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脂溢性皮炎和毛囊炎的区别

1849次浏览

脂溢性皮炎毛囊炎是两种不同的皮肤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和好发部位。脂溢性皮炎通常与皮脂分泌过多、马拉色菌感染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红斑、油腻性鳞屑,好发于头皮、面部等皮脂腺丰富区域;毛囊炎主要由细菌或真菌感染毛囊引起,表现为红色丘疹、脓疱,好发于毛发密集部位如头皮、胡须区等。

1、病因差异

脂溢性皮炎的发生与皮脂腺分泌旺盛、马拉色菌过度增殖密切相关,也可能与遗传、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毛囊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少数情况下可由真菌如糠秕孢子菌导致,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局部清洁不当可能诱发。

2、症状表现

脂溢性皮炎典型症状为边界不清的红斑,表面覆盖黄色油腻性鳞屑,可能伴有轻度瘙痒。毛囊炎表现为毛囊为中心的红色丘疹或脓疱,顶端可有脓头,伴随明显触痛,严重时可形成疖肿。

3、好发部位

脂溢性皮炎好发于头皮、面部T区、耳后、胸背等皮脂腺密集区域。毛囊炎常见于头皮、胡须区、颈部、腋下、大腿根部等毛发旺盛部位,也可出现在任何有毛囊的皮肤区域。

4、病程特点

脂溢性皮炎往往呈慢性反复发作,冬季加重夏季减轻。毛囊炎多为急性发作,细菌性毛囊炎经适当治疗可在数日内消退,真菌性毛囊炎病程可能迁延。

5、治疗原则

脂溢性皮炎常用酮康唑洗剂、二硫化硒洗剂等抗真菌药物,严重时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细菌性毛囊炎需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真菌性毛囊炎需使用联苯苄唑乳膏,顽固病例可能需口服抗生素。

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洗,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洗护产品。脂溢性皮炎患者需限制高糖高脂饮食,毛囊炎患者应避免抓挠和挤压皮损。两种疾病均可能复发,若症状持续加重或扩散,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避免自行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

相关推荐

荨麻疹两三年了怎么治疗
慢性荨麻疹可通过抗组胺药物、免疫调节、过敏原规避、中医调理、生物制剂等方式治疗。慢性荨麻疹通常由自身免疫异常、慢性感染、物理刺激、内分泌紊乱、精神因素等原因引起。
肋骨右侧下面隐隐作痛怎么治疗
肋骨右侧下面隐隐作痛可通过热敷、调整姿势、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肋骨右侧下面隐隐作痛可能与肋软骨炎、胆囊炎、肋间神经痛、肋骨骨折、肝炎等因素有关。
宫颈口有小硬疙瘩疼痛是怎么回事
宫颈口有小硬疙瘩疼痛可能与宫颈纳氏囊肿、宫颈息肉、尖锐湿疣、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肺癌伴骨转移晚期症状有哪些
肺癌伴骨转移晚期症状主要有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全身衰竭等。肺癌骨转移多发生在脊柱、骨盆、肋骨等部位,晚期可能伴随多器官功能损伤。
曾经月经不调怎么回事
月经不调可能由内分泌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子宫内膜病变、精神压力过大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