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无移位髌骨骨折
无移位髌骨骨折可通过保守治疗促进愈合,主要方式有石膏固定、支具制动、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及定期复查。
1、石膏固定
急性期需采用长腿石膏或膝关节支具固定4-6周,保持膝关节伸直位以避免骨折端受力。固定期间需避免负重活动,定期检查石膏松紧度及皮肤状况,防止压疮或血液循环障碍。
2、支具制动
可选用铰链式膝关节支具替代石膏,允许早期有限度屈曲活动通常限制在30度内,有助于减少关节僵硬风险。支具需全天佩戴,仅在康复训练时短暂解除,持续使用至影像学显示骨痂形成。
3、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装置后开始渐进式康复,初期以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泵运动为主,2周后增加直腿抬高训练,6周后逐步引入被动屈膝练习。物理治疗如超声波或电刺激可辅助消肿及肌肉功能恢复。
4、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肿胀,配合碳酸钙D3片促进骨愈合。中后期可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控制局部症状。
5、定期复查
每2-4周进行X线复查评估骨折对位及愈合进度,若出现延迟愈合需调整康复方案。6-8周后根据愈合情况决定是否完全负重,通常3个月后可恢复低强度运动。
治疗期间需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鸡蛋、鱼肉,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避免吸烟饮酒影响愈合。康复阶段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逐步恢复膝关节功能。若出现突发疼痛或活动障碍应及时复诊,防止继发创伤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