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发布时间:2018-12-13156500次浏览

患有糖尿病后,一般会表现为七大症状:1.早期皮肤可能有溃疡,并且会出现外阴炎症;2.可能合并胆囊坏疽、胆石症甚至胆囊穿孔;3.尿液增多以及尿频;4.合并出现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5.常感觉乏力、心悸、低血糖;6.经常口干口苦、牙龈肿痛,还有口腔黏膜瘀斑;7.眼睑处还会长有黄斑瘤。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一般情况下需要终身服药治疗。而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饮食结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人群也日趋年轻化,所以早期的预防显得额外重要,这样才能及时控制,避免并发症的发作,那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一、糖尿病早期症状

1.皮肤

糖尿病患者病情在早期的时候,皮肤就会有一定的表现,一般主要表现为下肢体的足部出现溃疡,并且久治不愈;其次外阴也会出现感染,合并出现外阴炎症,男性也会出现龟头炎;如果皮肤遇到擦伤和抓伤,也不容易痊愈。

2.胆道感染

胆囊炎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也很高,严重的还可能有胆石症。如果不及时控制,还会出现胆囊坏疽甚至穿孔。

3.尿液

早期糖尿病患者一般都会有尿频情况,特别是男性患者。

4.血管

糖尿病一般都会合并心血管疾病,所以高血压和冠心病都是糖尿病早期表现,此外还有部分病人有动脉硬化出现。

5.体力

糖尿病人常感觉体乏无力,并且经常饥饿,甚至还会出现心悸的情况;同时也会表现低血糖,症状严重时身体不自觉的颤抖。

6.口腔

糖尿病一个比较明显的症状就是口干口渴,无论喝水再多,也会感觉舌燥;同时牙龈也会出现疼痛,口腔也可能出现灼热感;部分患者口腔黏膜还有水肿和瘀斑。

7.眼睑

糖尿病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黄斑瘤,多出现于眼睑处,为黄色的且扁平的新生物。

二、糖尿病患者饮食

糖尿病患者应该多摄入膳食纤维,并且保证每天不低于40g,多吃一些绿色蔬菜,以及含糖量比较低的水果,做菜的时候也要少放油烟,还可以多吃豆类食物。

相关推荐

01:05
嘴唇发干需不需要治疗
一般情况下,嘴唇发干需不需要治疗,取决于引发嘴唇发干的原因。如果是缺水引起的,通常不需要治疗,如果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嘴唇发干,通常需要治疗。若患者存在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避免耽误病情。具体分析如下:1.不需要:如果天气较为干燥,患者的饮水量较少,进而可能导致嘴唇缺水干燥,通常属于正常现象,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日常适度饮水即可。2.需要:引发嘴唇发干的情况较多,如果患者摄入水分充足,通常不是缺水引发的嘴唇发干。唇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疾病会导致嘴唇干。这种情况下,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检查具体原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患者需要注意自身护理,观察症状变化,及时咨询医生。
03:04
餐后血糖18.8严重吗
餐后血糖,正常范围是3.9~7.8mmol/L之间,诊断糖尿病是大于等于11.1mmol/L,在7.8~11.1mmol/L之间称为糖耐量异常。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是18.8mmol/L,明显高于11.1mmol/L,是非常高的血糖的状态,需要患者及时的到医院去就诊、检查,以明确诊断。长期高血糖,容易出现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的会甚至出现昏迷。慢性的,有的病人会出现大血管病变,即冠心病、脑梗塞等。长期血糖的升高,容易导致微血管病变,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
02:49
降血糖吃什么药
降血糖吃药,目前从我们国内的治疗来说,降糖西药有八大类,不同种类之间可以联合应用,其中包括首先是双胍类、二甲双胍。其次,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的药物。第三是TZDs,即胰岛素增敏剂,还有胰岛素的促泌剂,包括磺脲类和非磺脲类的药物。还有就是新的,比如DPP-4抑制剂、二肽基酶的抑制剂。还有就是SGLT-2的抑制,糖从肾脏回吸收的这些药物。注射包括有胰岛素,还有就是肠促胰岛素的分泌剂、GLPY等的药物。西药包括八大类的药,还有中药,中药也有辅助的降糖作用。
03:08
糖耐2小时比1小时高怎么回事
糖耐量实验两小时比一小时的高,实际上是通常所见到的2型糖尿病的检查的结果,是由于患者的胰腺功能的下降,高峰的后移。对于2型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胰岛素的不足,会出现血糖的持续升高,甚至高峰后移到两到三个小时。这种情况会导致血糖的波动比较大,是出现这些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最主要的原因。所以,一旦发现血糖的异常以后,需要及时的到医院去就诊、检查,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对症的治疗,使血糖波动减少,争取回到正常的范围。
糖尿病患者应如何选择降糖的药物
目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降糖药有很多种,糖尿病患者具体应该应用哪种降糖药是决定治疗效果的关键。选择降糖药需要根据糖尿病类型、高血糖类型、患者体形、年龄、有无其他疾病等因素具体分析。
糖尿病筛查怎么做
糖尿病筛查主要是抽血筛查,如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有时仅通过一次抽血可能会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大多数人会选择空腹血糖或空腹指尖血进行筛查。当看到空腹血糖低于正常值时,就会排除糖尿病的诊断,事实上在糖尿病早期,空腹血糖通常是正常的,餐后血糖会升高,这个要注意。
糖尿病病因有哪些
导致糖尿病的原因很多,非常有可能是遗传因素,也有可能是外界因素导致,就是人体的胰岛细胞功能障碍造成的疾病,对人们的影响很大,日常需要养成好的习惯,这样对病情的控制有好处。
控制血糖的最好办法
控制糖尿病最好的办法是综合性治疗,医学上称之为五驾马车,包括饮食控制、加强运动、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以及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要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比如年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劳动强度等,制定每日合适的热卡摄入量,再换算成具体食物适当分配到三餐。总体原则是低盐低糖低脂,戒烟限酒,避免垃圾食品,每顿七八成饱。加强运动,要每日保证一定的(约20-30分钟)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车、慢跑、打羽毛球等,记住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药物治疗,根据具体血糖升高的程度和身体状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健康宣教。血糖监测,包括医院的监测和家庭监测,用以指导降糖方案的调整。
语音时长 01:21

2020-03-16

58788次收听

糖尿病能吃咖喱吗
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的食用咖喱,但每天的食用量最好不超过15克,食用咖喱时,要合理的搭配饮食,切不可与牛羊肉一同食用。咖喱中含有的姜黄素能有效的帮助早期糖尿病患者控糖,并预防二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的预防方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比较常见的比较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甚至最后面临截肢无法生活自理。现在根据统计,有大概四分之一的糖尿病足患者最终还是需要截肢,患者往往是因为本身很小的创面没有及时处理,伤口逐渐造成溃疡,迁延不愈的感染、逐渐溃烂,甚至出现肌肉坏死。所以说糖尿病足患者的健康教育,是预防糖尿病足的最关键因素。平时包括哪些呢?首先就是要控制好血糖,这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其次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比如说洗脚不要用太烫的水,要选择合适的鞋子,特别是及时的清除鞋子里的异物避免出现创伤和感染。再次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定期的查体也是非常重要的,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有关糖尿病足并发症的筛查,检查足背动脉及行下肢动脉彩超检查。
语音时长 00:31

2020-01-09

60012次收听

糖尿病人不能吃什么
根据食品进入人体30分钟后造成血糖升高的程度可分为三类,用生糖指数(GI)表示,葡萄糖的GI为100,GI小于55的为低糖生产指数食品,55-70为中等糖生成指数食品,GI大于70为高糖生成指数食品。糖尿病人可以选择GI小于55的食物。严格来说并没有绝对禁忌的食物,前提是在控制一天摄入的总热量,同时又要保证蛋白质、脂肪的摄入,做到合理膳食、营养均衡。糖尿病对糖的代谢障碍,多食易饥,所以一般而言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量高或者糖生成指数比较高的食物,比如比较甜的水果如红苹果、哈密瓜等,要控制米、面等食物的摄入量,可多吃一些含膳食纤维比较高的食物如米谷类食物、蔬菜类食物,金针菜、韭菜、冬笋、山芋、山药等。这些食物不仅能补充能量,还能延缓食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
语音时长 01:44

2019-12-18

63989次收听

糖尿病脚麻最有效的药
糖尿病是一个代谢性的疾病,它主要是一个综合的治疗,没有明确的一个最好的药或者最有效的药,它主要是因为长期的一个代谢紊乱,长期的高血糖,高血脂引起对身体的一个血管、神经以及肾脏的全身或者是眼睛等等的一个损害。那么长期的高血糖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或者神经脱水性的改变,可以导致一个脚麻的发生,就是需要积极的治疗改善在血糖的一个失常,以免加重病情。那么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要调节饮食,禁食含糖量高的食物,低盐低脂饮食,按时检测血压血糖,积极降压降糖,使血糖长期得到一个控制,另外可以用改善循环的药物,比如羟苯磺酸钙改善微循环,还可以用甲钴胺营养神经,来缓解症状,可以适当的加强运动,进行体育锻炼。另外还可以用一些理疗的方法结合中医治疗达到良好的控制,改善症状。
语音时长 01:44

2019-12-09

63730次收听

糖尿病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当发现自身患有糖尿病后,一定要找专科大夫进行专业评估。第二、面对糖尿病,患者此时不要自暴自弃,应以认真的态度来看待疾病。第三、在病情日常管理上,需要糖尿病人及家属积极配合。第四、不要偏信所谓的偏方。
语音时长 01:56

2018-09-30

53967次收听

02:00
糖尿病诊断标准
体检大部分都是测空腹血糖,对于餐后血糖很少关注。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包括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或临床上有糖尿病的症状,随机血糖大于11.1mmol/L。由此可以看出,诊断糖尿病除了空腹血糖之外,还有餐后血糖和随机血糖的测定。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如果只测空腹血糖很可能会造成50%的糖尿病患者和70%的糖耐量患者漏诊。有研究表明,餐后血糖升高往往要比空腹血糖早3到5年,所以在重视空腹血糖筛查时,还要注重餐后血糖的测定。尤其对于一些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比如肥胖、体力活动较少、有糖尿病家族史、有妊娠期糖尿病的人群,不要只测空腹血糖,还要测餐后血糖。
糖尿病人也不能大量吃南瓜
糖尿病人要限制糖的摄入,许多书上说南瓜是好东西,许多糖尿病人就大量吃南瓜,蒸南瓜、煮南瓜、烧南瓜、炒南瓜,似乎把南瓜当成降糖药,这样正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