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过缓的症状及危害
心率过缓是指静息心率低于60次/分钟,可能出现乏力、头晕、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晕厥或心源性猝死。
心率过缓的早期表现多为轻度乏力或活动后气短,部分患者在晨起时感觉头脑不清醒。随着心率进一步下降,可能出现眼前发黑、短暂意识丧失等脑供血不足症状。典型的心率过缓会伴随心悸感,尤其在夜间平卧时更为明显。部分患者会出现阵发性冷汗、恶心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当心率持续低于40次/分钟时,可能引发阿斯综合征,表现为突然晕厥伴四肢抽搐。
长期未治疗的心率过缓可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功能减退。由于心脏泵血效率降低,重要器官长期处于缺血状态,可能引发肾功能损伤或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心动过缓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等致死性心律异常。老年患者可能因脑灌注不足增加跌倒及骨折风险。某些特殊类型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还可能伴随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
发现心率过缓应及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体位改变。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限制咖啡因摄入,注意监测脉搏变化。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患者应遵医嘱调整降压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心动过缓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冬季注意保暖防止低温诱发心率下降,出现晕厥前兆症状需立即平卧并就医。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需定期复查设备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