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与疱疹的区别
毛囊炎与疱疹是两种不同的皮肤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表现及治疗方法。毛囊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红肿疼痛的毛囊性丘疹;疱疹则由病毒感染导致,特征为簇集性水疱伴神经痛。
毛囊炎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多因皮肤清洁不足、多汗或刮剃毛发导致毛囊损伤引发。皮损表现为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丘疹或脓疱,可伴随压痛,好发于头皮、面部、腋下等部位。治疗以局部抗菌为主,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严重时需口服头孢呋辛酯片。
疱疹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具有传染性。典型症状为皮肤黏膜交界处成簇透明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常伴灼热感或神经痛。带状疱疹可沿神经走向分布,病程约2-4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胶囊是主要治疗手段,配合喷昔洛韦乳膏外用。
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皮损。毛囊炎患者应选择宽松衣物减少摩擦,疱疹患者需注意隔离防止传染。两者均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保证充足睡眠以增强免疫力。若皮损范围扩大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挤压或挑破水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