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片的副作用
卡托普利片常见副作用主要有干咳、低血压、高钾血症、血管性水肿、肾功能异常等。该药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1、干咳
卡托普利片可能引起持续性无痰干咳,与缓激肽蓄积刺激呼吸道有关。症状多出现在用药初期,夜间加重,停药后通常可缓解。若咳嗽影响生活,可遵医嘱更换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如缬沙坦胶囊。
2、低血压
首次用药或剂量增加时可能出现血压骤降,尤其见于脱水或心力衰竭患者。表现为头晕、视物模糊、乏力,严重时可发生晕厥。用药前需评估血容量状态,起始剂量宜小,建议首次服药后平卧30分钟。
3、高钾血症
该药抑制醛固酮分泌可能导致血钾升高,与保钾利尿剂螺内酯片联用时风险增加。患者可能出现肌无力、心律失常,需定期监测血钾水平。肾功能不全者更易发生,必要时需配合降钾树脂散治疗。
4、血管性水肿
罕见但严重的过敏反应,表现为突发口唇、舌体或喉头水肿,可导致呼吸困难。与遗传性C1酯酶抑制剂缺乏有关,需立即停药并就医,紧急情况下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液。
5、肾功能异常
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用药后可能发生急性肾损伤,表现为少尿、血肌酐升高。用药初期应监测肾功能,必要时联用呋塞米片利尿治疗。严重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或改用其他降压方案。
服用卡托普利片期间应避免高钾饮食,限制香蕉、橙子等富钾食物摄入。定期监测血压、血钾及肾功能指标,出现严重副作用时及时就医。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突然停药,合并用药前需咨询医生,避免与非甾体抗炎药等影响肾功能的药物联用。服药后如有头晕症状,应避免驾驶或操作精密仪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