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老年焦虑症的表现

62307次浏览

老年焦虑症的表现主要有情绪紧张、躯体不适、睡眠障碍、行为异常和认知功能下降。老年焦虑症可能与遗传因素、慢性疾病、社会角色转变、药物副作用以及孤独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出汗、坐立不安、反复就医或回避社交等症状。

1、情绪紧张

老年焦虑症患者常出现持续或过度的担忧,表现为对日常小事过度紧张,如反复确认门窗是否关好、担心子女安全等。部分患者会伴随易怒情绪低落,可能与脑内神经递质失衡有关。这类症状可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改善,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抗焦虑药物如盐酸帕罗西汀片、劳拉西泮片等。

2、躯体不适

患者可能反复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躯体症状,但相关检查无明确器质性病变。部分人伴有胃肠功能紊乱如腹泻或便秘,这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相关。建议通过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缓解,必要时可短期使用调节自主神经的药物如谷维素片。

3、睡眠障碍

入睡困难、早醒或睡眠浅是常见表现,患者夜间易惊醒且难以再次入睡,白天则感到疲乏。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加重焦虑情绪,形成恶性循环。非药物干预包括保持卧室安静黑暗、避免午睡过长,必要时可短期使用右佐匹克隆片辅助睡眠。

4、行为异常

部分患者表现为反复就医或过度关注身体健康,频繁要求体检;另一些人则回避社交活动,拒绝外出。这些行为可能与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有关,需通过认知行为治疗逐步纠正,配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5、认知功能下降

患者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如忘记近期事件或重复提问。这种认知变化多为焦虑情绪干扰所致,并非真正的痴呆。可通过脑力训练、社交活动延缓进展,合并明显症状时可考虑使用盐酸多奈哌齐片改善认知。

老年焦虑症的日常护理需家属密切配合。建议保持规律生活节奏,每日进行30分钟温和运动如散步或太极拳。饮食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和镁元素,适量食用全谷物、深绿色蔬菜。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睡前可饮用温牛奶助眠。鼓励参与社区活动,培养书法、园艺等兴趣爱好以转移注意力。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自杀倾向,须立即陪同就医。

相关推荐

焦虑症表现
焦虑症主要表现为过度担忧、躯体不适、回避行为、警觉性增高及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焦虑症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创伤、慢性压力或躯体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出汗、颤抖、呼吸困难或注意力难以集中等。
怎么样缓解考前紧张
如果考前出现紧张心理,可选择闭目养神,让自己情绪安定下来。也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做深呼吸,坚持几分钟也能缓解考前的紧张情绪,另外要学会自我暗示,这对于考前紧张情绪缓解也有帮助。
高考前吃半片安眠药
高考前不建议服用安眠药,即便是半片或者更小剂量也不宜服用。不过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如果不当服用安眠类药物,可能会导致嗜睡或头昏脑胀,而且会影响大脑智力,妨碍考试。
考试前紧张吃什么药
考试前紧张可适当服用抗抑郁药物,也可酌情加服抗焦虑类药物。另外,考生可服用副作用相对较少的中药,比如安神助眠类药物。
抑郁性焦虑症有哪些病因
抑郁性焦虑症目前病因尚不明确,研究表明,跟遗传因素、患者性格特点、是否经历负性应激因素、生化躯体疾病、有无重大创伤事件、不良事件等有关,其中跟性格关系最为密切。研究发现,焦虑症患者个性往往会有共性,如胆小、不自信、过度在意他人评价、没有主见。胆商低、逆商低、抗压能力差、不自信个体,比较容易出现焦虑症状,导致身体出现失衡和紊乱。焦虑症患者可服用药物使失衡神经递质趋向于正常,改善焦虑症状,情绪恢复正常。最主要的是自我成长、自我调节和心理辅导、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很多时候只能起到治标不治本的作用,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联合自我调整、自我成长、自我治疗,是治疗焦虑症最好方法。
语音时长 02:10

2020-02-19

65518次收听

02:31
焦虑症吃什么中药
焦虑症是现在生活中非常广泛的一种疾病,医生称为焦虑抑郁状态,是病人一个阶段发生的一个病理情况,并不一定是一直存在,阶段可长可短。中药解决这个焦虑、抑郁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疗效的。一般需要服用的主要是健脾、疏肝、理气的中药,因为焦虑的患者会影响是睡眠、影响脾胃功能,所以在健脾、疏肝、理气的基础上,也可以配合吃一些养心镇静安神类的中药,这样可以改善脾胃功能,也可以改善睡眠状态。比如说黄芪、柴胡、郁金、百合。疏肝理气的有合欢花、玫瑰花、玳玳花、白梅花。还可以选择有养心镇静、安神作用的这个中药,比如说炒酸枣仁,珍珠、珍珠母、珍珠粉。还有起镇静作用的龙骨、牡蛎,但是一定要遵照医嘱服药。
焦虑症的治疗方法
焦虑症的治疗和抑郁症其实一样,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有抗焦虑症的药有一系列。这个由医生来决定,比如,它是否是焦虑症,焦虑症的程度,还有病人求助的欲望,是否愿意服药等。非药物治疗,比如可以出去散散步,去游泳、打球、爬山、做运动,它也能让脑子形成一种脑啡肽,让人很愉悦的一个减轻焦虑的方法。还有,比如,有时候也可以分分心,找一些爱好,有些人焦虑症,然后自己干点自己喜欢的,或者其他的事情分分心,病情也可以见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焦虑症也应该做心理咨询,找心理咨询师做一对一的访谈,或者说参加一些团体治疗也是会有帮助的。
语音时长 01:31

2019-07-24

54443次收听

焦虑症中医叫什么
中医中没有焦虑症的病名,中医将这类疾病归于郁病,并根据其发病原因、症状的不同,将其为分为心虚胆怯型、痰热扰神型、肝肾阴虚型等不同类型,在治疗上也根据不同的类型并采取不同的方药治疗。
01:32
轻度焦虑要不要吃药
轻度焦虑一般不需要吃药,情况严重可以服用中成药,比如安神定志丸或者天王补心丸缓解。焦虑状态或焦虑情绪跟焦虑症是不同概念,每个人都会有七情六欲,都会有抑郁焦虑的反应,一过性的、不影响到日常生活工作的轻度焦虑不需要进行治疗。如果这种持续的状态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或者工作,并且已经持续2到4周,可能诊断为焦虑症,属于疾病范畴,应该进行系统性治疗,如果不对焦虑症进行治疗,长期的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躯体一系列的不适反应,甚至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比如卒中、心血管疾病、肿瘤等。
焦虑症和抑郁症如何治疗
焦虑症和抑郁症其实治疗方法差不多。焦虑症和抑郁症就是一个“双胞胎”。它们都与性格有关系,都来源于影响自己的人和事有关系。抑郁症的表现是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兴趣减少,意志活动减退,懒言少语不爱动,甚至觉得吃饭不香睡觉不实,甚至觉得人活着都没有意义,整个以意志活动低下为主。而焦虑的实质又表现是紧张、担心、恐、惧害怕、心慌、胸闷、呼吸困难、气急、头晕、头痛,以躯体症状为主。实际上这些病可以两个都存在,当抑郁的时候,也会难受、紧张、担心、害怕,当我们总是紧张的时候,也就高兴不起来,所以这两个病相辅相成。实际上就是一个兄弟俩,看谁站前面,如果是以意志活动减退,高兴不起来为主,是抑郁;如果以担心紧张为主,那是焦虑,看谁站在前面以什么为主。治疗都用一种药,抗焦虑抗抑郁药,实际上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现在医生慢慢好像过去几乎不分,抗抑郁抗焦虑都是用那些。五羟色胺再回收抑制剂,而现在有五羟色胺再回收抑制剂和去甲肾上腺素再回收抑制剂,叫双通道的药。一般过去单通道的药也治抑郁也治焦虑,现在医生慢慢好像也都理解成了,单通道的药抗抑郁效果比较好,双通道的药抗焦虑比较好,但它都能治焦虑、抑郁。
语音时长 02:03

2018-11-20

57379次收听

03:07
抑郁失眠焦虑症的症状
失眠在临床中很常见,抑郁焦虑最先表现的大多都是以失眠开始。医生在日常就诊当中,失眠病人大部分都是以焦虑抑郁就诊,但是患者不认为自己有抑郁、焦虑,就认为自己是失眠。实际上只要把导致失眠的源头找到,才能根本的解决失眠的问题。其实睡不好觉的原因,许许多多都来源于抑郁焦虑,失眠是抑郁焦虑最先出现的症状。所以不能光看到失眠,要看到失眠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当抑郁焦虑治好以后,失眠就会迎刃而解。有些时候抑郁焦虑的病人,他总有个误区就在这里。“我主要是失眠,我这睡好了就没有抑郁焦虑了”,恰恰相反,他的失眠很可能就是抑郁或者焦虑造成,所以应该积极的治疗抑郁焦虑,到那个时候,失眠也会迎刃而解。
焦虑症会不会复发
焦虑症属于可反复发作类疾病,除药物治疗外,治疗期间如果没有学习良好的抗压思维模式,下次压力再来时,可能还会发生焦虑抑郁的情况。所以针对抑郁和焦虑的治疗上,不仅要有药物治疗,还要学习心理学上的知识,可以减少焦虑复发。
语音时长 01:30

2018-09-21

61035次收听

焦虑症怎么治愈
焦虑症需采取药物和心理治疗的方式缓解,但能否根治需取决于患者是否能够处理好应急刺激。焦虑症的根治不取决于大夫而取决于患者,每当一次焦虑发作,医生可以采用药物和心理治疗的方式缓解。但焦虑症再一次发作,需取决于患者是否能学习到好的思维方式和好的应对压力的方式来处理这些应急刺激。
语音时长 00:53

2018-09-21

59288次收听

01:59
焦虑症复发吗
会复发。如果焦虑和抑郁患者,没有一个良好的应对压力的思维模式,当下一次压力再来的时候,患者可能还是会发生焦虑以及抑郁的情况。有很多的病人,都关心焦虑症会不会复发,是不是这次好以后,就永远都不会焦虑。其实,焦虑或者是抑郁属于“心灵上的一场感冒”。和感冒一样,想要治疗焦虑和抑郁的患者,除需要用药物治疗之外,患者还需要学习一个良好的应对压力的思维模式。所以,对于抑郁和焦虑患者的治疗方法,不仅要有药物治疗方法,还需要患者去学习很多的心理学上的知识。焦虑和抑郁患者,要学习怎么样应对压力,要学会怎么样塑造良好的思维模式。这样,当压力再一次来袭的时候,患者就可以很好的应对这些压力,就可以帮助患者减少焦虑的复发。
01:49
焦虑症的症状有哪些
焦虑症的症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情感体验,如担心、担忧、紧张或急躁等,这些是焦虑的核心症状。第二类躯体方面的症状,如头晕、头痛、失眠、心慌等。第三类运动方面的症状,病人会出现小动作过多,不停地摇腿或在屋子里来回行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