他反应,可能是是食量变大,超过了正常的食量;有的人要闷头大睡。这样的反应都说明人体在动用正气,需要一个修复的过程,所以无论是食量增多还是睡眠增多,都是人体在自我调整自我修复的一个过程。
语音时长 02:44

2018-12-27

56919次收听

白鲜皮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白鲜皮具有抗菌、增加心肌张力、利尿通淋、消肿止痛、改善肝胆功能等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03:23
什么是寒性体质
寒性体质人群主要表现为怕冷或体冷,往往会伴有肌肉关节的疼痛、胃肠道的问题等。寒性体质的女性会有月经疼痛或者生育方面的问题,寒性体质的老年人会伴有关节问题。所以,寒性体质人群应注意保暖,避免寒邪入体,及时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