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湿热的症状主要有口苦咽干、胁肋胀痛、黄疸、小便黄赤等。肝胆湿热是中医常见证候,多由湿热蕴结肝胆所致,可能伴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肝胆湿热导致胆汁上逆,患者常觉口中发苦,咽喉干燥不适,晨起尤为明显。可遵医嘱服用龙胆泻肝丸、茵栀黄颗粒、柴胡疏肝散等中成药调理。
湿热阻滞肝胆经络,表现为右侧胁肋部胀满疼痛,情绪波动时加重。治疗需清热利湿,常用药物有逍遥丸、金铃子散、栀子金花丸等。
湿热熏蒸肝胆致使胆汁外溢,可见皮肤黏膜黄染,巩膜黄染尤为显著。需及时就医,可能需用茵陈蒿汤、苦黄注射液等药物治疗。
湿热下注膀胱导致小便颜色深黄或赤短,排尿时有灼热感。可选用八正散、三金片、清热通淋胶囊等药物配合治疗。
日常应避免油腻辛辣食物,保持情绪舒畅,出现持续黄疸或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