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维生素b12叶酸引起的贫血是
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引起的贫血属于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因DNA合成障碍导致红细胞发育异常。常见诱因包括摄入不足、吸收障碍、需求增加等。
1、营养摄入不足
长期素食或饮食结构单一可能导致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鱼类、蛋类中,叶酸在绿叶蔬菜、豆类中含量丰富。改善饮食结构有助于预防此类贫血。
2、吸收功能障碍
胃部手术、萎缩性胃炎可能影响内因子分泌,导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克罗恩病、乳糜泻等肠道疾病会干扰叶酸吸收。这类情况需通过注射维生素B12或高剂量叶酸补充剂治疗。
3、妊娠期需求增加
孕妇对叶酸的需求量比常人高,若未及时补充可能引发贫血。妊娠期建议每日补充叶酸片,同时增加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的摄入。
4、药物干扰代谢
长期使用二甲双胍可能降低维生素B12吸收率,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会加速叶酸分解。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营养素。
5、遗传代谢异常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会影响叶酸代谢,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此类患者需终身补充活性叶酸,并定期检测血液指标。
预防巨幼细胞性贫血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食用动物肝脏、深海鱼、菠菜等富含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长期服用特定药物或存在消化系统疾病者应定期检测血常规和血清维生素水平。出现乏力、心悸等贫血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补充大剂量营养素。孕妇、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性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