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的检查方法

51714次浏览

糖尿病的检查方法,糖尿病疾病常使病人休息不好,糖尿病的出现让患者的生活受限,患者生活中会产生极烦闷的感觉,以至于出现很多的不好的现象,但是糖尿病患者要振作起来。那么生活中有效检查疾病的方法有哪些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糖尿病的检测方法主要有:

早发现糖尿病,必要的检查不可少,目前发现高血糖的检查方法有多种,各有优劣。

指尖血糖:扎手指检测,优点是可以几十秒出结果非常方便,其检测结果与抽血结果相差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不足之处是手指血血糖稳定性差,因此不能用来诊断糖尿病。

空腹血糖:医药招商网抽取静脉血,要求隔夜空腹至少8~12小时未进食后,上午9点前且早餐前采的血,是目前诊断糖尿病最常用指标。

高血糖检查方法

餐后2小时血糖:抽取静脉血,多数指从早餐吃第一口时算起的两个小时,检测时间应该在这个时间点上的前后15分钟;不足之处是测餐后血糖影响因素多、抽血时间受限,较少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随机血糖:抽静脉血,一天24小时的任何时候静脉血糖。

以上就是有效检查糖尿病的方法介绍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做好疾病相应的检查对我们自身有很大帮助,祝患者早日康复。

相关推荐

02:23
考格列汀片对服用时间有要求吗
考格列汀片通常是指倍长平考格列汀片,其服用时间一般无明确要求,饭前、饭后均可遵医嘱服用。倍长平考格列汀片是一种DPP-4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DPP-4的活性,提高胰岛素水平,帮助患者降低血糖,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该药属于双周口服降糖药,在单周使用的DPP-4抑制剂基础上引入了三氟甲基,增强了药物的疗效以及稳定性,还延长了药物的半衰期。其半衰期长达131.5小时,能降低用药频次、简化降糖方案,进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满意度。该药使用较为方便,比较适合频繁出差、旅行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且不受进食限制,饭前或饭后均可服用。该药安全性高,肾功能不全、轻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无需调整用药剂量。在用药方案上,该药既可单药治疗,也可联合用药。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8%,可以遵医嘱单独口服该药控制血糖。若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8%,或血糖水平一直不稳定,可以遵医嘱将该药与格华止盐酸二甲双胍片、迪沙格列吡嗪片等降糖药物联用,能较好地控制血糖,且发生低血糖的概率较小。用药期间,患者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低脂、低糖的食物为主,如燕麦、玉米、番茄、黄瓜等,同时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
睡眠不足影响血糖稳定
现代夜生活非常丰富,紧张而快节奏的压力下,很多人喜欢在晚上放松一下,这样晚上的睡眠时间就被挤占了,很多人的平均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一些人甚至每晚平均睡眠时间还不足5小时。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性表现的一组代谢性疾病。伴随因胰岛素分泌或者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机体内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糖尿病不单单是血糖高,还包括血压异常、血脂异常、尿酸异常、体重异常等等。“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即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血糖升高的主要危害在于血管病变,血管病变进一步导致靶器官损害,由此引起心、脑、肾、眼、足、神经、皮肤等器官的慢性并发症。其中心脑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同时,血糖过高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重症感染等急性并发症,危及生命。
语音时长 01:29

2020-03-16

57249次收听

什么是糖耐量试验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以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和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是诊断糖尿病的确诊试验。对于处于其他疾病急性期的患者,可能需要重复进行以明确糖尿病的诊断。是指给成人口服七十五克无水葡萄糖,儿童按每公斤体重一点五克计算,总量不超过七十五克,然后测其血糖变化,观察病人耐受葡萄糖的能力,是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在血糖异常增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为明确是否为糖尿病可以采用。糖耐量试验注意事项:一、试验期间患者避免剧烈运动、体力劳动,安静休息,不能吸烟,禁食水。二、对于怀疑有反应性低血糖的而患者,延长试验时间,加测服糖后4小时和5小时的血糖。三、观察患者服糖后的反应,如患者在试验时出现面色苍白、恶心、晕厥应停止试验。若以上症状是在服糖后3~4小时出现,应考虑低血糖反应,立即采血查血糖,嘱患者食用稀饭、馒头之类食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四、采取血糖后应立即送检。
语音时长 01:38

2020-01-09

61487次收听

什么人容易得糖尿病
糖尿病的易发人群主要包括,家里有糖尿病史者、饮食不规律者、爱吃甜食者、不爱运动者、过于肥胖者、饮食太好者、孕妇以及生活不规律、熬夜者等。一、家里有糖尿病史者,如果父亲、母亲都有,那么其子女患上糖尿病机率大。二、饮食不规律者,很多人认为糖尿病是富贵病,是由于吃的太好了,其实不完全是,饥一顿饱一顿、饿时吃的太多,或经常吃10分饱,都容易得糖尿病。三、爱吃甜食者,为什么叫糖尿病,吃太多甜食为患糖尿病打下基础,虽不是直接原因,但是诱因。四、不爱运动者,身体内多余的能量消化不了,只有通过尿液排除,好多轻微糖尿病患者通过加强运动可以改善,如果你是一个爱运动的人,请坚持。五、过于肥胖者,肥胖的人不爱运动,是导致糖尿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六、生活不规律、熬夜者,一个生活不规律的人得任何病的概率都大于生活规律的人,糖尿病也不例外。七、饮食太好者,饮食过细,饮食太好会使身体发胖、血脂稠,也容易患糖尿病。八、孕妇:年龄超过30岁的高龄孕妇;肥胖,妊娠前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或者妊娠后盲目增加营养、进食过多、活动过少、体重增加太多的孕妇;直系亲属中已出现过妊娠糖尿病病人的孕妇;以往妊娠时曾出现妊娠糖尿病的孕妇;生育过巨大胎儿(体重大于8斤)的孕妇。
语音时长 02:10

2019-12-30

49362次收听

02:00
糖尿病能吃什么水果
需要根据水果的含糖量,结合自身情况或血糖情况合理的选择水果。优先选择:李子、杏、小叶桔、柚子、柠檬、芒果、木瓜、西瓜等。因水果的含糖量不同,被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含糖量大于20%,这类水果尽量少选或者是不选。如雪梨、红果、枣、芭蕉、菠萝蜜、香蕉、椰子等。第二类,含糖量在10%到20%的水果,如苹果、梨、桃、樱桃、葡萄、石榴、桑葚、黑加仑、无花果等。第三类,含糖量小于10%的水果,优先选择。如李子、杏、小叶桔、柚子、柠檬、芒果、木瓜、西瓜等。
01:41
妊娠糖尿病对胎儿影响
妊娠糖尿病对胎儿影响会引起胎停育,还有出现巨大儿。巨大儿本身就潜伏着可能将来更容易得糖尿病或发生多种并发症,所以妊娠高血糖一定要及时治疗,有时候经常需要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但是最推荐的还是胰岛素治疗,只有把血糖控制到正常,才能把妊娠高血糖对胎儿的影响控制到最小,将来就不会出现巨大儿情况,也有利于身体发育和对以后成长过程当中不得糖尿病也有好处。
01:38
糖尿病注意事项
对于糖尿病的患者而言,一旦发现了糖尿病,建议患者一定不要恐慌,按照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就可以。对于患者而言,首先要进行饮食上的控制。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均衡营养。另外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适量运动,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要增加一些运动量。同时糖尿病的患者还要进行血糖的监测,只有通过血糖监测,才能知道患者的血糖是否达标。才能了解患者目前的治疗情况。
糖尿病手术有效吗
糖尿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有些人控制不了,结果病情越来越严重。其实现在有有治疗糖尿病的手术,可以让血糖恢复正常。像胃转流手术,创伤小,风险低,恢复快,就是一个人们的好选择。对于早治疗的病人,恢复就会更快更彻底。
糖尿病吃什么水果有益
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是一切治疗方法的前提,适用于各型糖尿病病人。轻型病例以食疗为主即可收到好的效果;中、重型病人,也必须在饮食疗法的基础上,合理应用体疗和药物疗法。只有饮食控制得好,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才能发挥好的疗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什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与长期的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有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形成的原因比较常见就是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以及胰岛素抵抗的状态。高胰岛素的的情况下,可以导致大动脉、小动脉病变,小血管发生病变以后,血液不能有效的供应相对四肢的神经,神经就会病变、受到损害,会出现麻、凉、冷、痛的症状,出现手末梢或者脚的麻木、发凉、疼痛,以及感觉的减退,病人的感觉就像戴了一个手套,穿着一双袜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导致感觉减退,对温度不敏感,在用热水泡脚的时候很容易发生烫伤。
语音时长 01:42

2018-12-21

56485次收听

02:53
糖尿病需要终身吃药吗
糖尿病属于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终身吃药。糖尿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根治的办法,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现在,所有的治疗方法都是控制血糖,控制血糖的目的就是为了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方法可以用药以后血糖就达到正常,就不用服药。如果不坚持用药,血糖得不到理想的控制,就会出现很多并发症。最常见的就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可以出现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长期的血糖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就会出现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再严重感染以后,会出现糖尿病足、糖尿病坏疽,后果非常严重。另外,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可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上升。所以出现糖尿病以后,要遵医嘱坚持服药,避免发生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遗传吗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包括年龄、肥胖、高脂饮食、精神紧张活动量小等等,此外也呈现家族聚集性,所以糖尿病有一定的遗传性,但是具有遗传性的并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容易患糖尿病的体质,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低脂、低糖、低热量饮食,并且加强体育锻炼,就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出现。
血糖高是不是糖尿病
血糖高是不是糖尿病是个伪命题,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但是血糖高并不一定是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超过6.1以上就需要做糖耐量测试进行进一步检查,另外糖尿病的诊断还跟血糖的测定数值和次数有关,超过诊断标准,显然就是糖尿病。
语音时长 01:09

2018-09-30

57791次收听

糖尿病外科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境因素的改变,糖尿病这一慢性疾病逐渐演变成了流行性慢性疾病。据2013年9月完成的《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大型调查研究报道: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