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换牙期要注意什么
孩子换牙期需注意乳牙脱落与恒牙萌出的自然过程,重点包括口腔清洁、饮食调整、避免不良习惯、观察异常情况、定期口腔检查等。换牙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家长需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1、口腔清洁
换牙期乳牙松动易滞留食物残渣,需每日早晚用软毛牙刷清洁牙齿,配合儿童含氟牙膏。家长应监督孩子采用巴氏刷牙法,重点清洁牙龈边缘及牙缝。乳牙脱落后的创口需用淡盐水漱口防止感染,但避免用力漱口导致血凝块脱落。恒牙萌出初期表面釉质较软,可选用含氟漱口水增强抗龋能力。
2、饮食调整
避免过硬、过黏食物损伤松动乳牙,如坚果、奶糖等。增加富含钙质与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奶酪、西蓝花,促进恒牙矿化。控制高糖饮食频率,酸性饮料需用吸管饮用减少牙齿浸泡。苹果、胡萝卜等需切块食用,既锻炼咀嚼功能又避免外力撞击。
3、避免不良习惯
纠正舔牙、咬笔等动作防止恒牙移位,舌头顶压新牙可能造成开颌。长期口呼吸可能影响颌骨发育,需排查鼻炎等诱因。夜间磨牙可定制软质牙垫保护新萌恒牙。避免单侧咀嚼导致面部发育异常,双侧均衡使用维持咬合平衡。
4、观察异常情况
乳牙滞留超过三个月需拔除防止恒牙错位,双排牙现象要及时干预。恒牙萌出位置异常如扭转、重叠需早期正畸评估。牙龈红肿、持续出血可能提示感染,可用氯己定含漱液缓解。新牙表面白垩色斑块可能是釉质发育不全,需专业涂氟处理。
5、定期口腔检查
每3-6个月进行专业检查,通过曲面断层片监控恒牙胚发育。窝沟封闭应在第一恒磨牙完全萌出后尽早实施,预防龋齿发生。早期发现反颌、深覆盖等错颌畸形,可利用生长改良矫治器干预。牙医会评估是否需要间隙保持器维持缺牙间隙。
换牙期需持续6-12年,家长应记录孩子牙齿更替顺序与时间,异常情况如乳牙早失、恒牙迟萌等需及时就诊。建立牙齿健康档案,包含饮食记录、口腔习惯评估及治疗史。鼓励孩子参与口腔护理,通过奖励机制培养刷牙依从性。定期更换符合年龄段的牙具,配合牙线清洁邻接面。注意运动时佩戴防护牙托,避免外伤导致恒牙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