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细菌性毛囊炎

2980次浏览

细菌性毛囊炎是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症,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表现为毛囊周围红肿、疼痛或脓疱。细菌性毛囊炎可能与皮肤损伤、免疫力下降、卫生习惯不良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清洁、外用抗生素等方式治疗。

1、病因

细菌性毛囊炎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少数情况下由其他细菌如链球菌导致。皮肤微小破损、剃须或摩擦造成的毛囊损伤、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导致免疫力下降、高温多汗环境等因素均可增加感染概率。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及长期接触油脂类物质者更易发病。

2、症状

典型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毛囊口周围出现红色丘疹或脓疱,直径约2-5毫米,中心常有毛发穿过。皮损伴有触痛或灼热感,可能伴随瘙痒。好发于头皮、面部、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毛发密集区域。严重者可发展为疖肿,出现明显肿胀和波动感。

3、诊断

医生通常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即可诊断,无需特殊检查。对于反复发作或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能需进行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需与真菌性毛囊炎、痤疮、毛周角化病等疾病鉴别,真菌镜检或皮肤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

4、治疗

轻症可局部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克林霉素凝胶等抗生素制剂。范围较大或伴有全身症状者需口服头孢氨苄胶囊、阿奇霉素片等抗生素。形成脓肿时需由医生行切开引流,禁止自行挤压。顽固性病例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5、预防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共用剃须刀等个人用品。运动后及时清洁汗液,穿着透气衣物。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出现毛囊炎早期症状时可局部涂抹碘伏消毒,避免搔抓导致感染扩散。反复发作者建议就诊排查免疫功能障碍。

细菌性毛囊炎患者日常应选择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沐浴时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清洁产品。饮食注意限制高糖高脂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锌有助于皮肤修复。避免长时间浸泡热水或使用碱性肥皂,症状加重或伴随发热时应及时就医。恢复期间暂停使用脱毛蜡等可能刺激毛囊的产品。

相关推荐

银屑病好了又复发怎么办才好
胸腔积液存在不治而愈的情况,但需根据具体病因判断。少量积液可能自行吸收,而大量或病理性积液通常需要医疗干预。
牙痛拔牙会怎么样
牙痛时拔牙可能导致感染扩散或加重疼痛,但若牙齿已无法保留且符合拔牙指征,则需及时拔除。拔牙决策需结合牙髓状态、炎症程度及全身情况综合评估。
慢性肾脏病患儿饮食注意哪些事
慢性肾脏病患儿饮食需注意控制蛋白质、钠、钾、磷的摄入量,并保证充足热量。主要调整方式有低蛋白饮食、限盐管理、水分控制、低磷饮食、热量补充等。
儿童语言发展五个阶段
儿童语言发展主要分为前语言期、单词句期、双词句期、简单句期和复杂句期五个阶段。
促进卵泡发育的水果有哪些
促进卵泡发育的水果主要有西蓝花、牛油果、蓝莓、石榴、橙子等,这些水果富含维生素E、叶酸、抗氧化物质等营养成分,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