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内癌栓是什么意思
脉管内癌栓是指癌细胞侵入血管或淋巴管后形成的栓子,属于肿瘤转移的高危因素。脉管内癌栓的形成可能与肿瘤侵袭性强、血管生成活跃等因素有关,通常提示疾病进展风险较高,需结合病理检查结果评估。
癌细胞突破原发灶基底膜后,可能通过释放蛋白水解酶破坏脉管壁,进而侵入血管或淋巴管系统。在血流或淋巴液冲刷下,脱落的癌细胞可黏附于脉管内皮形成微小栓子,这些栓子表面常覆盖纤维蛋白和血小板,形成保护性屏障逃避机体免疫清除。病理学检查可见脉管腔内充满异型细胞团,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上皮源性标记物阳性。脉管内癌栓的存在往往伴随肿瘤细胞增殖指数升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过表达等分子特征。
特殊情况下,某些低度恶性肿瘤也可能出现脉管内癌栓,但细胞异型性较轻,增殖活性较低。部分炎性病变导致的脉管内皮损伤可能形成类似癌栓的结构,需通过特殊染色与真性癌栓鉴别。少数病例中,治疗后的肿瘤坏死物质进入脉管可能被误判为癌栓,此时需结合临床病史综合判断。
发现脉管内癌栓后应完善全身评估,通过影像学检查排除远处转移。治疗上可能需要调整原定方案,增加辅助化疗或靶向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日常需保持规律随访,监测肿瘤标志物变化,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或疼痛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