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扁桃体发炎治疗
化脓性扁桃体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局部清洁、退热镇痛、液体补充、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化脓性扁桃体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咽痛、高热、扁桃体化脓等。
1、抗生素治疗
化脓性扁桃体炎多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罗红霉素胶囊等。抗生素疗程通常需完成7-10天,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自行停药。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指导精准用药。
2、局部清洁
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或生理盐水漱口有助于清除脓性分泌物。儿童可配合使用儿童专用口腔喷雾。含漱时头后仰使液体充分接触扁桃体区域,每日重复进行3-4次。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漱口水。
3、退热镇痛
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咽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地喹氯铵含片缓解症状。退热药物使用间隔应超过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儿童需根据体重调整剂量。
4、液体补充
发热期间应保证每日2000-3000毫升水分摄入,可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等。避免酸性或过热饮食刺激咽喉。儿童可少量多次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预防脱水。观察尿量可判断补液是否充足。
5、手术治疗
每年发作超过7次或引发睡眠呼吸暂停时需考虑扁桃体切除术。常用术式包括低温等离子切除术和传统剥离术。术后需流质饮食2周,避免剧烈咳嗽。手术禁忌证包括出血性疾病、急性感染期等。
治疗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饮食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和易消化的优质蛋白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恢复期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但需避免过度用嗓。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和进食情况,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无法进食应及时复诊。痊愈后仍应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更换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