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子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支子一般是指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热病心烦、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等症状。栀子含有栀子苷、藏红花素等活性成分,其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炎、抗氧化、保肝利胆等。
1、泻火除烦
栀子性寒味苦,归心经与三焦经,能清泻三焦火邪。对于热病导致的心烦不安、躁扰不宁有显著缓解作用,常与淡豆豉配伍使用。现代研究表明栀子苷可通过调节γ-氨基丁酸受体发挥镇静效果,改善焦虑失眠症状。脾胃虚寒者慎用。
2、清热利湿
栀子能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对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型肝炎有辅助治疗作用。临床常与茵陈、大黄组成茵陈蒿汤,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使用期间需监测肝功能,避免与肝毒性药物联用。
3、凉血解毒
栀子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缩短凝血时间,适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鼻衄、咯血等症状。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外敷可缓解疮疡肿毒。孕妇及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
4、抗炎保肝
栀子中的藏红花素能抑制NF-κB炎症通路,减轻肝细胞损伤。动物实验显示其可降低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程度,临床可用于酒精性肝病的辅助治疗。长期使用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5、调节代谢
栀子苷具有类似胰岛素增敏剂的作用,能改善糖耐量异常。研究显示其可降低糖尿病模型动物的血糖和血脂水平,但对已使用降糖药的患者需警惕低血糖风险。建议在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
栀子可煎汤内服或研末外敷,常规用量6-10克。虚寒体质者应配伍生姜、大枣等温中药物。使用期间忌食辛辣油腻,出现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避免与西药降糖药、抗凝药等联用。日常可配伍菊花、甘草代茶饮,但连续服用不宜超过2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