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耳朵流水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5-06-3063094次浏览

耳朵流水可能由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外耳道真菌感染、湿疹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滴耳液、抗真菌药物、鼓膜修复手术、糖皮质激素软膏等方式治疗。

1、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多因挖耳损伤或污水进入耳道导致细菌感染,表现为耳痛、黄色分泌物及听力下降。治疗需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抑制细菌,配合硼酸酒精溶液清洁耳道。避免自行掏耳,游泳时建议佩戴耳塞防止复发。

2、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常继发于感冒,病原体经咽鼓管入侵引发化脓,可见脓性分泌物伴发热。需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抗感染,辅以苯酚甘油滴耳液消炎。若反复发作可能需鼓室置管术引流,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3、鼓膜穿孔

外伤或炎症可能导致鼓膜破裂,出现清亮或血性渗液,伴随耳鸣和听力骤降。小穿孔可用红霉素眼膏预防感染并观察自愈,大穿孔需行鼓膜成形术。恢复期禁止游泳及用力擤鼻,家长应防止儿童用手指掏挖。

4、外耳道真菌感染

潮湿环境易诱发曲霉菌感染,特征为黑色絮状分泌物与剧烈瘙痒。需用克霉唑乳膏局部涂抹,严重时口服伊曲康唑胶囊。保持耳道干燥,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滴耳液破坏微环境,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该病。

5、湿疹

过敏体质者耳廓或外耳道可能出现丘疹、渗液,与接触染发剂或金属饰品有关。治疗选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炎症,口服氯雷他定片抗过敏。日常减少抓挠,清洗时选用无皂基产品,发作期忌食海鲜等高致敏食物。

耳朵流水期间应避免耳道进水,洗澡可用棉球堵塞外耳道。禁用牙签等尖锐物清理分泌物,若出现发热、眩晕或面瘫需立即就诊。建议每半年进行耳内镜检查,游泳爱好者可定期使用醋酸铝溶液预防感染。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耳部抵抗力。

相关推荐

经常带耳塞睡觉危害
长期戴耳塞会对外耳道皮肤造成直接损害,引起湿疹;滋生细菌、霉菌,造成细菌和真菌堆积;造成外耳道皮肤增厚,耳道狭窄,影响睡眠。有些人睡觉的时候怕噪音吵,经常可能会塞个耳塞堵上耳朵,减少噪音的刺激,短期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长期戴耳塞有什么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耳塞的材质。如果耳塞材质是橡胶的,或者现在做的有很多很劣质的耳塞,本身这种耳塞里边可能有塑料成分,含有有害成分,会直接刺激皮肤,对耳朵的外耳道皮肤造成直接的损害,会造成耳朵湿疹等过敏反应,这是第一。第二,耳塞往往不是一次性的,耳朵里边是一个温暖潮湿的环境,很容易滋生细菌、霉菌,长期戴耳塞如果不消毒,耳塞不能得到很好的消毒,会造成细菌和真菌的堆积,会造成真菌性外耳道炎、外耳道湿疹。如果本身耳朵里边有耵聍很多,如果耳朵本身皮肤会有这些过敏反应,这种造成的伤害可能会更严重。严重会引起发炎、感染。第三,耳朵是分两个部分,一个是软骨部,一个是骨部。通常耳塞是戴到软骨这个部位,如果耳朵皮肤的发炎严重,会引起软骨的发炎。软骨的发炎严重的时候会造成软骨的坏死,会造成耳廓耳道的变形,造成耳道狭窄,有很大的危害,这是一方面。长期的这种刺激,甚至于有些人会造成外耳道皮肤的增厚,越来越厚会造成耳道可能会有狭窄。相对来讲耳塞致使里边的耳屎也会刺激性的分泌增加,会造成耳部的不适。这种耳部的不适反过来会影响睡眠,会影响耳部健康。所以,建议睡觉的时候不要戴耳塞,如果有噪音的影响,可以临时戴。特殊的需要长期戴耳塞,要对耳塞进行定期的消毒,要选择材质好的耳塞,这样免得对外耳道的皮肤、外耳道的软骨造成损害。
语音时长 02:34

2021-12-30

78226次收听

捏鼻子鼓气耳朵有响声是什么情况
捏鼻子鼓气有响声是正常的,因为鼻子和嗓子是相通的,鼓气时,气体会通过小管从咽部鼓到鼓室里,鼓室里的气压增加,会推挤耳膜向外膨胀,就能听到咔嚓一声声响。但是要提醒大家,这个动作不要老做,尤其在感冒、发烧时,感冒的时候鼻腔里通常会分泌一些含有感染病毒或细菌的分泌物,甚至还有一些脱落、坏死的细胞。如果这时捏鼻子鼓气,脏东西可以通过咽鼓管吹到中耳、鼓室里,一旦细菌等在鼓室里定植繁殖就会引起中耳炎,所以在感冒、发烧时不能捏鼻子鼓气。
语音时长 02:20

2021-09-29

71398次收听

03:08
中耳炎不治疗会自愈吗
中耳炎是否会自愈,这个取决于中耳炎的类型和程度轻重,轻的、病成时间比较短的是有可能会自愈的。中耳炎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还分为分泌性中耳炎以及化脓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的时候会有明显的疼痛。但是如果这个疼痛在一到两天内能够逐渐自行缓解,那你就不需要药物治疗,但是如果这种耳痛持续超过24~48小时,仍然疼痛程度继续加重,那要考虑细菌感染导致的急性中耳炎,必要时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对于慢性的中耳炎,尤其是化脓性中耳炎,那么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滴耳液进行滴耳治疗,超过三个月仍然不恢复,需要考虑做鼓膜支管治疗。
02:08
治疗中耳炎用什么药效果好
不同类型的中耳炎治疗上所选择的药物也是不一样的,中耳炎的药物治疗如下:第一、化脓性中耳炎首选抗生素治疗,儿童可采用静脉输入抗生素。如有鼓膜穿孔,可从外耳道滴入抗生素滴耳液治疗;如果鼓膜完整,可用硼酸、酒精、苯酚滴耳液局部滴入。如果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建议口服抗生素,局部用药即可。第二、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可直接采用鼻腔减充血剂来减轻局部水肿,从而缓解症状。第三、慢性渗出性中耳炎可通过手术治疗,如鼓膜置管术、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等进行治疗。
中耳炎发病原因
临床上引起中耳炎的原因比较多,常见的包括感冒、用力擤鼻涕、游泳、吸烟等,都可诱发中耳炎的发生。因此,平时应避免以上诱发因素,可预防中耳炎的发生。
怎样治疗粘连性中耳炎
粘连性中耳炎早期轻症患者病变处于可逆或部分可逆阶段,可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并密切随访观察。听力下降较重的患者,可依据具体情况施行手术治疗或佩戴助听器提高听力。
什么是胆脂瘤性中耳炎?
胆脂瘤性中耳炎就是中耳部位出现的囊性胆固醇结晶,有特殊的臭味,可造成鼓膜穿孔,较为严重者还可造成耳聋。
分泌性中耳炎延误治疗会怎样
如果分泌性中耳炎长期延误治疗,会导致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一,粘连性中耳炎是很多慢性中耳炎愈合不良的后遗症。它的表现就是中耳乳突内的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导致中耳传声结构功能遭到较严重的破坏,导致传导性听力损失。尤其是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长期得不到引流,局部纤溶活性不足,鼓室或乳突气房内积存过久液体之后,就会发生机化,液体会越来越黏稠,甚至形成胶冻样的固态。同时中耳内会有肉芽增生,中耳黏膜被破坏以后就会有纤维组织替代增生,形成粘连。一旦形成胶冻样的分泌物,普通的穿刺抽吸根本无法将分泌物清理出来,同时还会造成鼓膜与鼓岬之间的粘连,形成粘连带,使鼓室腔消失;二,鼓室硬化在组织上表现为中耳黏膜上皮下的结缔组织和鼓膜固有层的结缔组织发生透明变性,或者玻璃样变性,大多数就会出现钙质的沉积。这种硬化的鼓室,会对咽鼓管鼓室口造成堵塞,破坏咽鼓管的引流功能。病变不仅侵犯中耳黏膜和鼓膜,还可以使鼓室内的韧带、肌腱发生硬化或者骨化。前庭窗的环状韧带附着于听骨的韧带,会形成硬化病灶,这些硬化病灶会堵塞前庭窗,或者导致听骨肌的肌腱硬化,从而造成听骨链彻底中断,严重影响中耳传音结构,造成严重的传导性耳聋。
语音时长 01:52

2020-07-21

65392次收听

急性中耳炎怎么引起的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致病菌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感染的途径主要分两条,一条是咽鼓管途径,还有一条是外耳道途径。咽鼓管途径临床中最常见,主要见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时候,比如急性鼻炎、急性鼻咽炎、急性鼻窦炎,炎症可以向咽鼓管蔓延,导致咽鼓管的黏膜发生充血、肿胀、纤毛运动障碍,因此致病菌会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感染。然后就是在急性传染病期间,比如猩红热、麻疹、百日咳、流感等等,常发生在儿童,这些微生物致病菌也可能经咽鼓管侵入中耳,造成中耳黏膜的继发感染。还有人为的因素,比如用力擤鼻涕、做咽鼓管吹张、做鼻腔冲洗、做鼻咽部填塞时,这些操作也会让致病菌经咽鼓管进入到中耳,这是咽鼓管途径。另外一个途径是外耳道鼓膜途径,通常是出现鼓膜穿孔。鼓膜本身是有保护中耳的屏障作用,当出现穿孔时,屏障作用消失,致病菌就可以通过外耳道,通过鼓膜穿孔部位进入到中耳,感染中耳黏膜。
语音时长 01:54

2020-07-21

60487次收听

中耳炎有什么症状
中耳炎患者会有剧烈的耳痛。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在鼓膜穿孔前后症状是完全不一样的。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一个是不但表现为听力下降,还会伴有耳的闷堵感,但是耳痛的症状相对来轻;同时还会伴有自听现象。在鼓膜穿孔会伴有全身的症状,比如发热、倦怠、周身乏力、食欲减退;小孩出现高热可能会伴有惊厥,有的小孩会伴有哭闹不止。成人全身症状可能稍微小,小孩还可能会伴有消化道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泻;在鼓膜穿孔之后或者是进行鼓膜切开引流,耳痛的症状会顿时减轻。耳痛严重的时候还会伴有一侧的头面部颈部的疼痛,再有还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这种耳鸣一般是一种搏动性耳鸣,听力下降是逐渐地加重的,再有轻度的耳聋可不被病人察觉,但是穿孔后听力反而可能会有提高。如果病变侵入内耳还可以出现眩晕症状。再一个就是耳漏,就是耳道流脓、流水,一个是自发性的鼓膜破裂之后出现,再有就是治疗时候进行鼓膜切开也会有耳漏。分泌性中耳炎它一般不会有耳漏的,很少会有鼓膜穿孔。
语音时长 02:24

2020-02-14

57179次收听

02:51
中耳炎如何治疗
中耳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又包括卡他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又分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胆脂瘤性中耳炎。建议患者如果出现耳朵不适,及时就诊检查,根据每种中耳炎的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急性卡他性中耳炎一般是在感冒期间出现耳朵发闷、发堵,甚至轻微疼痛,此时一般选用滴鼻剂,或者通窍的鼻炎中成药等;如果感染比较明显,需要用抗生素配合治疗;如果出现渗出积液,还需要应用促排剂治疗;如果出现化脓性感染,需要用滴耳液配合外耳的治疗。慢性中耳炎的治疗需要扶正祛邪,建议使用中药配合外治法,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胆脂瘤性中耳炎可能需要手术的方法治疗。
02:25
中耳炎症状有哪些
中耳炎包括卡他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还有胆脂瘤性中耳炎。从轻重来说,卡他性中耳炎是最轻的。严重感冒鼻涕特别多时,耳朵有发闷的感觉,听力仿佛要下降的这种感觉,这时就是卡他性中耳炎。鼓膜内陷,略微充血。继续发展会出现分泌性中耳炎,听力减退,伴有耳鸣,鼓膜充血内陷。再严重是化脓性中耳炎,鼓膜充血较严重,鼓膜内的积液都是黄脓色的,严重时会出现疼痛,先是耳朵闷、堵、听力下降,而后出现脓液穿破鼓膜,穿破以后脓液流出来,耳朵也就随之不疼,但中耳炎并没有好,还是需要继续治疗。
中耳炎的症状与治疗方法有哪些
中耳炎是常见的耳部疾病,是一种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一种炎性病变,尤其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耳朵会有分泌物流出来,这种流出来的分泌物可以是浓黄色的,耳朵里面很痛,连带半边脑袋都有镇痛,患有这种疾病一定要及时治疗,可以选择中医等方法治疗。
耳朵一阵一阵的刺痛是怎么回事
耳朵一阵一阵的刺痛可能有多种原因,包括耳朵感染、充血和炎症、耳垢堵塞、耳部损伤、颅内疾病等。
01:29
中耳炎用什么药
一般来说中耳炎的类型不同用药也不同,如果是急性化脓性的炎症,需要用抗生素来治疗,包括局部滴耳和全身口服治疗。大部分慢性如果病程长的话,彻底的解决办法就是手术治疗,单纯的药物不能治愈,只有在急性发作时需要全身或局部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