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饮食禁忌是什么

61709次浏览

糖尿病患者要制定饮食方案,根据患者情况的不同制定不一样的饮食方案。还要合理搭配能量比例,合理控制总能量是糖尿病营养质量的主要原则。三餐分配要合理,饮食控盐也是有讲究的。那么糖尿病饮食禁忌是什么?

糖尿病饮食的第一个主要的原则就是控制饮食。降低血糖其实就是少吃或不吃那些容易导致血糖上升的食物。比方说,加糖的食物,像糖果、汽水、可乐、蜜饯,及蜂蜜、加糖饮料,以及各种中西式的甜点都应该少吃;若是嗜食甜食的人,则建议以糖精或阿斯巴甜等代糖来调味。此外,淀粉类含量高的食物也要限量,像番薯、土豆、芋头、玉米、菱角,以及烧饼、烧麦、萝卜糕等;尤其各种年节食品,如粽子、月饼、年糕,更是糖尿病患者特别需要“忌口”的。

糖尿病饮食的第二个主要的原则就是少吃太甜、太咸、太油的食物,最好是不吃。由于肥胖是糖尿病的敌人,而且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比一般人高,因此控制油脂的摄取量非常重要。除了少吃油炸、油煎、油酥及高油脂类的食品,譬如肥肉、猪皮、松子、核桃、花生等;同时要节制肉类食物、减少动物性脂肪的摄取量,并且改用植物油来烹调食物。此外一些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海鲜类等,也要少吃。至烹调上,应尽量采用清淡少油的方式,如炖、烤、卤、红烧、清蒸、水煮、凉拌等。

很多人认为吃主食容易升高血糖,所以少吃或不吃主食。这种认识不完全正确,首先,主食是复杂的碳水化合物体,食用后血糖不会迅速上升。其次,主食可以提供人体活动的能量,也是最经济的人体营养来源,少吃或不吃,可能导致脂肪和蛋白质超标,而总能量却不够,从而令体内脂肪、蛋白质过量分解、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建议每天足量饮水,可常饮用些逍降茶,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还可增加身体需要的水份。此外,还要做到:平时吃饭要细嚼慢咽,每餐只吃七八分饱;不吸烟、不酗酒、不熬夜、多休息、多运动;定期检查;控好血糖,争取五六个月就有一个阶段性的效果。

相关推荐

测血糖前一天吃了甜食会受影响吗
对于血糖调节能力正常的人群,测血糖前一天吃了甜食一般不会影响检查结果的。但是对于糖耐量异常的人群,可能会影响检查的结果。甜食通常是指的糖类食品,如果是单糖可以直接吸收,如果是白糖,在双糖酶作用下,可以很快被分解吸收。吃一些甜食就和吃了其他食物一样,在进食以后三小时作用,胰岛素作用下,血糖会下降到空腹状态的水平。去医院进行空腹血糖检查,通常要求空腹8小时以上。如果在前一天吃甜食,只要距离抽血化验血糖超过了8小时,应该就不会影响到目前的血糖检查结果。糖耐量异常人群,各种原因造成体内胰岛素分泌释放延迟,或者胰岛素不敏感,出现了胰岛素抵抗现象,这种情况下,吃了一些甜食后,体内血糖浓度迅速升高,而胰岛素不能正常地发挥降血糖作用,可能第二天检查时,空腹血糖就会在本来异常的基础上还会明显偏高的,空腹血糖超过了7mmol/L,需要进一步进行OGTT检查,判断是否已经是糖尿病状态了。此外,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定期进行血糖的监测,如果饮食方面不注意,监测血糖前一天吃了过多甜食,也会造成血糖波动,导致检查结果比较异常,影响医生对于目前血糖控制水平的判断和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问题。所以对于血糖代谢已经有异常的人群,测血糖前一两天不能吃甜食,以免影响结果判断。
语音时长 02:24

2021-12-30

89529次收听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很瘦
糖尿病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具体是,尿多、血糖高、饮水多、体重减轻因为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难以进入细胞被氧化分解,而糖是能源物质,糖的氧化分解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患糖尿病时能量供应不足,机体只能靠分解脂肪供能(正常时分解糖供能),所以脂肪大量减少人就会很瘦,并且糖尿病患者糖利用的不好,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能源;因为身体不能很好地利用糖分,所以只得用肌肉和脂肪,造成肌肉消耗,脂肪减少,所以会消瘦。糖尿病患者尿多,大量营养物质随尿量排除体外,也会造成身体消瘦。
语音时长 01:04

2021-04-19

99290次收听

便秘是糖尿病患者的潜在危险
许多糖尿病患者存在便秘现象,认为便秘是个常见病,并不十分重视.其实对于糖尿病患者便秘并非小事一桩,其中隐藏着巨大的危害.用力排便时糖尿病患者血压会较正常水平明显升高,并可能诱发视网膜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或急性脑血管病.
糖尿病常见病因有哪些
糖尿病常见病因有哪些,每一位老年人都非常害怕自己患上糖尿病,因为当一个人患上糖尿病之后,那么他就有很多的食物不能食用,日子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很多的老年人都想要去了解糖尿病的病因,那么糖尿病的常见病因都有哪些呢?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表现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很多,比如会感觉到口渴,总是想喝水。另外小便的次数也会增多,此外患者还会总感觉到饥饿,吃了很多的食物,还是出现了迅速消瘦的情况,有这些异常时,要注意及时进行检查与治疗。
哺乳期血糖高对宝宝有什么影响
哺乳期血糖高基本上对宝宝没什么影响。哺乳期血糖高,需要到医院检查确诊一下,如果血糖不是特别高,可通过控制体重,低糖饮食,适当锻炼,血糖是可以恢复的,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如果血糖持续保持在高水平,需要遵医嘱使用降糖药治疗;如果确诊为糖尿病,可以使用胰岛素降糖,这样还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哺乳期因为饮食与作息等各种原因,血糖高有时是难免的,注意不要让血糖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就可以,而且哺乳期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确诊,如果空腹血糖连续两次都在七点一以上,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语音时长 01:52

2020-01-09

53808次收听

糖耐量检查前注意事项有哪些
糖耐量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如下:进行糖耐量检查的前三天,需正常饮食,无需特殊准备;需维持正常的运动量,避免进行剧烈运动,防止运动量过大对血糖造成影响;糖耐量检查前一天晚上8-10点后,需禁食,保证空腹8-12小时,可适量饮水,但避免过量,防止稀释血糖,禁止饮用茶及含糖饮品。
02:29
糖尿病早期的症状
糖尿病拥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并发症较多,会导致病人生活质量下降,甚至会带来致死致残风险的增加。所以在糖尿病的整个诊疗过程中,早期识别、早期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必不可少。糖尿病,在经典的概念中,一般是三多一少的症状。三多包括多饮、多尿、多食。一少包括体重下降。现在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以及人们对于糖尿病筛查意识的增强,很多病人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甚至会有患者仅出现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糖尿病眼底问题、视力下降、糖尿病肾病、水肿或者蛋白尿等。
糖尿病最严重的症状是什么
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不好,容易诱发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以及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并发症。急性并发症常见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一般发生于年老体弱的糖尿病病人,死亡率比较高。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者会导致失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严重症需要透析,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主要包括脑梗死、心肌梗死。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还可能导致糖尿病足发生,部分病人要高位截肢。糖尿病病人血糖长期控制不好,可能从头到脚都出现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建议糖尿病病人从早期开始严格控制好血糖,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语音时长 01:50

2019-12-06

56423次收听

02:00
糖尿病能吃什么水果
需要根据水果的含糖量,结合自身情况或血糖情况合理的选择水果。优先选择:李子、杏、小叶桔、柚子、柠檬、芒果、木瓜、西瓜等。因水果的含糖量不同,被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含糖量大于20%,这类水果尽量少选或者是不选。如雪梨、红果、枣、芭蕉、菠萝蜜、香蕉、椰子等。第二类,含糖量在10%到20%的水果,如苹果、梨、桃、樱桃、葡萄、石榴、桑葚、黑加仑、无花果等。第三类,含糖量小于10%的水果,优先选择。如李子、杏、小叶桔、柚子、柠檬、芒果、木瓜、西瓜等。
酮症酸中毒有哪些表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主要是由血糖增高引起。血糖最高可以到达30mmol/L。这个时候由于高血糖,病人尿里排出大量葡萄糖,并带着大量的水分。所以这些病人在疾病早期,就会有严重的口渴、多饮、多尿。时间长了,患者排出的水分过多,体内的循环就开始有变化,所以患者会感觉到无力,甚至走路也走不动。到了病程后期,血糖升高太严重,这时候就有可能出现的意识障碍,感觉脑子糊里糊涂,甚至昏迷。所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开始是“三多一少”加重,然后有意识的障碍,最后有可能导致昏迷。必须到医院进行抢救。
语音时长 01:32

2019-06-11

64437次收听

01:47
酮症酸中毒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主要包括大量补液,补充胰岛素,补充氯化钾,补充碱性药物四个方面。一、大量补液体,因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失水很严重,所以要补充生理盐水,最好通过静脉补液,一天可以补4000到10000ml。二、补充胰岛素,因为这时候血糖很高,而胰岛素降血糖的效果最好。而且需要静脉使用胰岛素,使血糖快速下降。三、给低血钾病人补钾。四、对酸中毒患者补充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是碱性物质,能够中和酸中毒。
糖尿病会心跳快吗
在生活中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但是对于患者来说就会出现很多明显的症状,而且也会有更多的并发症,其实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并不会出现心跳加快的现象,而之所以心跳加快,主要就是因为并发症而引起的,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就会损害血管,所以说必须要尽快的接受治疗,当然在我们治疗的过程中也需要利用更多的时间休息,不要做剧烈的运动。
02:46
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糖尿病根本原因不清楚,但是糖尿病有家族史,与年龄有关,妊娠、多囊卵巢综合症、缺乏运动、油脂摄入多、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等都可以导致糖尿病高发。目前糖尿病的根本原因还不是十分清楚,但临床上糖尿病常见于:1、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部分人群,患糖尿病的几率高。2、年龄大于40岁的人群,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的患病率会增加。3、妊娠期糖尿病或有过巨大儿生产史的妇女,患糖尿病的几率也较高,这是女性特有的预警机制。4、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现在越来越多年轻女性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一方面可以引起月经的紊乱造成不孕,引起胰岛素抵抗,血糖的异常,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5、一部分人群体力活动较少,缺少运动,因为运动可以消耗热量,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6、油脂摄量过多,合并有高血压或血脂异常的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也比较高。这部分人群出现糖尿病并发症早,且会加重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7、长期服用一些药物,虽然药物可以治疗一定的疾病,但会增加糖尿病发病率。
01:50
糖尿病的自我调理
糖尿病人想要通过自我调养从而使得血糖能达到理想的水平,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根据医生建议,控制相应体重;二、改善生活方式,忌烟酒、适量运动;三、听从专科医生、护士,包括营养师等专业人士的意见,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