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失眠做什么检查
确诊失眠通常需要结合睡眠量表评估、多导睡眠图监测、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心理评估等检查手段。失眠可能与心理压力、环境干扰、躯体疾病、药物影响或神经系统异常等因素有关。
1、睡眠量表评估
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失眠严重指数量表等工具量化睡眠问题。这类问卷可评估入睡困难、早醒、日间功能受损等核心症状,帮助医生初步判断失眠类型和严重程度。量表结果需结合临床访谈综合分析。
2、多导睡眠图监测
在专业睡眠实验室连续记录脑电波、眼动、肌电、血氧等生理参数,可客观检测睡眠结构异常。该检查能鉴别单纯性失眠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等继发性睡眠障碍,监测结果可显示睡眠潜伏期延长、深睡眠减少等特征性改变。
3、血液检查
甲状腺功能检测可排除甲亢或甲减导致的代谢性失眠,贫血筛查有助于发现营养缺乏相关睡眠障碍,血糖检测能识别糖尿病引发的夜间觉醒。必要时需检查肝肾功能以评估药物代谢能力对睡眠的影响。
4、影像学检查
头部CT或MRI适用于排查脑卒中、脑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失眠,特别针对伴随头痛、肢体麻木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功能性核磁共振可观察睡眠相关脑区活动异常,但临床常规应用较少。
5、心理评估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等工具筛查共病情绪障碍。慢性失眠患者常合并焦虑抑郁,心理评估能明确精神心理因素在失眠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制定认知行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确诊失眠后应建立规律的睡眠节律,保持卧室黑暗安静,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日间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但睡前4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晚餐不宜过饱。若自我调节效果不佳,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或短期药物干预,避免自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
相关推荐
02:35
02:28
03:13
03:16
0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