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部分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经药物治疗后预后情况良好

发布时间:2022-07-223271次浏览

摘要:患者于入院前1年出现皮肤瘀点瘀斑及牙龈出血,最近3天发现血小板低,于是家属带患者来医院就诊,通过体格检查、血常规、骨髓穿刺等进行检查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通过甲泼尼龙、皮下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药物治疗10天,最终治疗好转出院。

【基本信息】男、64岁

【疾病类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高血压

【就诊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4月

【治疗方案】针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予甲泼尼龙抑制血小板抗体产生,予皮下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升血小板治疗,输注浓缩血小板对症升血小板;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酸保护胃黏膜,予注射用酚璜乙胺止血;针对高血压予苯磺酸氢氯地平片口服控制血压。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0天,2周后复诊

【治疗效果】患者血小板逐渐升高,牙龈出血症状消失,治疗好转出院。

一、初次面诊

在4月份,我接诊了一位老年患者,家属推着轮椅进来很是谨慎,家属说道,患者血小板低,害怕撞到会出血不止。在我与患者家属详细的沟通下了解到,1年前患者身上会莫名其妙的出现瘀点、瘀斑,患者自己并没有磕碰的情况,但总是有瘀点瘀斑。后来患者还发现每天早晚刷牙都会有血丝,一开始以为是单纯的上火,所以没有在意。后来牙龈出血在持续性的出现,最近3天在街道处完善了一次血常规,提示血小板12*109/L,但是并没有出血不止的症状,也没有明显鼻出血及皮下出血的情况,但是家属担心血小板低会有其他隐性失血表现,于是就带患者来医院就诊,家属还说到最近患者精神饮食睡眠情况都可以,且有高血压10年病史,我告诉患者家属可能是血液相关疾病,需要住院明确诊断后进行治疗,家属及患者同意并住院。

二、治疗经过

入院后完善体格检查,提示:血压:172/91mmHg,皮肤散在瘀点、瘀斑,余未见明显异常。结合患者院外血常规提示血小板减少情况考虑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但是也并不能排除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导致的,结合患者查体,未触及脾大,且不伴有红细胞、白细胞减少,暂时排除急性白血病;完善骨髓穿刺:成熟无血小板形成的巨核细胞比例明显增多,可见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明显不良,因此排除再生障碍性贫血;再次完善血常规提示血小板8*10^9/L,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正常范围,结合骨髓穿刺结果,至此可以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对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来说,治疗方法包括临床观察随访、药物治疗、化疗及手术治疗四种方案;结合诊断结果及患者血小板水平,建议患者针对该病采取药物治疗,随后将病情及治疗方案告知患者及家属,家属认可准备进行治疗。针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予甲泼尼龙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血小板抗体产生,同时予皮下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升血小板治疗,输注浓缩血小板对症升血小板;为了防止治疗过程中的胃部刺激,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酸保护胃黏膜,同时予注射用酚璜乙胺止血,防止内出血;由于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且入院后测量血压高,因此予苯磺酸氢氯地平片口服控制血压。


图一:专科查体报告单

 

图二:血常规:血小板8*10^9/L

三、治疗效果

经药物治疗7天后,患者瘀点瘀斑没有新增,患者血小板并没有继续减少的情况;至住院治疗10天时,患者血压:126/83mmHg正常范围,瘀点瘀斑较前减少,复查血小板:110*10^9/L;我告诉患者家属患者症状好转,可以出院了,于是患者住院10天后就办理了出院手续。回家后患者进行继续口服苯磺酸氢氯地平片、氢化可的松2周后复诊。2周后复诊,患者无不适症状,血小板130*10^9/L,无出血倾向,继续随诊观察。

四、注意事项

患者治疗好转出院,家属及患者内心十分开心,同时家属及患者内心十分关心出院后自己需要注意什么,因此患者家属出院时让我给写一些日常生活上的需要注意的地方:

1、生活方面:患者注意要以正确心态面对疾病治疗,保证睡眠,适当运动;同时注意身体各器官、系统出血表现,避免受到碰撞出血不止,要遵医嘱服药按时来医院进行复查,定期复诊。

2、饮食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要吃清淡饮食易消化为主,不吃坚果、有果皮、硬质食物,食物和水温度不宜过高。多摄入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五、医生感悟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血小板的减少,一般一线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但患者常会因为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而自行减停药,这对疾病的控制是不利的,患者要遵医嘱进行服药。

经过这次治疗,患者和患者的家属也明白了对于患者来说的良好的心态及正确的治疗态度的重要性,正确认识疾病,遵医嘱进行治疗,避免再次加重病情而入院。

相关推荐

01:47
血小板减少危险吗
要根据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因,特别是血小板降低的程度来区分是否危险。血小板减少主要引起的临床风险是出血。出血和血小板降低的程度、和血小板降低的速度都有一定的关系。一般的血小板能够稳定的维持于50×109/L以上,不会引起出血。血小板降到20×109/L以下,特别是10×109/L以下属于血小板重度的减少,往往自发性的出血。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输注血小板或用药物迅速提升血小板,来减少出血。一些血小板迅速下降的病人、一些合并凝血机能异常的病人,血小板轻度或中度的降低也能引起出血的情况,需要根据病因针对性治疗。
01:28
吃什么升血小板最快
日常饮食和血小板高低之间并没有关联性。血小板降低,建议大家到医院血液科就诊,确定原因,根据情况给予必要的医学处理。从饮食上面并不能很好的补充血小板,中医认为花生衣也叫花生皮的提取物泡水,有提升血小板的作用,但是非常微弱。对于血小板减少,可以使用促血小板生成素,或者白细胞介素-11提升血小板,也可以使用艾曲波帕这些作用于血小板生成素受体的药物来提升血小板。紧急情况下,比如有出血,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可以通过输入血小板来提升血小板的数目。单纯的通过饮食提升血小板,没有明显的作用。
血小板偏低是什么原因
血小板计数也就是PLT,参考范围为100到-00×10^9/L,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个/L时,称为血小板减少。正常人血小板计数一天之内可有6%到10%的变化,一般早晨较低,午后较高,剧烈运动及饱餐以后比较高。妇女月经初期较低,经期后逐渐上升。在临床上血小板偏低,可见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血小板的生成障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性损伤、急性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晚期等。二、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也就是常说的ITP、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就是SLE,淋巴瘤、上呼吸道感染、风疹、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也就是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就是TTP、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三、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肿大,导致原因多为肝硬化,Banti综合征,血液被稀释,如输入大量库存血或大量血浆等。四、先天性血小板减少,见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语音时长 02:26

2021-07-09

63156次收听

人体血小板正常值是多少
人体血小板正常值是(100-300)*10^9/L。如果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就属于血小板减少。人体血液中的血小板主要功能是起到凝血和止血的作用。如果血小板数量下降,就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人体破损后,容易出现不容易止血的现象。如果血小板减少太多,还容易引起皮下和各脏器出现大量出血,导致患者出现贫血或者严重贫血。一方面会影响各脏器生理功能,另一方面,还容易引起患者身体抵抗力下降,发生一些感染性疾病等。血小板减少,最常见于一些血液系统疾病,比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20

81687次收听

血小板较低怎么治疗
血小板降低分为不同的程度,血小板减少是我们血常规的化验单上常见的指标内容,血小板减少包括常见免疫性相关的血小板减少,也包括恶性肿瘤或者放化疗之后血小板的减少,血小板减少的治疗需根据不同的病因针对治疗,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血小板正常的范围是一百五到三百五乘十的九次方每升,当血小板计数是一百乘十的九次方每升以下时属于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小于二十乘十的九次方每升则有致命风险。当病人因放化疗后引起血小板的减少,需对血小板的计数连续观察,如果出现连续下降的趋势,需及时用药。免疫性血小板减低如ITP,因病人长期用药产生耐药性则不需要保证血小板计数在一百乘十的九次方每升以上,保持在四十到五十乘十的九次方每升就相对安全。
语音时长 02:37

2020-02-27

56231次收听

02:12
血小板减少是什么病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有良性及恶性。良性有药物相关的,也有自身免疫相关的,还有身体器官比如肝脾增大引起的脾功能亢进及血小板的减低,其中自身免疫相关的血小板较低较为常见。还有妊娠相关的血小板减低,就是指孕妇怀孕后血小板会一直下降,在胎儿娩出后,血小板可以自行恢复,这些是属于良性情况。还有一些恶应疾病也会引起血小板的减低,包括血液学相关的恶性肿瘤,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相关疾病会引起血小板减少,还有实体瘤的骨髓转移包括常见的前列腺癌、胃癌、肺癌,甚至肿瘤化疗之后引起血小板减少,都是临床常见的情况。
03:36
血小板低怎么治疗
治疗血小板减少需对血小板的计数连续观察及时用药,并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血小板降低分为不同的程度,血小板减少是血常规的化验单上常见的指标内容,包括免疫性相关的血小板减少、恶性肿瘤或者放化疗之后血小板的减少。血小板正常的范围是(150~350)×10的9次方/L,当血小板计数是100×10的9次方/L以下时属于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小于20×10的9次方/L则有致命风险。当病人因放化疗后引起血小板的减少,如果出现连续下降的趋势,需及时用药。免疫性血小板减低如ITP,因病人长期用药产生耐药性则不需要保证血小板计数在100×10的9次方/L以上,保持在(40~50)×10的9次方/L就相对安全。
血小板减少好治吗
血小板减少这一病情可能是由于很多原因所造成,因为血小板减少会造成患者凝血机制出现问题,可能会使患者造成皮下瘀斑,或者是出血不容易制止的现象引起贫血。血小板减少是否好治要看血小板所造成的原因来判定。如果是因为骨髓问题或者是血液病情而造成的血小板减少,治疗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对于因为感冒或者是炎症而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是好治的。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紫癜的一种。当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时候,患者们也不要太担心,这时候可以通过西药来治疗,在西药上一般使用激素来治疗。当出血严重的时候,可以通过输血或者血小板来治疗。万不得已的时候还可以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
血小板正常值是多少
一些朋友在生活中会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检查,血液的检查是很常见的项目,可以从检查单知道血小板的情况,正常值范围是100~300×10^9/L。当然这个检查结果也不一定准确,可能与检查前的注意事项没有做好有关系,也与仪器设备有一些关系。
血小板低怎么补
体内血小板过低是一定要补的,常见的补充血小板的方法有食疗法以及中医疗法,另外如果大家体内严重缺乏血小板,而且情况非常危急的话,才可以考虑输血法,同时血小板过低,给大家身体带来的伤害还是比较大的,比如说引起各大器官出血以及流血不止等等。
血小板计数偏高怎么回事
血小板的计数如果出现偏高的现象,也就意味着个人的健康受到影响,必须要尽快的接受调理,比如说之所以会出现偏高,可能是因为患有骨髓增生性肿瘤而引发的,甚至可能是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所引发的一种并发症,其实在最初的时候大概有20%的患者并没有任何的症状,但是在接受检查之后才知道血小板增多,接下来可能就会出现视力模糊,血管性头痛,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出血的现象,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也可能会引发脑出血。
造成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的原因大部分跟免疫系统、药物或毒物损害有关。大部分病人都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原因不明,与免疫、过敏、病毒都有一定关系。大部分病人到医院都要做骨穿,骨穿是诊断的基本,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
语音时长 00:54

2018-09-30

64332次收听

如何治疗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按疾病对应治疗,一定要找到疾病的源头。血小板减少,病人的临床表现就是出血。血小板减少症原因可能有几十种,如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性血小板减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骨髓纤维化等等。不同的血小板减少,它的治疗也不同。
语音时长 01:14

2018-09-14

53304次收听

01:43
血小板减少症危害有什么
血小板疾病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低于正常值。血小板正常值是100~300,低于100就叫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临床表现是出血。如果血小板超过30,会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紫癜等等,不需要治疗。如果血小板低于30,可以出现严重的内脏出血的可能,需要采取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