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暑后肺难受怎么缓解

2655次浏览

中暑后出现肺部不适可通过降温补水、调整体位、药物辅助、吸氧治疗、就医评估等方式缓解。中暑引发的肺部症状多与高温脱水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

1、降温补水:

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用湿毛巾冷敷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或淡盐水,每小时补液500-1000毫升。体温每下降1℃肺部淤血症状可减轻,但需避免冰水浴等骤降措施。

2、调整体位:

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减少回心血量,双下肢下垂可降低肺毛细血管压。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领口腰带等束缚物,呼吸频率应维持在12-20次/分钟。

3、药物辅助: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缓解气道痉挛,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炎症反应。严禁自行使用镇咳药抑制排痰,痰液黏稠者可考虑雾化吸入治疗。

4、吸氧治疗:

血氧饱和度低于92%时需鼻导管吸氧(2-4L/min),严重者采用面罩给氧。监测呼吸形态变化,出现粉红色泡沫痰提示肺水肿需立即处理。

5、就医评估:

持续胸痛、咯血或呼吸困难超过30分钟需急诊处理。医生将通过胸部X线、动脉血气分析评估肺损伤程度,重症中暑可能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中暑恢复期应保持环境温度25-28℃,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饮食选择冬瓜、丝瓜等利水食材。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出现持续干咳需排查肺间质损伤。建议配备电子体温计定期监测,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可减轻夜间胸闷症状。既往有呼吸系统疾病者需加强肺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训练。

相关推荐

01:27
防中暑的药有哪些
防中暑的药一般包括藿香正气口服液、十滴水、清凉防暑颗粒、人丹、夏桑菊颗粒等。若发生中暑,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相关治疗。1、藿香正气口服液:该药物包括苍术、陈皮、白芷等成分,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能够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也可用于预防中暑。2、十滴水:十滴水是祛暑和中的中成药,具有祛暑、健胃的功效,使用方法一般为口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3、清凉防暑颗粒:该药品具有清热祛暑、利尿生津的功效,不仅能够预防中暑,还能缓解暑热、身热、口干等不适。4、人丹:人丹具有驱风、健胃的功效,可用于预防和治疗中暑,同时适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病症。5、夏桑菊颗粒:该药物的主要成分有夏枯草、野菊花、桑叶等,具有清肝明目、疏风散热的功效,也能够用于预防中暑。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处于闷热不透风的环境,以免发生中暑。
01:30
夏天中暑怎么办
出现中暑症状,首先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解开扣子,做冰敷。然后给患者饮用淡盐水、运动饮料等,补充水和电解质。尽量不要饮用过冷的饮料。可以服用仁丹,也可以服用藿香正气口服液等药物,散暑祛湿,理气和中,改善患者头晕、昏沉、胸脘痞满、恶心等症状。夏天中暑是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者汗腺功能衰竭,出现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一般以头痛、头晕、口渴、多汗、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严重时会昏迷、四肢抽搐。
热衰竭重症中暑患者的症状是怎样的
热衰竭重症中暑患者的症状主要是在严重热应激情况刺激下,引起体液、电解质等丢失而导致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有发热、多汗、乏力、头晕、头痛、判断力下降,也可出现消化道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出现肌肉痉挛,严重者出现晕厥。需要及时补液、纠正电解质、降温缓解症状,如果处理不及时,病情会进一步发展,甚至出现热射病,导致病情恶化,导致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对于中暑来说,无论那一个阶段,无论病情轻重,都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早期补液和降温至关重要。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20

85678次收听

中暑会头晕目眩吗
中暑会头晕目眩,中暑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头晕目眩,同时还会伴随恶心、浑身乏力以及耳鸣等不适的症状。如果只是单纯的出现了,头晕并不能说明是出现了中暑,中暑主要是由于长时间处在温度比较高的环境下所引起的。如果并没有处在温度高的环境下,而且出现了头晕目眩的现象,就说明身体当中可能存在有神经系统方面的病变,比如脑缺血、小脑病变、脑外伤。也和一系列的内科疾病有关,比如高血压、低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贫血、感染、中毒等。所以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才可以明确诊断。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10

75616次收听

中暑该怎么缓解
中暑的原因第一个是高温的环境,又是南方地区室外温度甚至能达到35到40度以上。第二个就是散热的障碍。我们在室内的地方通风不好,导致温度进一步增高。第三个就是人体的体温调节出现了障碍,大概就这三点。中暑后病人首先会感到口渴,然后患者会感到烦躁,进一步可能出现意识的障碍,甚至可能有体温的增高、升高,甚至患者还可以出现惊厥、抽搐。中暑以后首先要脱离高温的环境,把病人送到一个通风的地方。第二要给病人散热,用扇子、小风扇。第三,给病人降温,比如用湿毛巾擦头部,包括酒精擦全身。还要适当补充水分,另外还要密切的观察病人的神志、体温的变化,如果病情加重,要及时地送到医院。
语音时长 01:12

2020-05-09

57381次收听

中暑的原因有什么
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散热障碍、体温调节障碍引起。中暑大概在高温的环境下,或在室内通风不足的情况下,人体由于体温代谢障碍,所出现以一种急性的神经系统障碍,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的病症叫中暑。中暑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程分为三类,一类是先兆中暑,第二类叫轻度中暑,最重的一类叫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又分为三类,分别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其中热射病是重症中暑最重的一个阶段。中暑原因:一、高温环境,南方地区室外温度达到35到40度以上。二、散热障碍,在室内的地方通风不好,导致温度进一步增高。三、人体的体温调节出现了障碍。中暑后首先要让患者脱离高温的环境,到通风的地方散热。第二要降温,根据体温的增高,要采取物理措施,让患者温度降下来,比如给湿毛巾擦拭头部、酒精擦拭全身,可以用冰块放在腹股沟和颈动脉处。第三个适当的补充水分,比如运动饮料、茶盐水等等,可以吃十滴水、人丹或藿香正气水。
语音时长 02:06

2020-05-09

57461次收听

中暑体温升高该怎么缓解
中暑的患者出现体温的升高,那就说明这个患者本身的体温调节中枢出现了问题,那么这个时候,我觉得首先要采取以下的这样一些措施。在轻度或者先兆中暑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让患者脱离高温的这种环境,要加强室内的通风,另外要加强散热,比如说脱掉患者的上衣,用扇子或者小风扇来对它进行散热。配药时我们可以用湿毛巾来擦拭患者的头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用酒精擦拭患者的全身,能达到降温的目的。但到了医院以后,我们降温的措施就更多了。到了医院之后,我们会对患者进行专业的生命体征的监测,尤其是血压、神智、呼吸等重要生命体征的监测。同时我们会科学的补充电解质和水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对各个脏器的功能进行严密的监测,尤其是要预防患者肾功能衰竭的发生,要预防DIC发生,要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32

2020-05-09

58910次收听

02:03
中暑了怎么办
中暑的原因第一个是高温的环境,又是南方地区室外温度甚至能达到35到40度以上。第二个就是散热的障碍。我们在室内的地方通风不好,导致温度进一步增高。第三个就是人体的体温调节出现了障碍,大概就这三点。中暑后病人首先会感到口渴,然后患者会感到烦躁,进一步可能出现意识的障碍,甚至可能有体温的增高、升高,甚至患者还可以出现惊厥、抽搐。中暑以后首先要脱离高温的环境,把病人送到一个通风的地方。第二要给病人散热,用扇子、小风扇。第三,给病人降温,比如用湿毛巾擦头部,包括酒精擦全身。还要适当补充水分,另外还要密切的观察病人的神志、体温的变化,如果病情加重,要及时地送到医院。
04:03
中暑的降温方法
中暑的治疗,分院前阶段和医院治疗阶段。院前阶段的降温方法主要有:将患者脱离高温环境、给患者进行降温、喝一些富含电解质的清凉饮料,如果患者病情加重,需要送到医院进行治疗。。一、将患者脱离高温环境,同时加强房间的通风。二、患者意识清楚,主动饮水,喝一些富含电解质的清凉饮料。三、给患者进行降温,降温的方式可以敞开病人上衣,用扇子、小风扇适当的进行降温,必要的时候用湿毛巾擦拭头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用酒精来擦拭他的全身,达到降温的目的。如果现场有冰块,可以把冰块放在他的颈部,或者是腹股沟部来达到降温的目的。患者病情加重,需要送到医院,进行治疗。一、在ICU监护病房,要全面观察和监测患者的神志、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可以预防性的加强通气。二、加强降温降温的措施,除了酒精的擦拭之外,还有在颈部、腹股沟放置些冰块来进行降温。在病房里面要根据他中暑的严重的程度,进行补液,纠正休克的状态。三、根据中暑的发展,要积极的预防或治疗急性肾功能的衰竭。在治疗过程当中,中暑的病人通常容易发生DIC。在治疗过程当中,DIC的监测和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四、要加强对脏器功能的监测。五、由于中暑之后带来多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可能会出现感染的情况。在临床上要注意感染的征象,注意感染的发展,同时加强抗感染的措施。
02:33
中暑的原因
中暑的原因大概有这样几类,第一长时间在高温的环境下进行工作。还有一个是散热的问题,散热的障碍,比如通风不够,穿的衣服不透气,这些都是涉及到散热的问题,不能充分的散热,这也是中暑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第三个就是汗腺功能障碍,比如身上有很多疤痕的病人,汗腺功能出现了问题,那么汗腺功能障碍,出现散热的问题。还有一个是叫体温调节中枢的出现的问题,涉及到我们机体,本身对高温的调节能力大大下降,出现中枢性的体温调节障碍,以上四类,就是中暑发生的原因。中暑的预防方法,首先是要避免在烈日下暴晒,那么在室内工作的时候,室内房间要保持通风,那么在高温工作的情况下,要适当的多饮,运动饮料补充水分,那么适当的还可以吃一些防暑的药物,比如说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
重症中暑有哪些并发症
夏季由于温度较高,很多人会出现中暑,但是需注意重度中暑易引发出现脑水肿,甚至是心力衰竭以及肾功能衰竭等。因此中暑也要及时治疗。
中医如何治疗中暑
夏天中暑较常见,当出现中暑后可选择中医治疗,中医一般清热降火功效较好,建议使用中药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药。
中暑能治好吗
中暑是能治好的,中暑的程度不同,可以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不同,如轻症中暑患者及时转移到阴凉的地方和补充水分等,症状可很快好转;病情严重的患者都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治疗。
中暑发烧怎么办
在高温的环境下很容易出现中暑发烧的情况,一定要抓紧远离高温的缓解,及时降低体温,可以用冷风、冷水、冰敷等方法快速降温。情况严重的还需要抓紧灌肠或者洗胃治疗。同时还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药物治疗,比如服用十滴水等等。
中医学认为中暑以后有三个特点
暑邪,中医名词,凡夏至之后,立秋之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特性的外邪。暑乃夏季的主气。暑为火热之气所化,暑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暑邪。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