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有什么症状小儿
小儿心肌炎的症状主要有发热、乏力、胸闷胸痛、呼吸急促、心律失常等。心肌炎是指心肌发生炎症反应,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
1、发热
小儿心肌炎早期常出现发热,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伴随畏寒或寒战。发热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病毒侵入心肌细胞后引发炎症反应。家长需监测孩子体温变化,避免高热引发惊厥,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退热。
2、乏力
患儿表现为精神萎靡、活动量减少、拒绝玩耍或进食,与心肌收缩力下降导致全身供血不足有关。乏力程度与心肌损伤范围相关,轻度心肌炎可能仅表现为易疲劳,重度可出现嗜睡甚至昏迷。家长需保证患儿卧床休息,减少心脏负荷。
3、胸闷胸痛
年长儿童可主诉心前区压迫感或刺痛,婴幼儿则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胸痛因心包受累或心肌缺血导致,可能放射至左肩背部。急性期需绝对卧床,可遵医嘱使用辅酶Q10胶囊营养心肌,或曲美他嗪片改善心肌代谢。
4、呼吸急促
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增快,婴儿超过40次/分,儿童超过30次/分,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这与心功能不全导致肺淤血有关,可能伴随咳嗽、粉红色泡沫痰。家长需抬高患儿床头,保持呼吸道通畅,医生可能开具呋塞米片减轻肺水肿。
5、心律失常
听诊可发现心动过速、早搏或心律不齐,心电图显示ST-T改变、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可能导致晕厥或猝死,需心电监护。治疗可选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控制室性心律失常,或阿托品注射液改善房室传导阻滞。
家长应保持患儿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2克,避免腌制食品。急性期需严格卧床1-2周,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肌酶谱、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观察有无心脏扩大或心功能减退。注意观察尿量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发现尿量减少或下肢水肿需及时复诊。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但所有药物使用均需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