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缺钙会引起什么病

58943次浏览

缺钙可能引起骨质疏松佝偻病、手足搐搦症、骨质软化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1、骨质疏松

长期钙摄入不足会导致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引发骨质疏松。患者可能出现腰背疼痛、身高变矮、骨折风险增加等症状。可通过骨密度检查确诊,治疗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如碳酸钙D3片,并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

2、佝偻病

儿童期严重缺钙会引起佝偻病,表现为方颅、鸡胸、O型腿等骨骼畸形。多与维生素D缺乏共同导致钙磷代谢紊乱有关。确诊后需使用维生素D滴剂配合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治疗,多晒太阳有助于病情恢复。

3、手足搐搦症

血钙浓度急剧降低可能引发手足搐搦,特征为腕足痉挛呈"助产士手"样抽搐。常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需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紧急处理,后续需长期口服钙尔奇D片维持血钙水平。

4、骨质软化症

成人缺钙可能导致骨质软化症,表现为骨痛、肌无力、行走困难。X线检查可见假性骨折线。治疗需大剂量补充维生素D2软胶囊配合乳酸钙颗粒,严重者需住院静脉补钙。

5、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慢性低钙血症会刺激甲状旁腺增生,导致甲状旁腺激素过度分泌。患者可能出现肾结石、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需通过血钙、血磷和PTH检测诊断,治疗包括使用骨化三醇胶丸调节钙磷代谢。

日常应注意均衡饮食,多食用乳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钙食物。建议每天晒太阳20-3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和盐分影响钙吸收。中老年人、孕妇等高风险人群应定期检测骨密度,出现不明原因骨痛、抽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血钙水平。

相关推荐

婴儿几个月补钙和补锌
婴儿补钙和补锌的时间需根据生长发育需求决定,通常出生后无需额外补充,4-6个月后可遵医嘱评估是否需要补充。钙和锌的补充主要与喂养方式、生长速度及临床表现相关。
新生儿小腿骨头是弯的怎么治疗
新生儿小腿骨头弯曲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多数会随着生长发育自然改善。新生儿小腿弯曲可能与宫内姿势、骨骼发育未完善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双腿轻微内弯或外弯。
科学补钙三注意
科学补钙需注意钙质来源、吸收效率及个体差异三大核心要素。钙质补充主要有膳食摄入、钙剂选择、维生素D协同、避免干扰因素、特殊人群适配等方式,需结合年龄、健康状况及生活习惯综合调整。
01:33
五、六岁儿童补什么钙好
通常五、六岁儿童可在医生的建议下通过钙补充剂来补充钙元素。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度使用,以免使用过多引起副作用。一般钙补充剂能够使细胞膜更通透,对骨骼和牙齿的钙化形成有一定的作用,适用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维生素D缺乏症所致低钙血症等人群。通常钙补充剂有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碳酸钙等,能够有效补充钙元素,促进儿童骨骼生长与发育。其中葡萄糖酸钙剂型有两种,口服液与注射剂,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服用此类药物也能够有效的预防缺钙引起的疾病,例如佝偻病、小儿手足抽搐等,但需注意需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服用。除此之外,五、六岁的儿童也可以通过食物进行补钙,例如紫菜、杏仁与花生、玉米虾皮、黑芝麻、牛奶、酸奶、豆制品、芹菜、香菜等,能够有效促进儿童的骨骼成长。如果患者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同时注意多休息,保持充足睡眠,清淡饮食。
03:08
手抽筋怎么治疗
首先查找引起手抽筋的原因。首先最多见的是低钙性的抽搐,需要做骨密度、血钙的监测、微量元素检查。有骨质流失,可以及时补钙,补充维生素D3。同时多晒太阳、适量运动。第二,过度换气综合征,需要给患者吸含有二氧化碳浓度的氧气,同时注射安定。第三,电解质紊乱,患者可能有电解质丢失的病史,可以止泻、止吐,同时补充电解质,维持水电平衡。第四,与癫痫发作有关系,需要及时做脑电图检查,做头颅核磁共振的平扫,来除外器质性疾病所导致的。若是癫痫,可以应用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
03:03
突然手抽筋是什么原因
手突然抽筋的原因较多。最常见的是低钙性的抽搐,因为低血钙后会造成神经兴奋性增加,引起手的抽筋、脚的抽筋。过度换气综合征也会造成手抽筋,一般多见于女性患者。还有比如颈椎病、脑血管疾病等,都有可能造成手部的抽搐现象。其中颈椎病比较多见,如神经根型的颈椎病或脊髓型颈椎病,都可能引起手部的抽搐现象,一般是2个手都可能发生麻木、无力、抽搐。另外像低镁血症、低钾血症,也包括患者的高磷血症电解质紊乱的现象,还有癫痫发作都会出现手部抽筋、脚部抽筋的现象。
一饿就心慌浑身无力发抖的原因
最常见的一个原因就是糖尿病低血糖的反应。另外还有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反射。其他还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的反应。第一个原因,最常见的就是糖尿病低血糖反应。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糖尿病分为一型或者是二型,无论是一型还是二型,表现都是糖尿病的胰岛素内分泌功能障碍出现了血糖的调节障碍。正常人饿3个小时或4个小时,就是有点轻微的反酸,但是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胰岛素调节功能的障碍,饥饿的时间过长,比如早餐和午餐间隔的时间达到了4及5个小时以上,血糖的条件就出现了障碍,血糖可能就会降到4mmol/L或者是3mmol/L以下。这个时候患者就有可能表现为心慌、乏力、出冷汗、浑身发抖,严重的甚至还出现昏迷或者是晕厥的情况。所以提醒糖尿病的朋友,如果两餐之间间隔的时间过长,出现心慌、乏力、发抖、出冷汗的情况,很有可能是低血糖的反应,建议您尽快的含一个糖块或者喝一点糖水,尽量的缓解一下低血糖的反应,得空再去医院进行血糖的监测和调节。其他的原因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可能是由于整体的基础代谢率升高,在饥饿之后也容易出现心慌、乏力、发抖情况。另外,还得需要警惕,尤其是老年人出现这个情况,需要警惕会不会有急性心、脑血管意外情况的发生。
语音时长 02:44

2021-07-09

109641次收听

运动时骨头响是不是缺钙
运动的时候有的时候会伴有肢体或者关节的一些响声,大多数情况下与缺钙关系不太大。运动时候骨头响,在关节活动时候就是一些局部的弹响,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症状。有的时候中青年人都容易出现,包括颈椎、肩关节、膝关节这些部分弹响,有一部分是生理性的,弹响有的时候可以自动的消失,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疼痛不适感,大多数是无需处理的。当一些病情,就是说一些老年患者增生的骨关节炎、关节间隙的狭窄、或者长了一些骨刺这些情况下,有的时候在活动的时候关节会产生一些摩擦音,还会产生一些弹响,这个时候医生可能会进行一些相应的检查的方法,比如说X光片、核磁等等这些,去判断病人的基本病情。大多数患者可能会有一些关节的骨关节炎、关节间隙变窄、或者膝关节里边半月板的损伤、或者是一些交叉韧带的损伤等等,这种弹响活动的时候会造成活动功能的障碍,建议这个时候要到医院进行及时的就诊,以及明确病人的病情的严重程度。
语音时长 01:33

2021-07-09

84079次收听

缺钙会出汗吗
缺钙会引起出汗,由缺钙引起的出汗主要分为静止性出汗,紧张性出汗以及婴幼儿头部出汗。缺钙除会引起出汗之外,其他症状表现也较多,患者常会出现入睡困难等,睡眠质量较差。情绪也极不稳定,易暴怒或烦躁。
新生儿手脚抖动频繁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手脚频繁抖动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因为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全,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缓解或消失;还可能是病理性原因导致,比如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低钙血症、受到惊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