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肝胆经在哪里

85779次浏览

肝胆经是中医经络系统中的两条重要经脉,包括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分别循行于下肢内侧和外侧。

足厥阴肝经起始于足大趾外侧的大敦穴,沿足背内侧向上,经过内踝前缘,沿小腿内侧上行至膝关节内侧,再沿大腿内侧进入阴部,环绕生殖器后上行至小腹,夹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后方上行至鼻咽部,连接目系后出于前额与督脉会于巅顶。肝经在体内有分支从肝分出,穿过膈肌向上注入肺中。足少阳胆经起始于目外眦的瞳子髎穴,向上到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沿颈部下行至肩上,左右交会于大椎穴后向前进入缺盆部。其直行者从缺盆下行至腋窝,沿胸侧部经过季胁下行至髋关节部,再沿大腿外侧下行至外踝前,沿足背外侧止于第四趾外侧端的足窍阴穴。胆经在体内有分支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外眦后方,另有分支从目外眦下走大迎穴,与手少阳三焦经会合于目眶下。

肝胆经循行路线与肝胆脏腑功能密切相关,肝经主疏泄和藏血功能,胆经主决断和中正功能。当肝胆经出现异常时,可能表现为胁肋胀痛、口苦咽干、头晕目眩、情绪抑郁或易怒等症状。日常可通过按摩太冲穴、阳陵泉等穴位,或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养生功法来疏通肝胆经气血。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情绪对肝胆经健康尤为重要,避免熬夜和过度饮酒等损害肝胆功能的行为。若出现明显肝胆经循行部位的疼痛或功能异常,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治。

相关推荐

肝湿的症状
肝胆湿热也会伴有明显的症状,首先会出现妇科疾病也会伴有明显胀痛现象,导致情绪异常,食欲逐渐减退,小腹部位疼痛,而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后期眼球也会逐渐的发黄,所以也必须要第一时间接受治疗,改善这一类的情况。
肝胆湿热中成药有哪些
肝胆湿热的原因有很多,想要采用中成药治疗的话,可以选择龙胆泻肝丸,功能有很多,比如可以帮助人体清肝胆,利于湿热的散发。常常都会用于肝胆湿热的这种情况。肝胆双清颗粒功能主要有:清热利胆、调理人体的气血。肝胆湿热的人还可以多喝一些黄花菜粥,这种粥的制作方式也非常简单。
龙胆泻肝丸是中药吗
龙胆泻肝丸是中药,由龙胆、柴胡、黄芩等多种中药材组成,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龙胆泻肝丸的主要成分包括龙胆、柴胡、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地黄、炙甘草等。这些中药材经过配伍,能够协同发挥作用,常用于治疗肝...
龙胆泻肝丸治什么病
龙胆泻肝丸主要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涩痛等症状。该中成药由龙胆、柴胡、黄芩等成分组成,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适用于肝胆湿热证、带状疱疹、急性胆囊炎等疾病。1、肝胆湿热证龙胆泻肝丸可缓...
体内湿气重怎么办
体内湿气重可通过调整饮食、适量运动、中医调理、药物治疗、改善环境等方式缓解。体内湿气重通常由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脾胃虚弱、外感湿邪、情志失调等原因引起。
肝胆湿热容易上火该怎么调理
肝胆湿热是指湿热蕴结于肝经和胆经,有了肝胆湿热经常出现的症状,像耳聋、耳鸣、两胁胀满、胀痛,人脾气容易急也就容易上火,出现了肝胆湿热并且上火的时候,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同时吃一些药物来倾泻肝胆之热,最常用的药物是龙胆泻肝。龙胆泻肝药物有龙胆泻肝丸还有一些颗粒,这个方子也是很古老的一个方子,对于治疗肝胆湿热造成的耳聋、耳鸣、偏头痛、头晕目眩、口苦咽干、两胁的胀满、胀痛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同时因为肝胆湿热导致了像血压高头疼也可以服用。而我们自己在吃药的同时要调整好自己的饮食,以清淡饮食为主,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因为辛辣油腻的食物最容易聚热、聚痰,终而成湿热。
语音时长 01:34

2021-07-09

85792次收听

肝胆湿热的症状
肝胆湿热在中医里面,也是一个常见的症状。肝胆湿热主要是因为肝胆的疏泄功能、行气功能的障碍,导致湿热的产生,并且在肝胆经循行之处,还有肝胆相关的组织器官形成一些湿热的阻碍,产生的一些病症。所以肝胆之气如果有所瘀滞,气化不行,水就化成湿,湿又跟热相结,这也跟平时的食物可能有关系。因为吃的肥甘厚味郁结的东西太多,脾胃自己消化运化不了,所以就把包袱就丢给肝胆,肝胆也疏发不了,结果就滞留在肝胆区的区域,这就形成很多辩证。比如肝胆的主筋骨的区域、筋的区域湿热留住,有些时候聚结成疮结,有些是小的瘤子,甚至有些在皮肤,形成黄疸。肝开窍于目,湿热上注于目,就会目赤肿痛,也会产生一些小结节,麦粒肿。另外,肝胆湿热导致头目困阻,有些时候就会产生头痛,头部困重的一种头痛,就是偏头痛。另外,肝胆的湿热在筋骨部分,有时候也会出现筋伤,导致筋的炎症黏连,不通畅、不舒畅,导致筋很硬。所以值得临床中我们需要鉴别,它跟脾胃的湿热,单纯的一种瘀阻有所不同,但是在于疏泄这块,有时候会容易出现情绪暴躁,两腋的疼痛,这些治疗就要从肝胆的疏泄功能入手,要行气、疏利肝胆来进行调节,要用一些肝胆经的用药,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语音时长 02:30

2020-04-22

57150次收听

03:16
肝胆湿热的症状有哪些
肝胆湿热主要是因为肝胆的疏泄功能、行气功能障碍,导致湿热的产生,并且在肝胆经,循行之处,肝胆相关的组织器官形成湿热的阻碍,产生一些病症。所以肝胆湿热跟平时的食物有关。因为肥甘厚腻郁结的东西太多,脾胃消化不了,结果就滞留在肝胆区的区域,这就形成很多辩证。主要的症状有:一、肝胆主筋骨的区域,聚结成疮结,或小的肿瘤,皮肤形成黄疸。二、肝开窍于目,湿热上注于目,就会目赤肿痛,也会产生一些小结节,麦粒肿。三、肝胆湿热导致头目困阻,有些时候就会产生头痛,头部困重的一种头痛,就是偏头痛。四、肝胆的湿热在筋骨部分,会出现筋伤,导致筋的炎症、黏连、不舒畅、筋很硬。治疗要从肝胆的疏泄功能入手,要行气、疏利肝胆来进行调节,要用一些肝胆经的用药,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嘴苦舌苔厚原因
嘴苦、舌苔厚,大部分都是跟肝胆的脏腑活动比较相关一些。因为我们是中医少阳。这里有一个口苦、咽干几大主症。如果我们口苦、舌苔厚,往往是少阳,胆火或者说肝胆气机不利引起的湿热停滞引起的。所以我们口苦、舌苔厚往往要疏肝益胆。调畅了,肝脏的气机然后再加上一些清热祛湿的这种方法。如果胆火上扰,间有不光是口苦,还有口干或者是斜肋疼痛,甚至是这种眼睛发红的症状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不光是疏肝,还是清热、泻火。如果有一个这种斜肋疼痛、这种斜肋不舒或者口干、口苦的时候,我们一定疏肝健脾,甚至祛湿的这么一个方法来解决口苦、舌苔厚。
语音时长 01:27

2019-12-18

52975次收听

02:06
嘴苦舌苔厚是什么原因
嘴苦、舌苔厚大部分都是跟肝胆的活动相关一些。这是中医少阳,有口苦、咽干几大主症。如果口苦、舌苔厚,往往是胆火或者说肝胆气机不利引起的湿热停滞引起的。所以口苦、舌苔厚往往要疏肝益胆,再加上一些清热祛湿的方法。如果胆火上扰,间有口苦、口干、斜肋疼痛,甚至是眼睛发红的症状。此时不光是要疏肝,还要清热、泻火。如果有斜肋疼痛、斜肋不舒或者口干、口苦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疏肝益胆以及祛湿的方法来解决口苦、舌苔厚的这些症状。
肝胆湿热有哪些症状
肝胆湿热的症状主要有腹部胀痛灼热、恶心呕吐、口苦、眼睛发红、小便短赤、大便异常等。从舌苔上看,舌红、舌苔黄腻,再综合脉象上的表现,都是肝胆湿热的症状表现。临床上,为了避免与其它症状交叉混淆,需由专业的医生具体诊治分析。
语音时长 01:32

2018-06-13

64228次收听

肝胆湿热患者应该吃什么药
肝胆湿热的治疗要根据具体情况辩证用药,中医中治疗肝胆湿热主要的方药是龙胆泻肝汤加减,如果热重于湿,就需要选择清热泻火药,配合清散的药物清理湿热;如果湿重于热,需要选择祛湿为主的药物进行加减,建议到正规中医医院咨询医生,辨证论治。
语音时长 02:17

2018-06-13

61058次收听

03:42
什么是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是由于脾胃运化失常造成湿浊内生,郁久化热,形成于肝胆造成的症候。一般由三方面引起:第一、受到外部的湿热邪气,如湿热较重的秋天;第二、过于嗜食辛辣饮食、肥甘厚味等;第三、自身脾胃运化功能失常造成的,常见于饮食不规律、工作压力大的青年人。
02:52
肝胆湿热吃什么药
肝胆湿热的治疗要根据具体情况辩证用药,中医中治疗肝胆湿热主要的方药是龙胆泻肝汤加减,如果热重于湿,就需要选择清热泻火药,配合清散的药物清理湿热;如果湿重于热,需要选择祛湿为主的药物进行加减,建议到正规中医医院咨询医生,辨证论治。
02:07
肝胆湿热的症状有哪些
肝胆湿热的症状主要有腹部胀痛灼热、恶心呕吐、口苦、眼睛发红、小便短赤、大便异常等。从舌苔上看,舌红、舌苔黄腻,再综合脉象上的表现,都是肝胆湿热的症状表现。临床上,为了避免与其它症状交叉混淆,需由专业的医生具体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