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闭锁怎么办

胆道闭锁可通过肝门空肠吻合术、肝移植、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术后护理等方式治疗。胆道闭锁通常由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病毒感染、免疫因素、遗传因素和围产期损伤等原因引起。
肝门空肠吻合术是胆道闭锁的首选手术方式,适用于胆管未完全闭锁的患儿。手术通过切除闭锁的胆管,将肝门部胆管与空肠吻合,重建胆汁引流通道。术后需密切监测胆汁引流情况和肝功能指标。该手术最佳实施时间为出生后60天内,超过90天手术效果可能下降。
对于晚期胆道闭锁或肝门空肠吻合术失败的患儿,肝移植是最终治疗选择。活体肝移植和尸体肝移植均可采用,需根据供体匹配情况和患儿病情决定。移植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等预防排斥反应,并定期复查肝功能。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术前准备和术后辅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熊去氧胆酸胶囊帮助胆汁排泄,维生素K1注射液预防出血,头孢曲松钠粉针预防感染。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替代手术治疗。
胆道闭锁患儿常伴有营养不良,需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饮食,必要时通过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可选用特殊配方奶粉如中链甘油三酯配方,帮助脂肪吸收。定期监测体重、身高和头围等生长指标。
术后护理对患儿恢复至关重要。需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观察有无胆汁渗漏或感染迹象。按医嘱定期复查超声、肝功能等检查。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建立规律的随访计划,监测生长发育和并发症。
胆道闭锁患儿家长需密切观察黄疸、大便颜色和腹部膨隆等情况变化。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避免高脂饮食,选择易消化食物。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和预防接种,按医嘱规范用药和复查。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出现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