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活检怎么做的
肺癌活检主要通过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手术切除活检等方式进行,具体方式需根据肿瘤位置、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选择。
1、支气管镜活检
支气管镜活检适用于中央型肺癌或靠近大气道的病变。医生将带有摄像头的细长软管经口鼻插入气道,通过活检钳获取可疑组织样本。操作前需局部麻醉,过程中患者可能感到轻微呛咳或憋闷。该方式创伤较小,但可能因病灶位置导致取材受限。术后可能出现短暂痰中带血,需观察2-4小时。
2、经皮肺穿刺活检
经皮肺穿刺活检多用于周围型肺癌,在CT或超声引导下用细针穿过胸壁直达肺部病灶。术前需定位标记,局部麻醉后穿刺取材。该方法对1-3厘米的结节具有较高检出率,但存在气胸、出血等风险。术后需卧床6-8小时,通过影像学检查排除并发症。
3、手术切除活检
手术切除活检常在胸腔镜下进行,适用于诊断困难或计划直接切除的病例。通过胸壁小切口置入器械,完整切除部分肺组织送检。该方式能获取充足样本,但需全身麻醉,恢复期较长。术后需留置胸腔引流管1-3天,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4、纵隔镜活检
纵隔镜活检用于评估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在胸骨上切迹作切口,插入内镜探查纵隔区域,钳取淋巴结组织。该操作需全身麻醉,能明确肺癌分期,但可能损伤喉返神经。术后需监测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神经损伤表现。
5、液体活检
液体活检通过分析血液中循环肿瘤DNA等标志物进行无创检测,适用于无法耐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虽然避免了穿刺风险,但敏感度较组织活检低,阴性结果仍需进一步检查。该技术多用于监测治疗反应或复发评估。
肺癌活检前需完善凝血功能、心肺功能评估,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1-2周。不同活检方式各有优劣,临床医生会根据病灶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获取病理诊断后,应及时与主治医生讨论后续治疗方案,同时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活动以促进恢复。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