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小板减少是什么病

发布时间:2020-01-1460901次播放

视频内容: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有良性及恶性。
良性有药物相关的,也有自身免疫相关的,还有身体器官比如肝脾增大引起的脾功能亢进及血小板的减低,其中自身免疫相关的血小板较低较为常见。
还有妊娠相关的血小板减低,就是指孕妇怀孕后血小板会一直下降,在胎儿娩出后,血小板可以自行恢复,这些是属于良性情况。
还有一些恶应疾病也会引起血小板的减低,包括血液学相关的恶性肿瘤,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相关疾病会引起血小板减少,还有实体瘤的骨髓转移包括常见的前列腺癌、胃癌、肺癌,甚至肿瘤化疗之后引起血小板减少,都是临床常见的情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血小板低食疗吃哪些
食疗一般是中医的概念,对于血小板减少也没有很明确的饮食可以增加血小板的数量。研究发现,花生衣也就是花生皮这类的物质提取出来以后,有一定提升血小板的作用,所以很多血小板低的患者长期花生衣泡水,饮用这些东西,希望能够提升血小板。但是应该指出的是,这些方式能提升血小板的可能性比较低,即使有升高,那幅度也都是非常非常小的。要根据血小板下降的程度、原因,确定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如果血小板下降不是很严重,特别是血小板大于50×109/L以上,多数情况不需要紧急治疗,观察就可以。如果有必要提升血小板,有一些促血小板生成素、白细胞介素-11等等药物,可以有提升血小板的作用。对于紧急情况需要迅速的提升血小板,可以采取输注血小板的方式来达到紧急提升的目的。
语音时长 01:02

2021-12-30

79476次收听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正常值是什么
血当中的血成分里边主要是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这三种血成分。其中红细胞占比是最多的,红细胞的正常范围,在成年男性是400到550万每立方毫米,成年的女性是350到500万每立方毫米。低于这个数值就是贫血,高于这个数值就是红细胞的增多。白细胞的正常范围是4到10×10^9/L,一般白细胞里边又分为了五种细胞,包括了中性粒细胞占比是50%到70%,淋巴细胞占比是20%到40%,单核细胞占比是3%到8%,嗜酸细胞占比是0.5%到5%,嗜碱细胞占比是小于1%。如果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或减少,是会比较明显的影响到白细胞总数,像其他的单核细胞、嗜酸。嗜碱细胞增多,相对的影响会比较小,主要是占比就会非常的低。一般白细胞增多或减少,主要反映的是中性粒细胞增多,或是淋巴细胞的增多,以及这两种细胞的减少。所以在白细胞有异常的时候,需要是分清楚是其中的粒细胞有问题,还是淋巴细胞有问题,这两种细胞的问题是反映的不同的疾病的,最多的是反映的还是感染性疾病。但是一种粒细胞的变化反映的是细菌感染性的疾病。淋巴细胞的变化更多反映的是病毒感染的疾病。血小板的正常值是100到300×10^9/L,血小板减少主要是叫血小板减少症,最常见的就是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就是血小板增多症。
语音时长 02:14

2021-10-15

76247次收听

01:46
血小板低食疗吃什么
血小板减少没有很明确的饮食可以增加血小板的数量。研究发现,花生衣也就是花生皮这类的物质提取出来后,有提升血小板的作用,但是提升血小板的可能性较低,升高幅度非常小。血小板低的治疗要根据血小板下降的程度、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若血小板下降不严重,特别是血小板大于50×109/L以上,多数情况不需要紧急治疗,观察就可以。如果有必要提升血小板,有一些促血小板生成素、白细胞介素-11等药物,可以提升血小板。对于紧急情况需要迅速的提升血小板,可以采取输注血小板的方式达到紧急提升的目的。
01:55
化疗后血小板低应该怎么办
需要根据患者血小板降低的程度,和下次化疗开始的间隔来综合的确定。血小板在50×109/L以上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经过休息和等待,一般化疗结束以后14天左右,血小板可以恢复到正常范围。如果下次化疗在短期内开始,这时有必要采取药物治疗提升血小板。血小板低于20×109/L以后,属于严重的血小板的减少,一部分病人会出现自发性的出血倾向。需要紧急联系化疗医生进行治疗,使用升血小板药物,常见的有促血小板生成素,艾曲波帕和白介素-11这些药物。紧急情况下,血小板重度的减少,可以输注血小板来提升血小板。
01:19
大血小板数目偏低原因
大血小板数目偏低,并不对应于临床某一个疾病。骨髓制造的血小板,在形态、数目上面是比较均一的。出现大血小板偏低,往往都是在血小板过度消耗时,骨髓为了代偿血小板的消耗,加速制造血小板,就会释放一部分大血小板进入血液。再一个,一些创伤、放化疗、其他疾病的干扰情况下,也会引起大血小板数量的偏低。在血小板计数正常的情况下,血小板的大小、血小板的分布宽度等等这些指标,并不对应很明确的是临床疾病。所以出现血小板体积增大,建议患者到医院就诊,确定一下有没有病理性的情况。
什么是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有良性及恶性。良性有药物相关的,也有自身免疫相关的,还有身体器官比如肝脾增大引起的脾功能亢进及血小板的减低,其中自身免疫相关的血小板较低较为常见。还有妊娠相关的血小板减低,就是指孕妇怀孕后血小板会一直下降,在胎儿娩出后,血小板可以自行恢复,这些是属于良性情况。还有一些恶性疾病也会引起血小板的减低,包括血液学相关的恶性肿瘤,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相关疾病会引起血小板减少,还有实体瘤的骨髓转移包括常见的前列腺癌、胃癌、肺癌,甚至肿瘤化疗之后引起血小板减少,都是临床常见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48

2020-02-27

63874次收听

血小板减少有哪些危害
血小板严重减低十分危险,需要重视。常见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包括良性原因和恶性原因。良性原因常见免疫引起的血小板减低,如原发免疫血小板减少,病人会出现皮肤粘膜的出血,一般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的斑点、瘀斑、口腔里的红色出血点及血泡。血泡的出现容易提示有内脏出血的危害。如颅内出血、中枢神经出血、肺出血,表现为咯血、吐血、和便血。此时应密切观察,及时治疗,避免内脏出血造成的生命危险。还有放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低,我们常用的治疗办法是给予血小板生成素或者输注血小板来避免严重的出血。血小板减低的同时,我们也要避免严重体力脑力活动,包括精神的紧张,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内脏的出血或者身体的损伤。
语音时长 01:59

2020-02-27

54833次收听

血小板高要怎么办
血小板计数是血常规中常见的指标,指标过高或过低都会有相应的危害,血小板计数一般在一百五到三百五乘十的九次方每升这个范围。血小板计数超过三百五乘十的九次方每升为血小板计数增高,但增高会对人体造成实际损伤的范围是因人而异的。例如血小板的值在正常范围内,却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患者也会容易出现血栓,建议需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当血小板计数高于六百乘十的九次方每升时,会增大形成血栓的可能,所以对于血小板计数升高的患者,我们建议服用抗血小板的药物。然而当血小板高过100万时,血小板的功能反而会降低,这时则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的抗凝药物。所以一般血小板在四百到六百乘十的九次方每升则更建议去服用或配合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
语音时长 02:15

2020-02-27

63250次收听

02:54
血小板低吃什么补得快
血小板低可以选择中成药制剂及胶冻状的物质,如猪蹄、花生衣、红枣、阿胶等对血小板的恢复有辅助作用。对血小板的恢复还需要针对病因的治疗才能真正达到快速的恢复,单纯的食物对血小板的计数影响不大,可在合理用药的同时,服用一些促进骨髓造血恢复的保健品。血小板减少是临床常见引起出血异常的原因。根据不同的病因,针对血小板减少会有不同的治疗,比如说免疫性的血小板减低,我们主要首选的是糖皮质激素,放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是主要用血小板生成素这些刺激因子来促进血小板的恢复。
什么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对于那些患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他其实是常见的血小板减少类疾病,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医生会给原因和建议。
血小板减少症严重吗
血小板减少如果严重了,可以引起一系列症状,当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时可以引起皮肤粘膜出血,出血表现严重的会出现内脏出血,血小板数低于2万每微升,存在自发性出血的风险,原则上需治疗。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血小板正常值
血小板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通过具体的数据来判断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大多数人血小板的正常值是在100×10的9次方个/L—300×10的9次方个/L这个范围之内,为了可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建议大家做好抽血前的注意事项,比如8小时之前不可以吃任何东西,前一天的饮食要注意清淡。
血小板偏低是为什么
血小板偏低的诱发原因可谓是多种多样,一般是由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引起,也可能是白血病及类似的血液系统疾病所致,而如果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就也会导致该种症状的发生。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化疗而出现的一种不良反应。
血小板减少有哪些症状
一般情况下,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可能有出血、发热、皮肤青紫色改变、急性型血小板减少、慢性型血小板减少。具体分析如下:
01:30
什么是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大部分是因为肝脏疾病,和继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是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硬皮病等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往往是原因不清出现的血小板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