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是一种用于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微创手术,通过建立肝内门静脉与肝静脉之间的分流通道降低门静脉压力。手术方式主要有经颈静脉途径穿刺肝静脉、球囊扩张建立分流道、植入支架维持通畅三个核心步骤。
1、手术原理
该手术利用介入放射技术,在X线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插管至肝静脉,穿刺针穿过肝实质进入门静脉分支后,使用球囊导管扩张建立直径8-10毫米的肝内分流通道,最后置入金属支架保持通道长期通畅。这种人工分流可使门静脉血流部分绕过肝脏直接回流至体循环,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15-20毫米汞柱。
2、适应证
主要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以及顽固性腹水患者。具体包括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反复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胸腹水经利尿剂治疗无效、肝肾综合征等门脉高压并发症。对于Child-Pugh评分C级或终末期肝病患者需谨慎评估。
3、术前准备
术前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及影像学评估,重点通过增强CT或MR门脉成像明确血管解剖。术前3天停用抗凝药物,术前6小时禁食。需备血并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严重血小板减少患者需输注血小板纠正至50×10⁹/L以上。
4、手术风险
常见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血肿、支架移位或狭窄、肝性脑病加重等。严重并发症如门静脉或肝动脉损伤发生率约3-5%,需紧急处理。术后1年支架狭窄或闭塞概率达30-50%,需定期超声监测。术前肝功能Child-Pugh C级患者术后肝衰竭风险显著增高。
5、术后管理
术后24小时需监测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3-5天。出院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支架血栓,并限制蛋白质摄入量。术后1、3、6个月需复查 Doppler超声评估分流道通畅性,出现意识改变等肝性脑病症状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术后患者应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2克以内,优先选择鱼类、蛋清等易消化蛋白。适当进行步行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氨及肝功能指标,出现嗜睡、定向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时须立即就医。合并腹水患者需每日测量体重及腹围,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门静脉高压
- 2 门静脉高压严重吗
- 3 门静脉高压是怎样形成的
- 4 门静脉高压的药
- 5 门静脉高压的护理
- 6 门静脉高压的症状
- 7 什么叫做门静脉高压症
- 8 门静脉高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