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按摩穴位有哪些
肩周炎可通过按摩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天宗穴、曲池穴等穴位缓解症状。按摩这些穴位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
1、肩髃穴
肩髃穴位于肩峰端下缘,三角肌上部中央凹陷处。按摩该穴位可缓解肩关节疼痛和上肢麻木,适用于肩周炎早期症状。按摩时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以局部酸胀感为宜,每次持续按压1-2分钟,重复进行3-5次。
2、肩髎穴
肩髎穴在肩峰后下方凹陷处,约在肩髃穴后1寸。该穴位主治肩臂疼痛和活动障碍,对肩周炎引起的抬臂困难有明显改善作用。按摩时可用中指指腹顺时针揉按,力度以能耐受为度,每日可重复进行多次。
3、肩贞穴
肩贞穴位于腋后纹头上1寸,主治肩背疼痛和上肢不举。该穴位对肩周炎导致的夜间疼痛效果显著。按摩时可用拇指与食指捏拿穴位周围肌肉,配合轻揉手法,每次持续3-5分钟。
4、天宗穴
天宗穴在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主治肩胛疼痛和上肢活动受限。该穴位能有效缓解肩周炎引起的肩胛区放射痛。按摩时可用掌根按揉穴位,配合肩关节被动活动,每日可进行2-3次。
5、曲池穴
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凹陷处。虽然不在肩部,但该穴位能疏通上肢经络,对肩周炎伴随的肘臂疼痛有辅助治疗作用。按摩时可用拇指按压并配合屈伸肘关节,每次持续2-3分钟。
肩周炎患者除穴位按摩外,还应注意肩部保暖,避免受凉。日常生活中可进行爬墙运动、钟摆运动等康复训练,逐步恢复肩关节活动度。饮食上可适量补充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肉、鸡蛋、西蓝花等,有助于组织修复。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明显活动障碍,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结合物理治疗或药物治疗。按摩时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刺激导致局部损伤,同时配合热敷可增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