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膻中穴

118488次浏览

膻中穴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位于胸部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处,常用于缓解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

1、穴位定位

膻中穴在体表定位为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男性可直接取两乳头连线中点,女性因乳房形态差异需平第四肋间隙定位。该穴深层对应胸骨体,浅层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胸大肌,针刺时需注意避开胸骨。

2、主治功能

膻中穴具有宽胸理气、止咳平喘、通络止痛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律失常,以及产后缺乳、乳腺增生等乳腺疾病。配合内关穴可增强宁心安神效果。

3、刺激方法

可采用指压法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揉按3-5分钟,或艾条悬灸10-15分钟。针刺需专业医师操作,平刺0.3-0.5寸,得气后留针15-20分钟。穴位贴敷可选择麝香壮骨膏等活血化瘀类贴剂,每次贴敷不超过8小时。

4、配伍应用

治疗胸闷气滞常配内关穴、太渊穴;改善产后缺乳多配合少泽穴、乳根穴;调理情志抑郁可联合太冲穴、神门穴。现代研究显示刺激该穴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

5、注意事项

胸骨骨折、严重骨质疏松患者禁用针刺;孕妇慎用强刺激手法;局部皮肤破损时禁止艾灸。自行按摩应控制力度,出现心慌、出汗等不适需立即停止。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系统治疗。

日常保健可用掌心轻揉膻中穴,配合深呼吸练习,每次5-10分钟。保持情绪舒畅,避免过度劳累,胸闷发作时可含服速效救心丸4-6粒应急。长期胸痛或心悸症状持续者应及时进行心电图、胸部CT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相关推荐

01:55
疏通奶管的按摩手法
疏通奶管的按摩手法,主要是对乳腺导管的按摩和乳晕的按摩。另外也可以对乳头进行按摩,乳腺导管的按摩是在疏通奶管的时候,可以对乳腺管局部进行按摩,一般用食指和拇指指腹以及中指的指腹,顺着乳腺管的走向进行按摩。一般来讲可通过腋下,把手抬起来,腋下按揉,然后往乳头去推,能够达到一定的疏通的效果。第二就是在乳晕周边做三百六十度的旋转按揉,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乳汁的排出,最后就像接力一样,到乳头的按摩,在乳头按摩的时候,可以用拇指和食指和中指,从乳晕部分向乳头进行挤压,从周边往中间挤压,促进乳腺往外的排出,把里边的乳汁从乳头排出之后,有利于改善乳汁堆积的症状。所以手法都是相当于是接力一样,从腋下然后乳腺导管然后到乳房、乳晕、乳头,形成连续的手法,能够整体的改善奶管的疏通。
中府穴
中府穴的位置中府穴位于我们的上胸部,在乳头于正中线旁开六寸的第一肋间隙。中府穴如何取穴首先找到乳头,往上数三个肋间隙,再往外胳膊方向量两寸,就是中府穴。中府穴的功效可以治疗胸闷,咳嗽,喘憋等症,还可以治疗局部症状,如肩胛内侧的疼痛,肩周炎等。中府穴最合适的理疗方法中府穴的理疗,可以选择针刺,按摩和艾灸。针刺时,消毒之后,用一寸到一寸半的毫针进行平刺。按摩时,采用揉法或点按的方式。艾灸时,艾条离皮肤5-10公分,时长5-10分钟。中府穴理疗的频率和最佳时间症状重时一日一次,症状缓解后每周1-2次。中府穴的禁忌禁忌直刺。按摩的时候,禁忌暴力按摩。
语音时长 02:52

2022-02-17

90621次收听

神阙穴
神阙穴的位置神阙穴的位置也就是在肚脐,处于肚脐中央。神阙穴如何取穴神阙穴取穴技巧是在肚脐正中取穴即可。神阙穴的功效神阙穴有很强的补益气血的功能,可以用于急症,脱症,还可以治疗很多肠腹疾病,如腹痛,肠鸣,泄泻,腹中胀满,以及溃疡性结肠炎导致的长久的便脓血等。神阙穴最适合的理疗方法神阙穴可以艾灸,有艾炷灸,隔盐灸,隔姜灸,温针灸,也可以用贴敷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神阙穴是不针而可灸的,如果消毒很完全,也可以用脐针的方法,一般用半寸的针,扎在脐腹的壁上。神阙穴可以用艾灸的方式。点燃艾条后在神阙穴附近进行回旋灸或者温和灸,艾条距离皮肤距离大概5到10公分,时间以5到10分钟为宜,灸到局部皮肤发红,热力渗透为度。也可以使用隔姜灸,切一片两到三毫米后的生姜片,用针在生姜上穿一些孔,然后将生姜片放在脐窝上,再把制作好的艾绒放到姜片上,点燃艾绒进行艾灸。隔盐灸,就是将常用的食盐,填满脐窝,再将艾柱放在脐窝上,点燃艾柱后进行施灸。神阙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如果使用的是艾条,建议每天灸10到15分钟,一到两天一次,也可以根据病人虚寒症的程度设定频次。如果用隔姜灸或隔盐灸,通常只适用于虚寒症,如果是脱症,则可用艾灸作为救急。神阙穴的禁忌在没有进行严格消毒的情况下,神阙穴是禁止针灸的,如果消毒严格,则可以用脐针的方法进行治疗。另外,禁止孕妇和新生儿,在神阙穴进行针或灸。
语音时长 05:18

2022-02-17

97024次收听

03:04
天宗穴
天宗穴位置位于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在冈下窝中央冈下肌中,是手太阳小肠经常用的腧穴之一。天宗穴如何取穴取到背部,我们摸到肩胛冈,再摸到肩胛下角,取1/3,天宗穴是在上1/3的位置上,这就是天宗穴天宗穴的功效它有很好的舒筋活血,缓急止痛的作用,同时,天宗穴可以宽中理气,天宗穴对于胸闷咳喘,胸胀这样的一些病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它可以有效的缓解咳嗽,以及喘憋这样的症候,另外天宗穴,有很好的局部的治疗作用,像颈椎病,以及肩周炎引发的肩背的疼痛。天宗穴最适合的理疗方法天宗穴可以采用针刺治疗,可以采用推拿治疗,也可以采用刮痧治疗和艾灸治疗,也可以采用拔罐的方法,我们可以采用针刺的方法。天宗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要看病症的情况,如果病症重,症状很重,疼痛很重,建议每日治疗一次,如果疼痛变轻了,症状改善了,建议一周治疗2-3次为宜。天宗穴的禁忌它的刺激量比较大,如果是体质特别虚弱的病人,禁忌使用重手法。
02:02
针灸后多长时间能按摩
针灸和按摩都是中医的外治方法,针灸以后多长时间能按摩,从针灸角度来说,还是希望先按摩后针灸,因为先按摩了以后,肌肉比较松弛,这时候扎针疼痛感会减轻,针灸的疗效会好一些,而从按摩角度来说,是希望先针灸后按摩的,因为针灸之后气血运行的会更好,按摩的疗效也会得到更好的体现。所以谁先随后并没有太大关系,针灸后一般休息20-30分钟就可以按摩了,因为针灸后局部的针感还是比较强的,所以针灸不要马上按摩,休息一会再按摩最好。
中指有什么穴位
中指主要有两个穴位,第1个穴位就是中冲穴,第2个穴位就是肺心穴。这两个穴位也会有不同的症状,当出现比较疼痛的情况,那么就表明这两个穴位方面所对应的身体也会出现一定的疾病,第1个穴位它能够治疗中暑和消化不良等的情况,肺心穴治疗神经性引发的疼痛。
常按涌泉穴有什么好处
涌泉穴是人体中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它位于人的脚底,具体位置大约是在当你弯曲自己的脚趾的时候,要用力,在脚底的最前边出现的那个凹陷的地方就是涌泉穴,黄帝内经说过,肾经就是从脚底的这个涌泉穴来的,从脚底扩散到全身的每个角落。
商阳穴怎么按摩
为了有效达到养生保健效果,不少人都会选择按摩穴位的方式,不过在按摩时,每一个不同的穴位都有着一定的区别,如果想要按摩商阳穴,首先就应该沿着肌肉按摩,另外也应该用中指去按摩,把按摩的时间控制在2分钟到5分钟之内,除此之外也需要了解一些禁忌事项。
中脘在肚脐上几指
中脘穴在肚脐上面,约4寸左右,属于一个比较重要的穴位,倘若跟一些诸如关元穴、天枢穴以及血海穴这些穴位搭配就可以达到减肥的功效;倘若跟合谷穴、解溪穴以及足三里穴这些穴位搭配,就可以达到祛除患者体内的湿气的目的。
膻中穴的作用
膻中穴的作用是比较多的,比如包括可以用于给产妇通乳就是其中的一种。此外,还可以用于平喘、呃逆、胸痹、郁证以及心动过缓等等,可以从多个方面给予患者很大的缓解作用。
攒竹穴的位置在哪里
攒竹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面的一个穴位。攒竹穴主治头、目等疾患,如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面瘫等;治疗呃逆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攒竹,攒,聚集也。竹,山林之竹也。攒竹名意指膀胱经湿冷水气由此吸热上行。攒竹穴的位置是在眉头的凹陷处,即眉头边上用手压有一个凹陷的地方,按压有一些酸胀的感觉就是攒竹穴的位置。取攒竹穴的时候,应要求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攒竹穴有额肌及皱眉肌,以及额动、静脉处分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语音时长 01:00

2019-02-14

63533次收听

03:17
攒竹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
攒竹穴在临床上经常用它来治疗头痛、眉骨疼痛、眼睑痉挛和迎风流泪,以及眼睛红肿、疼痛。患者平时在家里,也可以经常按摩攒竹穴,它可以缓解头痛和眼睛的疲劳,还有眼睛流泪这些症状,并且对呃逆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患者在家里进行自我按摩的方法:找到攒竹穴,然后用拇指或者是食指来按压攒竹穴的位置,压住攒竹穴往下使劲停留五秒钟,然后放松后再压住它,一定要让局部有酸胀的感觉,效果就会比较好。如果患者在家里面,通过自我按摩的方法来治疗呃逆,一天后不缓解就需要就医。
太阳穴的位置在哪里
太阳穴在人体的头部的两侧。这是一个经外奇穴,不属于十二正经的一个穴位,从眼角和眉毛的两个延长线的交汇处,就是太阳穴,实际上在颞部,就是头侧的颞部。可以治疗很多头疼,偏头疼的问题。另外尤其是太阳能够疏泄掉人体的阳气,通过针刺或者按摩让上冲到头部的阳气,或者热邪散掉。所以可以用按摩的方法,可以治疗比如说肝火上炎的头疼、生气,然后着急经常都会人气的头脑发胀,可以按摩太阳穴,另外耳鸣也可以用太阳穴,头晕、头痛都可以用到太阳穴。通过按压的方法,能够有治疗头痛或者偏头疼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36

2019-01-23

55092次收听

按摩百会穴的好处是什么
按摩百会穴能够治疗一百多种疾病,治疗失眠,扎百会穴能够医治人体的阳气上亢,比如说肝阳或者是阴虚火旺,肝阳上亢等引起的头疼,失眠,耳鸣,还有头晕等。很多病人害怕针灸,或者比较胆小情况下,都先扎一针百会。没有明显的疼痛感,扎了以后就能安静镇定下来,然后才能进行其他的治疗。在睡不着觉的情况下,可以点压按摩百会穴,能够很快的入睡。定位就是用两个耳尖的连线,就是把两个耳朵对折起来,最高的地方叫耳尖。然后两个连线在一起,跟人体的正中线交汇的点,就是百会穴。还有一种定位方法,就是用前后发际来进行定位,中医认为从前发际到后发际是十二寸,然后连线,找到中点就是六寸的地方,然后向前一寸,就是离前发际线五寸的地方。在正中线上,所以这是百会的点。从作用来说,百会有两种大的方面,一个是朝后的方向来扎,就是逆着督脉,督脉是从人体的尾巴骨上来,往上走的这样一个穴位。当百会逆着它扎,就是针尖向后扎过去的方法。
语音时长 02:25

2019-01-23

55063次收听

02:21
什么是列缺穴
列缺在腕部,腕部位置有一个小骨缝,在手臂不旋转平放时,裂缝打开,有一个缺陷,所以叫做列缺穴。列缺穴所归肺经,它可以治疗呼吸系统一系列疾病,比如咳嗽、哮喘、咳痰过多、咳血一系列的疾患。在临床中,采用按摩以及艾灸来对穴位进行保健性治疗。列缺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太阴肺经之络穴,位于手臂桡侧,在腕横纹上一点五寸的位置。临床中有一个简便的取穴法:双手虎口相互交叉,食指所点压的位置是列缺穴。列缺穴有一个小缝隙,使劲向下按压会触及到一个缝隙,使劲翻腕儿缝隙就没有了。所以手臂手掌要保持平时状态,双手虎口交叉,才能点压到列缺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