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如何自我预防动脉导管未闭

发布时间:2020-09-1659189次浏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起来自己的身体健康,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比如动脉导管未闭这种病,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那么如何自我预防动脉导管未闭呢,希望下边的介绍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预防

1、预后预防:动脉导管闭合术中大出血所致的手术死亡率,视导管壁质地、采用闭合导管的手术方式以及手术者技术的高低等而导,一般应在百分之1以内。导管单纯结扎术或钳闭术有术后导管再通可能,其再通率一般在百分之1以上,加垫结扎术后复通率低于前二者。动脉导管闭合术的远期效果,视术前有否肺血管继发性病变及其程度。在尚未发生肺血管病变之前接受手术的病人,可完全康复,寿命如常人;肺血管病变严重呈不可逆转者,术后肺血管阻力仍高,右心负荷仍重,效果较差。

二、术前准备

持续面罩和头罩吸氧、控制心衰、抗生素应用、雾化吸痰、营养支持、呼吸机辅助等。

三、其他注意事项

(1)在施行根治性手术时,要求患儿不能有气管炎和肺炎等内科疾病,因此,家长应对有动脉搏导管未闭的宝宝特别关注,最重要的是把握住时机,争取如期进行根治性治疗。

(2)注意纠正患儿不正确姿势。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是采用左侧后外伤口,伤口较长,在左侧背部。故患儿术后左臂不敢活动,怕痛。走路爱斜着身体,左肩低、右肩高。家长应鼓励患儿多活动左臂,走路时姿势要端正。

相关推荐

动脉导管未闭怎么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原则就是防止新的毛炎,有效的控制心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一般的主张及时尽早的手术治疗,手术可以介入治疗为主,一般的早产儿,如果一岁以前可以观察,动脉导管是否能够自行的闭合。一岁以后动脉导管仍未闭就可以采取手术的治疗。还有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以布洛芬、硬脱镁锌等非载体的抗炎药物,这些药物有促进动脉导管的闭合的作用。但是这些药物的副作用还是比较大的,主要导致胃部的穿孔或者影响血小板的凝集等等。一般来说超过一岁以上的患儿,应该采取手术治疗,手术分为两种,一种是动脉导管的切断缝合手术,这是一个新外科的手术,需要开胸,手术创面比较大,但手术比较彻底,同时有可能还需要解决的其他的血管畸形的可以一块做。第二个是以介入为主的手术,这个手术创面的比较小,恢复起来比较快。这个是现在大多数动脉导管未闭采用的都采用介入手术的方法来治疗这个疾病。
语音时长 02:01

2021-01-15

116322次收听

动脉导管未闭怎么办
动脉导管未闭怎么办?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对刚出生的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幸的,一旦确诊动脉导管未闭后就要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治疗,以免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和未来,那么,动脉导管未闭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动脉导管未闭需不需要手术
动脉导管未闭需要手术吗?每一位家长朋友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身体健康,都希望他们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可是当孩子患上动脉导管未闭后就会给孩子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因此,必须尽快治疗,那么,动脉导管未闭需要手术吗?
动脉导管未闭不做手术行吗
动脉导管未闭不做手术行吗?动脉导管未闭在婴儿中发病率还是很高的,占先天性心脏病的百分之二十左右,给整个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太小手术伤害太大,迟疑要不要进行手术治疗,那么,动脉导管未闭不做手术行吗?
应该如何预防动脉导管未闭
应该如何预防动脉导管未闭?现在的小儿疾病越来越多了,严重危害到孩子的健康,动脉导管未闭就是这样的一种疾病,因此,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减少疾病的发病率,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动脉导管未闭呢?
动脉导管未闭有什么并发症呢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先天性心脏,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总数的约15%。动脉导管未闭常见于早产儿,而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两倍,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那么动脉导管未闭有什么并发症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动脉导管未闭可以自愈吗
动脉导管未闭是我国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之一,它会严重的困扰着新生儿的健康。在临床中发现,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时候都有动脉导管,它是为了给胎儿充分的供血、供氧用的。当胎儿出生之后,通过肺来呼吸有效的肺循环,动脉导管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就会自行的闭合。如果出生以后胎儿的动脉导管仍没有闭合,就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但是大家大可不必过分紧张,因为研究发现三岁之前动脉导管还是有自己闭合的可能,可以对其进行密切的随访和观察。如果动脉导管分流很大,建议患者积极的手术治疗,如果只是一两毫米左右的,可以进行密切的随访、观察,看看它自己能不能闭合。即使没有闭合,这种很小的动脉导管未闭,也不着急去马上去处理。如果是分流很大,会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肺动脉,甚至有形成肺动脉高压的可能,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要进行早期的积极干预,如果三岁之后没有闭合,在医生的指导下,可能会采取微创介入的办法。如果三岁之后定期随访,自己闭合了,它再重新开放的可能性就几乎很小了,那就可以达到自己愈合的目的了。
语音时长 01:38

2020-02-27

62206次收听

02:52
什么是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是我国非常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之一,它困扰着我国新生儿的健康。胎儿的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有一个血管通道,随着患者出生之后,这个通道就会自动的闭合,但是有极少一部分孩子出生之后,这个通道没有闭合,这就叫做动脉导管未闭。如果患者有动脉导管未闭,动脉血就会不断的冲击到静脉,给患者的静脉造成了很高的负担,如果没有及时的去明确诊断,随着时间的延长,就会导致肺动脉高压。绝大部分的动脉导管未闭患者都可以通过不开刀,微创的介入封堵办法进行手术,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02:43
动脉导管未闭严重吗
动脉导管未闭是我国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之一,它严重的困扰着我国新生胎儿的健康。随着医务工作者十几年、几十年的不断的探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筛查、治疗、随访,医生建立了一个非常好的一系列整治的体系,一旦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建议大家到正规的专科进行就诊,医生可以根据患儿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目前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微创不开刀的进行动脉导管未闭的封堵治疗,达到了临床治愈的目的,目前这个方法是非常成熟的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方法。
02:28
动脉导管未闭能自愈吗
胎儿出生之后,未闭的动脉导管会自行的闭合。如果出生以后胎儿的动脉导管仍没有闭合,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研究发现三岁之前动脉导管是可以自愈的,患者只需对其进行密切的随访和观察。对于一两毫米左右的动脉导管未闭,只需要进行密切的随访。如果是分流很大的动脉导管未闭,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肺动脉,甚至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可能,则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干预治疗。如果三岁之后没有闭合,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微创介入的办法。三岁之后定期随访,自己闭合了,再重新开放的可能性几乎很小。
02:36
动脉导管未闭外科微创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需要进行密切的随访和积极的观察,根据超声筛查检查动脉导管未闭的位置、大小、分流的情况,目前动脉导管未闭,大部分患者选择微创、不开刀、介入封堵的治疗手段,通过腿上的血管送一个封堵器,封堵器到达动脉导管,堵住它,达到临床上闭合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外科小切口进行结扎。如果是外科进行结扎,等伤口愈合之后完全停药,每年超声随访。如果是外科小切口进行结扎,需要观察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是否存在感染,要避免沾水才能使伤口尽快的愈合,患者需要进行超声的复查观察结扎的情况,可能会有极少的一部分情况结扎不完全,甚至会遗留一个洞。
02:15
动脉导管未闭严重吗
动脉导管未闭是结构的先天畸形,严重程度与否与导管的粗细有关系。如果动脉导管比较细,早期没有症状;如果导管特别粗,有时婴幼儿会出现肺炎、心衰的症状。所以动脉导管未闭严重不严重,关键决定于导管的粗细。动脉导管未闭早期可以采用介入治疗的办法。如果动脉导管粗,可以选择介入封堵、外科进行结扎,也可以进行体外循环下进行导管内缝合等办法,都可以终止动脉导管闭的进一步发展。一旦发现有动脉导管未闭,建议要早治疗,无论选择哪种办法效果都很好。
什么是动脉导管未闭
胎儿出生前动脉导管自动闭合,如持续不闭合会形成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应实施手术。动脉导管是胎儿时期肺动脉与主动脉间的正常血流通道,此时肺呼吸功能障碍,来自右心室的肺动脉血经导管进入降主动脉,为胚胎时期特殊的循环方式。
语音时长 01:32

2018-09-30

58805次收听

动脉导管未闭2mm严重吗
动脉导管未闭2mm不是很严重,动脉导管未闭在我国较常见,临床表现与主动脉窦瘤破裂相似,可听见性质相同的连续性心脏杂音。若患者出现动脉导管未必2mm时,观察未闭合动脉导管部位、具体程度、是否合并其余问题,临床上是否存在频繁感冒,生长发育受限等情况,有自愈可能。
语音时长 01:32

2018-09-30

56318次收听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适应证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适应症:诊断明确,除禁忌症者都应做导管结扎术;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时,易发生呼吸衰竭,应依赖呼吸机辅助通气;有症状的动脉导管未闭者应尽早手术;充血性心力衰竭、内科治疗无效者,应紧急手术;右向左分流是手术禁忌症,不能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18

2018-09-30

53746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