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着脚踝肿
扭伤脚踝后出现肿胀通常是踝关节韧带损伤的表现,可能由踝关节扭伤、韧带撕裂、骨折等原因引起。轻度肿胀可通过冰敷、抬高患肢等方式缓解,严重肿胀需就医排除骨折或韧带断裂。
踝关节扭伤后局部血管破裂会导致组织液渗出,形成肿胀和淤血。受伤后48小时内应重复进行冰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时需注意松紧度,避免影响血液循环。受伤72小时后可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温度控制在40-45摄氏度为宜。恢复期间建议使用护踝支具保护关节,避免二次损伤。若肿胀持续加重或出现剧烈疼痛、关节变形等情况,可能存在韧带完全断裂或骨折,需及时进行X线或核磁共振检查。
部分患者因先天性韧带松弛或既往踝关节损伤史,更容易发生严重肿胀。糖尿病患者、老年人等群体可能因微循环障碍导致肿胀消退缓慢。长期使用抗凝药物者可能出现更严重的淤血和肿胀。职业运动员等高强度运动人群若处理不当,可能发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孕妇因激素水平变化导致韧带松弛,扭伤后肿胀程度往往更明显。
踝关节扭伤后应避免过早负重活动,建议休息1-2周。恢复期可进行踝泵运动、抗阻训练等康复锻炼,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饮食上可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鱼类,有助于组织修复。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至心脏水平以上,有利于减轻晨间肿胀。3个月内避免进行剧烈跑跳运动,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更安全。若6周后仍有明显肿胀或疼痛,建议复查评估韧带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