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63885次浏览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腰痛、下肢放射痛、肢体麻木、肌肉无力、马尾综合征等。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由椎间盘退变、外伤、长期劳损等因素引起,表现为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

1、腰痛

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下腰部持续性钝痛或酸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疼痛可能向臀部或大腿后侧放射,咳嗽、打喷嚏或用力排便时疼痛加剧。腰痛通常与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神经根有关。轻度腰痛可通过卧床休息、热敷缓解,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

2、下肢放射痛

下肢放射痛多表现为单侧下肢沿坐骨神经走行区域的刺痛或灼烧感,从臀部向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症状与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有关,常见于L4-L5、L5-S1节段突出。患者可能出现夜间痛醒、行走困难,需避免久坐久站,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

3、肢体麻木

肢体麻木多出现在小腿外侧、足背或足底,表现为皮肤感觉减退或蚁走感。麻木范围与受压神经根支配区域一致,如L5神经根受压可出现足背麻木,S1神经根受压则表现为足底麻木。长期麻木可能提示神经损伤,需结合肌电图检查,可尝试牵引治疗配合使用腺苷钴胺片。

4、肌肉无力

肌肉无力常见于足背屈、足趾背伸或踝关节跖屈力量减弱,严重时可出现足下垂。L5神经根受压导致胫前肌无力表现为跨阈步态,S1神经根受累则出现腓肠肌萎缩。肌力下降需及早干预,除药物治疗外应进行直腿抬高训练等康复锻炼,避免肌肉萎缩。

5、马尾综合征

马尾综合征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严重表现,包括会阴部麻木、大小便失禁、双下肢瘫痪等。多因巨大椎间盘突出压迫马尾神经,属于急症需立即手术减压。患者可能出现鞍区感觉障碍、尿潴留,需紧急行椎间盘切除术,术后配合甲钴胺注射液营养神经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避免久坐、弯腰搬重物等动作,睡硬板床减轻椎间盘压力。急性期需严格卧床1-2周,缓解期可进行游泳、小燕飞等锻炼增强腰背肌力量。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控制体重减少腰椎负荷。若出现进行性肌力下降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须立即就医评估手术指征。日常可使用腰围保护但不宜长期佩戴,防止肌肉萎缩。

相关推荐

01:43
腰间盘突出做飞燕反而更疼了
腰间盘突出一般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做飞燕反而更疼了,可能是姿势不正确、日常护理不到位、病情加重、病症不对应、治疗方式错误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1.姿势不正确:此运动是通过腰背肌的功能锻炼,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症状,若无专业指导,容易形成错误姿势,从而加重疼痛的症状。2.日常护理不到位:若除了在使用此方式进行锻炼,平时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或者长期做伏案工作,仍然会导致疼痛更加严重。3.病情加重:如果病情受到外伤,病情特别严重,此运动则不适合自行在家锻炼,建议身体出现异常症状的患者及时前往医院检查。4.病症不对应:飞燕锻炼适合轻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若患者不了解自身病情严重程度,可及时前往医院检查,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5.治疗方式错误:可能患者的病情需按照药物或者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此时做飞燕可能会加重病情。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应及时前往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02:10
腰椎间盘突出会导致瘫痪吗
最常见的腰椎3、4,腰间盘突出4、5和腰5骶1,大部分是周围神经导致麻痹、疼痛,最后肌肉萎缩,不至于到瘫痪。挤压破脊髓的时候有可能导致瘫痪。可能是肌力太弱、抬不起腿,导致瘫痪周围神经肌力下降或肌肉麻痹。最重情况下腰间盘突出,有压迫腓总神经的支配组成部分,导致腓骨长短肌,可能导致脚抬不行,足背出问题,但是到瘫痪的情况一般不会,除非压的时间太长,导致局部肌肉出问题。胫前肌不好、局部瘫。早期有疼麻,一般不会导致瘫痪,但是出现肌力降低或麻的情况下及时就诊。
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能吃什么
腰椎间盘突出可能和日常的生活习惯有关,一旦在患有此种疾病后,日常饮食需要注意,为了不影响到病情恢复,建议不要吃寒性食物、油腻性食物、酸性食物,如果胡乱的吃一些食物,就会影响到病情的恢复。
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注意事项
在按摩治疗腰突过程中,需了解禁忌人群,合并有骨折、骨髓炎、高位腰突、中央型腰突等情况的患者,需禁止按摩。另外,在按摩过程中,要注意配合医师。平时要做好腰部保暖,避免负重,也不要盲目追求扳法按摩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什么原因引起的
腰间盘突出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腰椎盘突出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降低,并可因失水而导致脊柱关节失稳,关节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椎间盘在成年之后,由于缺乏血运,血液循环差,修复能力也差。在上述因素的作用基础之上,某种诱发因素导致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突然升高,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的突出。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程度,从而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所以一旦确诊腰椎盘突出症,一定要及时治疗,避免一些诱因以及程度加重。
语音时长 01:07

2020-03-17

56015次收听

哪些情况不能进行腰椎牵引
不能进行腰椎牵引治疗的情况比较多,如果患者超过65岁或者是绝经后女性患者,就需要避免进行牵引治疗。同时腰椎部位骨质有损伤以及之前接受过腰椎外科手术的人群,也不宜接受牵引。另外,有炎症感染、心肺疾病一类病症的患者也属于禁忌人群。
腰椎间盘突出症都可以打针治疗吗
腰椎间盘突出注射治疗是通过穿刺,向椎间盘内或者硬膜外注射化学溶解酶,溶解部分椎间盘组织,降低椎管内压力,以解除神经压迫,缓解症状。注射化学溶解酶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滑脱、骨性腰椎管狭窄、腰椎不稳的患者,而腰椎间盘突出程度较重,不适合注射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是椎间盘本身有发育上的缺陷,椎间盘缺乏血液的供给,修复能力较弱;外因则有损伤、劳累、受寒着凉,以及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由于负重和脊柱运动,椎间盘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挤压、牵拉和扭转,而发生萎缩、弹性减弱等退行性变化。
腰间盘突出怎样锻炼
腰间盘突出锻炼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腰背肌的锻炼,比如平板支撑、游泳、慢跑等这些锻炼都可以。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不是就像半残人士一样不能活动。一般来说,在急性发作的时候,患者适当的卧床休息,并通过一些药物进行治疗。患者用药休息以后,通过保守治疗方法,症状缓解后可以适当的活动。腰椎负荷最大的情况是久坐或者坐着弯腰或弯腰搬重物,所以像搬哑铃这些锻炼最好不做。
语音时长 01:09

2018-09-29

54483次收听

腰椎间盘突出是指什么
腰椎间盘突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有不同程度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语音时长 01:06

2018-09-07

64347次收听

哪些人群容易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常见病、多发病、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中,本病多发于25-50岁的男性人群,以劳动强度较大的行业多见,此外,长期处于坐位工作的人员亦有相当大的比例患病。长期工作或居住于潮湿及寒冷环境中,比较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
语音时长 01:43

2018-09-07

58858次收听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如何保持正确坐姿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首先应避免坐矮凳或沙发。正确的坐姿应该是上身挺直、下颌微收、双下肢并拢,以使腰部处于相对松弛状态,减少劳损的机会。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时,应在上述姿势的基础上,尽量将腰背紧贴并倚靠椅背,使腰骶部的肌肉不致疲劳。
语音时长 00:53

2018-09-07

54943次收听

01:49
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神经怎么康复
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来说,如果出现神经根压迫的症状,在疾病急性期的时候,由于患者会出现神经根水肿、炎症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就应该进行一些消炎、减轻水肿的治疗,包括进行输液、服用消炎止疼药物的治疗,也可以进行理疗,可以进行高频的治疗,包括有神经损伤治疗仪,其实都是适合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一些方法。但是,应该注意避免进行牵引、康复训练等。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的时候,针对患者出现的症状,可以进行针灸、理疗、拔罐或者是推拿的手法,进行治疗,包括进行核心肌群的训练等。通过这种治疗方式,对于患者腰椎的稳定性,能够达到很好的控制,也能够相应地减轻患者神经根的一些症状出现。
02:25
腰椎间盘突出症怎么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的基础上,积累伤所导致,因此,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预防的重点在于减少积累伤。患者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也要注意在睡眠的时候,床不宜太软。对于需要长期进行伏案工作的人群来说,需要注意桌、椅的高度,要注意定期改变姿势。如果需要弯腰取物,最好是可以采用屈髋以及屈膝下蹲的方式,以减少对于自身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情况。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需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是需要注意避免风寒湿邪,一定要注意保暖。另外,也要注意改正长期的一些不良的姿势,不良的生活习惯,不正确的坐姿、站姿、睡姿等。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在搬东西,还是在拎东西的时候,都需要注意,一定要注意避免弯腰等动作。
01:5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有哪些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当中要非常重视腰部肌肉锻炼,可以促进恢复,预防复发。推荐的运动是踮脚跟运动,身体立正站好,上肢自然下垂,两脚后跟同时离地,坚持15秒放下,休息几秒钟,再抬起。每20次一组,每天5组,坚持练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